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考力的推手
——益智课堂

2018-12-01 04:42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第四小学江冬波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考力益智器具

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第四小学 江冬波

什么是思考力?思考力是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着眼于学生基本思维素养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思维能力。

思考力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思考力是当今时代一个人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通过思考力培养,才能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提供核心动力。

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益智器具的教学,笔者发现益智器具教学的益智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是很有帮助的。

一、益智教育体系

益智教育体系,以培养学生思维素养为目标,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主线,以“六会、六动”为关键点,让学生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和动心,培养其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和学会行动的能力。

益智课堂是以“益智器具”为载体,以探究、发现为基本模式,以思考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益智课堂的五大特征

(一)典型的问题解决初始情境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持续、多样的思维困顿,让学生在观察、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发现策略和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借此刺激学生深度思考、激发思维潜能。

(二)丰富的层级拓展空间

益智器具的拓展有两种形式,即器具元素的改变和活动条件或规则的改变,这既使得器具破解过程和思维训练过程均具有了难度层级,又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三)充分的实践操作经验

学生通过操作器具调动多重感官,激发多层次认知过程,为相关思维能力及其转换提供丰富的空间,为直觉顿悟能力的发展提供独特条件,为大脑发展提供多样、全面的刺激。

(四)游戏化的教学形式

游戏化教学使益智课堂对学生更具亲和力,使“玩”成为学习形式,让学生在保持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完成具有一定紧张度和强度的思维活动,以此激发其思维自主性、自发性和独创性。

(五)开放的知识拓展空间

从活动中所获得的一般性认知技能和思维经验,多是在学科学习中难以获得的。而这类“一般性认知技能”适用于各种认识活动,也是各种特殊认知技能、学科学习的基础。

三、益智课堂教学设计路径

下面就以笔者自己设计的一节益智器具课“瓮中之鳖”的教学,来具体地谈一谈益智课堂的教学路径。

(一)器具分析

益智器具“瓮中之鳖”,让学生可以通过器具的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直角梯形及其特点,从而体验切割、拼接、组合、旋转,打破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目标确定

目标确定需从器具特点和思维训练总体目标入手,既充分体现器具的优势训练功能,同时也突出潜在的训练价值;既考虑器具自身,也兼顾与其他器具的关联。

通过益智器具“瓮中之鳖”的教学,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感受立体图形的受少女时期李清照生活的悠闲自得,教师在教学最后环节分别拓展了李清照中期的《一剪梅》和后期的《声声慢》,引领学生对比三首作品的不同风格和情感,随后拓展补充了李清照的平生资料,并尝试将遭遇与作品形成对应联系,将作品视为一根串起作者一生的线索,更将组合、分割和旋转。

2.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三)单元设定

四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并能正确说出它们的特点,已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分层次给学生大量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和交流。

(四)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总体结构要清晰,活动间要有逻辑关联,每项具体活动要做到意图明确,并与对应的思维点结合起来。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一定强度的练习和自主探索性的活动。

1.动机激发

本节课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瓮中之鳖”图片及游戏规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师生交往的情境中,受到某种刺激,对将要拼摆的长方体产生需求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主动求知

让学生自主求索,根据自身的实践来发现规律、寻找不同的关键点。

3.自我表现

给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自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他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4.互相交流

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将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全新的认知结构,以增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教学策略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互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多具有生成性、情境性特点。其内容包括如何进行提问、提示、引导,如何根据学生的即时反应进行梳理提炼,如何对学生的思维状况做出评价,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看图片说关于“鳖”的成语,并说出意思,以成语图片导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再让学生观察器具,独立探索。教师出示“探索目标”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操作,避免盲目。

1.教师出示第一次探索目标:

①如何保证上面是平面的。

②在操作中,观察并思考如何拼装。

③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想法。

本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初始经验,为后面主动分析做好铺垫。

教师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探索,寻找关键点。

2.教师出示第二次探索目标:

①如何保证上面是平面的。

②在操作中,观察并思考怎样拼摆才能入盒。

③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成功的关键点。

教师让学生进行第三次探索,提升思维。

3.教师出示第三次探索目标:

①观察并思考,如何能拼摆成功?

②完整地说出你成功的秘诀。

第三次探索是学生带着前两次的提示去观察和思考,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此次汇报需要成功的案例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不同的认知使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分析问题。

4.总结感受

本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面的主动学习做好铺垫。

四、益智课堂的评价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明确、活动任务充分、意图清晰。本节课笔者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中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每一次的探索和汇报都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去操作。

(二)教学实施

在巡视时多问“为什么”,多为学生提供思维材料,并进行巧妙的设疑布阵,进而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三)教学技艺

本节课笔者设计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探索模式。第一次探索是在学生知道了器具特点和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向正确的目标前进。第一次汇报要明确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朝上才能保证上面是平面,受盒子的限制,必须在盒子外面摆成长方体才能进入盒。第二次探索是在第一次汇报的正确引导下继续寻找关键点。第三次探索是在学生明确关键点之后进一步尝试操作完善最后目标的阶段。

(四)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本节课在汇报时,首先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使其表达准确。其次是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当然,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思维起点不尽相同,但不管起点如何,应当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笔者在本课的教学中,结合器具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总之,思维的深刻性就是思维的深度,是辨别和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数学思维的深刻性在于抓住主要矛盾的特殊性;善于洞察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善于抓住挖掘隐含的条件与发现新的有价值的因素,能迅速确定解题策略和组合成各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益智器具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同时,多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思考力益智器具
电力建设行业班组安全生产工器具共享系统的设计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益智主题乐园
古代器具灌农田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
益智大比拼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