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应对社会发展挑战

2018-11-30 03:12
中国科技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学院教育领域巴基斯坦

2018年4月9日,2018年科学教育国际论坛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办。论坛由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国际科学院组织科学教育项目和巴基斯坦科学院共同主办,以“高质量学校科学教育”为主题,讨论了如何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应对社会发展,解决人类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来自马来西亚、苏丹、肯尼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伊朗、哈萨克斯坦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科学教育、科学传播和新闻媒体等各领域专家约1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辅导员工作处处长祝贺等应邀参加会议并作报告。

4月9日上午,论坛主办单位负责人分别围绕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及其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联系致辞。巴基斯坦科学院主席Qasim Jan认为,学校科学教育对于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在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政府决策需要之间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充分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从而解决现有矛盾。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主席Manzoor H.Soomro提出,科学教育是基础,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是健康的、必要的。国际科学院组织科学教育项目国际委员会主席李怡章在大会主旨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信息革命时代,不能盲从西方的发展方式,应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中国的崛起值得借鉴,应充分理解和信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

4月9日下午,来自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非洲科学院联盟、泰国科技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SEAMEO QITEP、Sukkur IBA大學、巴基斯坦Dawn新闻频道等组织的代表分别就各组织在科学教育领域所做的工作,以及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论坛结束后,会议主办方发出了《伊斯兰堡宣言》:号召国际科学院组织的成员单位积极推广探究式科学教育;号召企业支持科学院和政府加强STEM教育的政策引导;号召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动“一带一路”文化融合课程落地中国学校,同时就举办“一带一路”青少年科学营等事宜加强国际合作。

论坛期间,由国际科学院组织科学教育项目国际委员会组织的“一带一路”文明融合课程开发工作坊同期在伊斯兰堡召开。该课程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出发,希望通过探究式科学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从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的陈巍博士和东南大学的叶兆宁副教授作为专家参与了课程开发工作。

本次论坛期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的代表充分感受到了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与中国合作的诚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声音和中国经验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科技教育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应准确把握这一机遇,以论坛活动、展览培训、资源开发等务实的方式,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创造机会,将科技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科技教育共同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院教育领域巴基斯坦
鹅可能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鸟类
On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cept Photograph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oems and postscripts
科研院所横向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