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效途径探索

2018-11-30 02:36何振勤
学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

何振勤

摘 要:教师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因此,育德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课题。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支点,挖掘教育过程中的育德因素,深化育德意识,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育德意识;育德能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5-00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5.027

近年来,育德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肩负着“知识传承、观念培养、能力开拓”的使命,必须要认识到育德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上增强育德能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育德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育德敏锐度、全面的育德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育德的作用,提高育德的质量。

一、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核心概念综述

(一)育德意识

育德意识指教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握道德教育时机,主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育德意识,将育德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关注学生的健康、审美、爱好、道德等,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二)育德能力

育德能力指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技能和才干。教师要以育人为本,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善于分析学生成长各阶段的特征,探索育德的规律,找到育德的正确方向,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二、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现状述评

(一)育德地位边缘化,使道德教育成为“畸形的道德”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过多地关注智育,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德育被边缘化,逐渐使智育和德育分离,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成为“畸形的道德”。所以,教师应该关注育德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同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特别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要求。

(二)育德目标偏窄化,使道德教育成为“书面的道德”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于育德的认识是肤浅的,偏重于学科知识的传递,教师在育德方面的影响力也无法发挥。课堂德育知识化倾向严重,学生成为存储知识的硬盘,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育德目标窄化,使道德教育成为“书面的道德”。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和灵魂,将之落实到道德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整合各类育德资源,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培养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加强和改进

新时期呼唤德育新常态,突出学生的发展,培养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劣,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从经典书籍中汲取营养和反思,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加强,使教师的育德活动焕发新的魅力。

(二)有利于促进立德树人的实施和发展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我们不忘教育强国的初心,牢记民族复兴的使命,推进思想改革的发展,实现师生在各领域向高精方向共同成长。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发挥好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各环节的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教师找到育德的方向和目标

育德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教育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技能,教师只有对育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把它视为教育的天职,才能在育德过程中制订出恰如其分的目标,找到德育教育的方向。因此,铸就教师高尚人格,提升教师育德能力,是中小学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

四、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途径

(一)增强教师道德素养,改变育德观念

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影响着育人的效果,所以必须要增强教师的道德素养,关注教师的教育思想,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传统的育德观念,加强道德自律,完善师德品质。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和培训,从而更好地抓住课堂的道德因素,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道德表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健全育德激励机制,搭建育德平台

育德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仅靠“提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建立健全育德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育德活动中,确保育德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激励方式,而不是让教师把育德当成一种负担。如对于育德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与其评优和晋级挂钩。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构建育德平台,通过讲座、交流、论坛等形式使教师牢固树立育德观念,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育德实践中,提升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校本育德教研,指导育德方式

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多元化和开放性,学校应该制订教师培养的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培养目标,开展校本育德教研活动,提升育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挖掘育德资源和育德契机。通过学科育德沙龙、案例分析、课题指导等方式,促使教师对育德功能进行思考和设计,确保育德能力的发展。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育德方式的指导,开设教师育德课程,从而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有所收获,帮助学生优化道德品质。

五、结语

育德的提出是源自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需要全体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使道德教育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每一间教室,產生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海.找寻课堂生命价值 增强教师育德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3(8).

[2] 焦宪庆.培植教师人文素养 提升教师育德能力[J].甘肃教育,2016(11).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
论高校二级学院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途径与方法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浅析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