宝宝就是长不高!

2018-11-30 07:36荆小丽儿科硕士指导专家李堂教授编辑张琳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8年8期
关键词:生长激素内分泌身材

文/荆小丽 儿科硕士 指导专家/李堂 教授编辑/张琳 设计/庞婕

常常收到很多妈妈为宝宝的身高烦恼的邮件,询问宝宝的身高是否达标,吃什么才能长个子,有的宝宝甚至已经4岁了还不足85cm,到医院才发现自己宝宝患了矮小症。今天让我们来看看袖珍宝宝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矮小症有哪些类型?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

儿童矮小症主要包括非内分泌缺陷性矮身材(家族性特发性矮身材、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营养不良)和内分泌障碍生长激素缺陷性矮身材,其次有颅脑损伤、精神心理性矮身材、染色体畸变、骨骼发育障碍、慢性系统性疾病等。其中50%以上的矮小症由内分泌疾病引发,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

为什么我的孩子长不高?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各项: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影响小儿身高的重要因素,身材高低、发育快慢等均与遗传有关。临床上常用父母身高来预测孩子的遗传靶身高。

男孩遗传靶身高预测:[父身高+(母身高+13)]÷2±7.5cm

女孩遗传靶身高预测:[(父身高-13)+母身高]÷2±6.0cm

2 环境因素

先天遗传潜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均很重要。如今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宝宝矮身材的重要因素。

此外,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引起的肥胖由于骨成熟加快,也会抑制儿童的生长潜能。虽然早期表现为身材高大,但最终身高往往低于遗传身高。

营养不均衡

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需要充足的钙、磷、镁、锰、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但80%以上的孩子存在营养摄入严重失衡的情况。油炸食品、膨化食品、汉堡包、巧克力等高热量、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摄入过多,而绿色蔬菜和五谷杂粮的摄入少得很,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孩子出现矮胖身材、发育不良等情况。

睡眠不足

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白天清醒状态下的3倍,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睡眠不足将严重抑制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引发孩子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的重要原因。晚上10时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而现在的年轻父母因自身不良习惯以及社会工作需要而影响了孩子的睡眠。

睡眠时间的长短因年龄而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一昼夜所需睡眠时间:新生儿为14~20小时,2~3月龄为14~18小时,5~9月龄为13~16小时,1~3岁为12~14小时,4~6岁为11~12小时,7~10岁为10小时,10~14岁为9小时,青春期睡眠时间略增多为9~10小时,成人一般7~8小时。

运动量太少

运动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生长,使骨骼变长,横径变粗,骨密度增加,使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研究显示,运动比不运动儿童平均高2~3厘米。而现在的孩子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和电脑网络等原因,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

心理压力

也可引起小儿生长迟缓,又称为精神心理性身材矮小,常发生在结构混乱的家庭中,如父母离异、患儿与监护人关系不正常或严重被忽视、受虐待等。患儿会出现骨龄延迟,儿童生长激素分泌难以达到峰值,生长发育出现迟缓或停滞,导致个子偏矮。当环境改善后,小儿会出现追赶生长。

3内分泌

生长过程在内分泌的调控之下进行,调节生长发育的激素有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皮质激素、性激素、小分子肽类激素等。内分泌系统发生疾病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垂体发育不良等。

4 疾病

任何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急慢性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影响程度不同取决于病变部位、病程长短、病变严重程度及患病年龄。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影响就越大。

生长激素缺乏要及早发现

4岁是判断孩子是否矮小的重要年龄,因为4岁前身高受饮食营养的影响比较大,所以4岁以内如果孩子长高明显落后,往往提示有某种器质性疾病。

1 生长激素缺乏有什么表现

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多数都是1岁后开始呈现生长缓慢的,表现为匀称性矮小、幼稚面容、稚嫩的童音、生殖系统发育障碍。这些患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就会变成我们俗称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45米左右,而女性也不会超过1.35米。

2 年生长速率的判定

年生长速率的判定是早期识别生长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至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提示存在生长障碍。

家长要掌握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每年详细记录他们的身高,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长个儿的速度比同龄人都慢,一年连4厘米都长不到,那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带他们到正规医院的矮小门诊检查。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晚长型,到了青春发育期还能再窜一窜,其实不然,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3~16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这期间家属要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因为孩子一旦开始发育,骨骺就会逐渐闭合,治疗越晚,可以长个的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差。

3 补充生长激素

矮身材儿童的治疗措施取决于其病因,精神心理性、肾小管酸中毒、甲状腺功能减低、营养不良等患儿在相关因素被消除后,其身高增长率即见增高。对生长激素缺乏者及时给予生长激素治疗,一般治疗第一年可增高12~13厘米,个别人可增高15厘米以上。

4 合理的膳食很重要

营养均衡是促进孩子骨骼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要供给孩子充足的蛋白质、丰富的钙质,少吃糖类。此外,吃好早餐有利于孩子身高的增长。

5 注意提高运动量

矮身材的患儿可以多做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运动,尽量避免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纵向生长的运动。

做好孩子身高的监测

孩子在成长中,身高状况比较隐蔽,一旦发现孩子比别人矮一头时,就已经晚了。以下几种方法有助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身高是否异常:宝宝的正常身高可以这么算:

※1岁身高大约是75厘米

※2岁大约85厘米

※2岁以上身高=年龄×7+70厘米

按这个身高标准上下浮动10厘米左右都是正常的,如果明显低于这个标准,家长就要注意了。

李堂 教授现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生长激素内分泌身材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生长激素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小身材大本领的
“TransCon 生长激素”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进行的全球三期临床研究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小身材 大艺术
快把她们遮肉显瘦的攻略交出来!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