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美好的明天
——临沂市工业学校发展纪实

2018-11-30 23:14
教育家 2018年39期
关键词:临沂市职业院校大赛

近年来,临沂市工业学校以创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首批“山东省示范性学校建设”为契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逐步深入,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省内外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深化教学改革,教研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规范教学科研管理,教学科研扎实推进。坚持科研兴教、科研促教思想,转变教师教学科研理念。完善组织机构,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引领他们进行科研立项与研究。深化国际(地区)交流合作,先后聘请12位德国专家来校指导专业教学。新立教学改革课题省级10项、市级8项、县级15项,教改项目省级6项、市级7项、县级13项顺利通过鉴定;获县教育科研成果奖9项;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教学常规得到进一步落实。

依据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加强对系部和教师教学的全方位管理。不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以省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吸纳多方意见,积极构建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入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使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

创新考核评价模式,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教考分离制度》,修订《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规定》,构建体现理论文化素养的知识能力评价、体现行为品质的德育千分制考核评价、体现实际操作水平的技能考核评价、体现特长与发展的技艺评价的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积极探索教考分离制度,不断提高考核评价的准确度。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举行教学设计方案评选、第五届技能比赛暨展示周、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比赛、“崇尚一技之长 成就大国工匠”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掀起全校技能大比拼高潮,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承办全市数控、焊接、服装和车加工四个专业技能大赛、全省数控铣项目技能大赛以及全市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近年来,已有10名师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96名师生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569名师生在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综合应用技术比赛中,卢言琳、王丁恒、王涛三名同学不负众望,成功斩获金牌。另外,在全省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中我校教师荣获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李守贵、张西臣分别被誉为“齐鲁名校长”和“齐鲁名师”。

多措并举,全面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版)》,开足、开齐、开好德育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进2名硕士研究生学历心理健康教师,配备9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和3名职业指导师,建设300多平方米高标准、多功能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组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文化素养教育活动,大力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组建医学护理、计算机维护、畜牧养殖、电工电子等学生专业服务社团,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重视安全教育,修订了《学生安全教育读本》,将安全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训全过程。组织开展抗战纪念日、网络安全教育日等系列活动,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县“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

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不断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牵头成立了临沂市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并参与了市内外12个职教集团。学校所有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艺技术、学前教育等6大骨干专业(群)在读学生达到3200人,占学历教育在校生的60%以上,服务于当地企业,促进新生劳动力就业,助推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校企合作育英才,学生就业创业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创业及就业安置工作。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宣传周、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企业家进校园、就业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在思想、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积极主动与合作企业沟通,开拓就业渠道,开展定向培养和订单教育,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先后组织50余家企业来校招聘,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承诺”及就业跟踪服务制度;提供顶岗实习后三年内主动跟踪服务,保证学生三年内随时回校进行免费技能再提高培训。良好的举措保证了毕业生就业质量逐步提升,目前,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学校步入了“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发展快车道。

把握时代脉搏,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制订《临沂市工业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2016-2019)》,修订完善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校园出口宽带达到1100M;数字化图书馆及新购纸质图书已全部完成数字化编制及上架工作;升级改造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更新网络中心机房设备,逐步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制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确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范围、标准、步骤,组织教师制作、完善与课程配套的PPT课件、电子教案、项目任务书等数字化资源,采取购买、合作开发、共建共享等方式进行教学软件、仿真软件、专业素材、试题库等数字化资源引进,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同时实现分类管理。建立学校信息中心,开展微课制作、数字化平台应用的校本培训,外派教师2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培训和比赛,获得省信息化教学比赛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和各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春天。办学36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4.2万人,短期培训16.8万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4300余人。学校连续8年在临沂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14年以来连续4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中职类学校团体总分前十名,春季高考本、专科进线率、录取率连续15年保持临沂市同类学校第一名。

猜你喜欢
临沂市职业院校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体育赛事与临沂市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