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

2018-12-02 22:30洪泽宇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洪泽宇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成为我国在新的国内外条件和历史阶段提出的人类共同发展的新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更加合理地重建了当今时代新型国际关系。更值得深入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发展

本文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以及在哪些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来进行逻辑架构和研究。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来源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主要起源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城邦共同体思想。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来源于德国近现代哲学和赫斯。赫斯的思想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形成,并将共同体的逻辑论证从人本主义逻辑转变到历史生成逻辑。也有学者认为,有两个因素对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来源至关重要:强大的家族传统与古希腊城邦共同体思想。首先,家族传统,即犹太传统成为了一种自我意识,这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次,古希腊城邦共同体的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情结的形成具有奠基的意义,这条线索一直延伸到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落脚点的提出,即“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真正的共同体。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当代中国正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元素可以为我们增强发展共同体意识,凝聚发展共同体精神,构建发展共同体的社会范型。首先,马克思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走向共同富裕是发展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并且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共同体物质基础的决心;其次,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我们发展共同体提出了实现条件;最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发展共同体的本质规定。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旨趣

(一)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人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全球困境之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为应对全球问题所贡献的全球治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核心是倡导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和开放包容,最终实现全世界在各个领域的和谐共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且也是我党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在传统文化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某些共通性。在国际主义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主义。而在人类共同价值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和新共生观。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站在实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视角,树立和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需要来自于人类文明新复兴和新人文主义发展的文化支撑。除此之外,还必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国际传播策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走出去。同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施,必将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构建。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马克思“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主要着眼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去构建和谐世界。而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仅仅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的思想,而且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这种发展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视野更开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的视野要比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要开阔得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不仅要谋求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和谐,还要共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2.层次更广阔。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三个层面各自的内涵上也是马克思的时代无法完全包含的,今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是从全球层面去构想这三大层面的和谐关系。

3.构想更宽阔。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同体的实现路径,追求的是世界高度同质的世界大同,其实现路径强调无产阶级联合,对资产阶级专政,通过暴力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然而,如何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则缺乏很具体、很现实的构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更多地基于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力图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各国人民能接受的最小成本,实现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是一种中国式的世界大同理想和路径。相比之下,更具有综合性、长远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更容易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分享。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拓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到生态领域,更是要倡导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生活的美丽环境。这从理论与实践上使“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深深嵌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拓新。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世界互聯网大会上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的拓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如何走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异化现象

社会共同体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不断地向高级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共同体的特征体现出来的是人与人的高度依存关系,而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共同体则由对人的依赖,而转变为对物的高度依赖,呈现出一种全面的异化现象。

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共同体的种种异化现象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共同体的构想——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自由人的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恩格斯将之称为“共产主义联合体”。概括来说,这种共同体的特征是:在这个共同体里,人与人、人与社会是一种高度和谐的关系。

四、结语

古往今来,无论是古希腊人憧憬的“理想国”,抑或是中国先贤期盼的世界“大同”,无不执着于人类共同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秉承同舟共济的理念,为推动世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各国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树立生态发展观,逐步建设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平衡机制,建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