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儒杜甫

2018-12-02 22:30王斯怡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杜甫

王斯怡

摘要: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自唐以来就被人广为称赞。他的诗风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老杜诗,无一事不可入,无一意不可言。他不但以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杜甫诗中描写的“山鸟山花吾友与”的思想,也让当今人们引起了很多的反思。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浅析杜甫生态思想的成因。

关键词:杜甫;人与自然;儒道的融合;个人经历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

其实早在杜甫之前,中国的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中就体现出了或多或少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之间。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依恋土地,爱好自然。由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和重农抑商的传统,使得土地与自然和中国古人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佩文斋咏物诗选序》中说:“虫鱼草木之微可以绘天地万物之理。”我们通过对草木鱼虫的观察与感受可以反映世界万物的道理,这一说法未免太过于绝对。但是在《文心雕龙 · 明诗》中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一观点可以用西方现象学的理论来进行阐释,当主体的心与客体的物相接触时,会引起主体意识的一种活动。在《诗经》中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硕鼠硕鼠,無食我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都是由物来引起的一种情感。

而到了魏晋时期,这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便更近一步。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很多文人志士寄情山水,躲避现实,也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山水诗中,大都体现的是对自然风光,一草一木的观察与喜爱。谢灵运有《过白岸亭诗》,诗的开篇,作者缓步入蓬屋。近涧涓密石,怡然自得的行走在山间,诗的后面有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萍鹿句,作者走过听到交交的鸟叫,呦呦的鹿鸣,如痴如醉心旷神怡。另一方面,鹿和鸟对诗人的近前并不害怕,依然自由歌唱。这就展示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杜甫《江村》中,“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所展示的不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么?杜甫作为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海纳百川,包收百家,既有对诗经现实主义的学习,汉魏风骨的接受,也有对齐梁绮丽诗风的吸收。“作诗安得陶谢手”,他也学习陶谢,写出了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另外,在魏晋时期,儒道思想不断融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爱众亲仁”,“民胞物与”。而道家则有一种“齐万物”,“同死生”的观念。《论语》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也是孔子以自身感查万物,体谅松柏之心。这种”忘我“的境界,就是儒道二家的同归。诸如阮籍与猪同饮,支遁对鹤的同情等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于魏晋新道家也有“同于万物”的定义,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在表现的对象之中。这样就更加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在《秋野五首》中,“水深鱼极乐,林茂鸟之归。”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庄子惠子濠梁之辩,作者知鱼之乐,可以说他达到了这种齐物思想,懂得浮生万物真谛。是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二、对生命的热爱

在杜甫的中年遭遇了安史之乱,这场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大灾变中,杜甫也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从弟。在《赠卫八处士》中,杜甫有诗“明朝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是对社会动荡的描写,也是对人世无常、生命脆弱的喟叹。他出身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内,儒家思想一直贯穿其始终,赵次公《草堂记略》谓“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刘熙载更说:“少陵一生只在儒家境内。”这种思想让杜甫对人民疾苦有了极深的同情,这种同情也体现在了他对众多生命的同情与理解之上。

杜甫“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对瘦马的怜悯之情开篇就流露在了纸上。他在《早行》一诗中提到的“飞鸟数求食,潜鸟何独惊。前王做网罟,设法害生成。”这是对飞鸟的同情,也是对人类设下网罗,捕捉猎物的控诉,这种控诉一方面是作者儒家爱物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面对安史之乱,人民生活疾苦,在战乱之中每个人的生命都十分弱小,转瞬即逝,也如同飞鸟一般。难怪黄生评杜甫说:“寓民胞物与之怀于吟花看鸟之际”。杜甫亦说“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鳍,咫尺波涛永相失。”足可以见杜甫对生命的热爱。

不管是大物还是小物,只要是生命,都值得尊敬与保护。而且,这种思想往往是矛盾的,在《缚鸡行》中,“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鸡被人卖到市场上宰杀,作者体现出了同情,而如果鸡活着要吃虫子,虫子的生命也值得同情,这样一来这种解不开的矛盾在作者内心交织,痛苦,所以他注目寒江,陷入沉思。”另外,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交融的,人死之后,躯体变为肥料滋养草木。曹丕《与吴质书》中,就写到“而此诸子,化为粪壤”,杜甫《不归》中也说到“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可以说春风生草,这个草长在弟弟的坟墓上,是弟弟生命的延续,而万千世界,茫茫自然,也是在战乱中死亡的人生命的延续。杜甫一直是把花鸟草木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拟人的手法——其实杜甫又何尝只是拟人?或许在老杜看来,花鸟和人一样有着感情,他们就是生命,亦或许他们就是死去的人的再生。就如同蜀王化鹃一般,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即使化为花鸟也在诉说着这个国家的不幸。这样,就更加可以说明杜甫“山鸟山花吾友与”的感情。

三、杜甫个体的生命体验

在杜甫一生的创作中,他都是和自然紧密相连的,这与他一生漂泊有关。在早年时,他游历山河,写下了《望岳》,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在中年安史之乱时,如同上文所说,他的仁心将对人民的同情寄托在了自然景物之上;而他在晚年定居草堂时,草堂的风景更加让杜甫体会到了自然风光的秀美。杜甫对于自然的热爱是与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作为唐王朝乃至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二人的生命体验是不同的。李白更讲究出世,他讲究一种飞升,把自己完全的置入自然中去,是一种逍遥无我的态度。而杜甫则不然,杜甫讲究入世,他把自然融入自我之中,再吐纳出来,是一种大我的境界。所以我们看李白的不得志是用自然山水来发泄,有“抽刀断水”“且放白鹿青崖间”,这是形成他豪逸的一个原因。杜甫是融入,所以他用愁眼观物,体物,展现的是对万物的同情和自然界的生机,通过这种描写把自己的感情带入,这也是他形成沉郁诗风的原因之一。例如“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这里对花的同情,怜悯,生怕春去花谢,是与自己惜春,感叹时光有关的。再如“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处物的怡然自乐,而物越是怡然自乐,就越害怕时光流逝,越害怕春去。物越乐,就越体现出自己内心的不愉快,体现自己的愁绪和苦闷。正因为在描写中有极深的寄托,融入了自己的体验,所以描绘的物更加生动,而情意也更浓。

官场的不得志,勾心斗角,使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他意识到肃宗并非中兴之主,他也看到了人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完全不顾恩义的险恶人心。这个时候,可以说他对于社会有着一种悲哀,而他不希望这种悲哀带到大自然中去。杜甫有诗“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江山好像在等待我的到来,花柳愿意为我无私奉献,在这里,自然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是索取,而是各有所得,万物同春。自然的无私,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利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冯至.杜甫诗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张皓.中国诗人杜甫的生态观[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3]周进珍.万物之爱与忧国忧民同源——杜甫写景咏物诗的生态情怀及其文化渊源[J].杜甫研究学刊,2009.

[4]孙新潮.杜甫自然情怀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杜甫
杜甫的一生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