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的“优质”亲子时间

2018-11-30 07:36采访麓雪金霞编辑吴钰设计庞婕
妈妈宝宝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质陪伴习惯

采访、文/麓雪、金霞编辑/吴钰设计/庞婕

杨文 教育学博士经历/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国家教学名师。

“如果有人问我,我这一生谁对我影响最大,我会说,是我的儿子。他的出生改写了我的历史,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是杨文9年前写下的一段文字。如今,她的儿子早已经从剑桥大学毕业,而杨文也把对儿子的爱播撒给了千千万万的学子。作为一位女强人,她又是如何权衡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呢?

关于孩子:请让他在自然快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妈妈宝宝》:距离您的《杨文教子》出版已经有9年的时间了,您的孩子夏杨也早已经从剑桥大学毕业,您当年在教育孩子方面花费了很多的心血,您觉得儿子最让您欣慰的一点是什么?

杨文:今天,令我感到自豪与欣慰的,是儿子在自然、快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教育的结果不一定非要培养出剑桥博士,只要他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一个贡献社会并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就是父母的欣慰。

《妈妈宝宝》:您是如何培养他的这些品质的?能否举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

杨文:孩子曾经说:“我对于学习的热爱,恰恰来源于家里自由快乐、积极开明的情感启蒙。”其实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宝贵的,不是物质,而是他成长的环境。人是环境之子,他的灵性会自觉吸收着环境所有元素提供的东西。人的自信和对社会的参与能力,就是在每一件小事的成功中,不断增强起来的。

记得小时候,我带孩子外出,都是让他排队买票,我在旁边等他。有几次去北京,第一次是我带着他到处玩;第二次他长大些了,我在开会,会放他到某个地方玩半天,再回到原处。再后来,他说想去北京买书,我确认他可以独自旅行了,就让他一个人去北京,独自去处理旅行中的各种事情。通过这些事情,他获得了自信、自豪感,并且这些感觉不断被强化。我们有意让他多跟陌生人接触,并从不同的人那里接受新鲜的知识、新鲜的刺激,丰富他的阅历。这样他就不会见了陌生人不知所措,无话可说。见多才能识广。

关于读书:好的阅读习惯和父母的行为息息相关

《妈妈宝宝》:您曾经指出,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那么,应该如何培养他这种读书的习惯呢?有些家长也希望孩子多读书,但孩子就是不爱读书怎么办?

杨文: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当然越早养成越好。而习惯不是被告知的,不是父母说“你得多读书”,然后就有好效果的。如果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不能在日常生活的重复中养成习惯,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

我认识一位朋友,整天愁她的儿子不喜欢读书,她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儿子读一本书,给他20元钱,但还是不行。有一次我到她家,发现她家里除了她给儿子买的一些书,其他有限的几本书,就是关于养鱼、食谱的,还有一些通俗杂志。

一个孩子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父母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很多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成为孩子的效仿对象。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快去读书!”而自己却在那里打麻将,或者在看电视,这样孩子即使在读书学习,也不会专心。

关于绘画:在涂鸦与图形游戏中发展思考力

《妈妈宝宝》:现在的家长都想从小培养孩子的特长,尤其是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方面的特长,但孩子们往往并不领情,有的也只是3分钟热度。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杨文:从孩子1岁多开始,我就注意开发他的右脑,给他一支笔、几张纸,由他信笔涂鸦。从几道简单的甚至画得弯弯曲曲的线,到他能够想象着把他看到的事物或者我给他讲的故事中的人物,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发现,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心智培养真的很有效果。

现在亲戚朋友还经常说,“你们家那时候都让孩子画得不成样子了”。我承认我是很“纵容”孩子。如果是今天的条件,我想给他装饰一面“创作墙”,让他尽情挥洒他的“创作欲望”。但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所以我就想,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和孩子随时随地得以挥洒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的发展相比,后者更重要。

关于陪伴:使所有的时间成为“优质时间”

《妈妈宝宝》:现在妈妈们都知道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很多职场妈妈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为此她们觉得很内疚。而有些全职妈妈呢,每天跟孩子在一起,有时又觉得很烦。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什么样的陪伴方式才是正确的?

杨文:孩子3岁之前有妈妈陪伴,对于他安全感的建立的确很重要。这种陪伴并不是说一定得保证多长时间,但必须是有质量的陪伴。即使每周只有一天能和孩子在一起,这一天如果妈妈能够心无旁骛地倾听孩子、关注孩子,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到妈妈的心是和他在一起的,也能在孩子心中注入“安全感”的有效能量。

有的妈妈可能和孩子待的时间很长,但心不在焉,唠唠叨叨,不懂得怎样倾听和读懂孩子,有时候还会不耐烦、发脾气,这是没有质量的陪伴,是浪费她自己和孩子的时间。

我认识一位3岁男孩的妈妈,她是一家私营企业的高层主管。孩子不到5个月她就上班了,孩子8个月后她经常出差,而且她的丈夫也是经常出差。但她是一个很豁达开朗的女性,很快调整自己的职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把娘家妈妈搬到自己所在城市,雇佣了每天都来的钟点工,让自己很忙碌很有序很快乐地游弋在工作和家庭间。母亲自身处于健康快乐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把幸福传达给孩子。所以,她3岁的儿子现在心智非常健康,她自己的工作业绩也一再被嘉奖。

她的做法是:不管多忙,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来专职陪伴孩子;不管走多远,她每天必定和孩子在电话里说话,不管孩子是否听得懂,她让孩子感觉妈妈的爱就在身边。陪伴的这一天,她关掉手机,忘掉工作,排除很多的干扰,给自己和孩子完全在一起的时间和状态。这样,孩子在妈妈这一天的“优质陪伴”中,已经获得的满足感足够建立他自己的安全感。

这个妈妈很少因为孩子和工作的事情纠结,眼前是什么状况,她就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从不把当下不能做的事情纠结在心上。

有个词叫“活在当下”,它能让我们专注于眼前的人和事,静下心来更好更快地把事情做好。这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说起来容易做到难,但为了生活的平衡和安宁,我们女性应该有意识地去修炼和获得这样的能力。

猜你喜欢
优质陪伴习惯
陪伴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上课好习惯
陪伴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