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孔子观演化历程

2018-12-02 22:30杨迪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冯友兰儒家思想

杨迪

摘要:冯友兰毕生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本文将冯友兰的孔子观划分为四个时期,探讨他不同时期对孔子思想的不同评价。并通过比较与分析,用理性的、开放的态度对待孔子以及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还原冯友兰思想中真实的孔子形象,肯定孔子儒学的历史地位及思想价值。

关键词:冯友兰;儒家思想;孔子观

冯友兰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在不同时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都是以孔子为开篇之首,可以看出孔子是他哲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来源。冯友兰对孔子儒学思想的推崇,实际上也是体现了现代新儒家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根据冯友兰生活的时代背景对其孔子观的演变划分为四个时期,在不同时期中冯友兰对孔子思想既有肯定也有批判。受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冯友兰的孔子观也有前后反差极大的时期,但是冯友兰经过不断的反思,抛开现实的政治影响,仅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去研究孔子,给予孔子一个中肯的评价。

一、早期:积极肯定阶段

(一)培养人才是为了服务于国家的教育理念

孔子教书育人的目的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某一方面的学者,而是要将其培养成一个能够服务于国家的栋梁之材,即所谓的“成人”。可以看出孔子教育的理念不单单是服务某个学派的,而是要培养服务于整个社会的人才。孔子打破了当时社会中各家学派只讲自家的学说的传统教育方式,将“六经”作为教学的内容,并将其略加选择和删减,选择一些好的篇章,删除一些没有意义的篇章来进行讲解。在讲解古代典籍的时候,孔子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诠释篇章的内容,也会在原本的内容上注入新的东西,而他的学生们也效仿老师,在传授经书的时候加入自己的见解。孔子这种教书育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统治。

(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推行平民化教育的教育家。关于这一点冯友兰阐述了孔子与六艺的问题,他肯定了六艺先于孔子而存在,孔子用六艺教导学生也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孔子并非是第一个用六艺教导学生的人,但是他卻是第一个用六艺去教导普通人的老师,这也是后世对孔子有着极高评价的原因之一。在孔子之前只有贵族阶层才能有机会接触并学习六艺这些名贵的典籍,平民百姓是极少有机会接受这类教育的。而孔子却开创了平民教学之风,无论出身,都可以获得学习的机会。至此,孔子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也开创了只以讲学为职业的社会阶层,即“士”的阶层。

二、中期:马克思主义化阶段

冯友兰认为孔子生活的时代是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那是一个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十分激烈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社会问题是封建剥削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旧领主和新兴地主之间的矛盾。冯友兰从这两个矛盾出发,来分析孔子的阶级立场,他把孔子定位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代表。冯友兰认为,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处在社会变革之中,孔子对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中进步的方面是支持的,但是对于涉及封建奴隶主利益方面的变革,他的态度又是极其保守的。冯友兰认为孔子是拥护当时旧的社会制度的,为此他提出了“正名”的思想,主张恢复周礼。孔子的社会地位使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看待问题,他支持有利于对社会发展的改革措施,但是这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尽可能的不要破坏统治者的利益,在不能破坏整个社会统治秩序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虽然孔子的思想受其阶级地位影响具有局限性,但是孔子希望通过社会变革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有贤能的人创造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的思想是进步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一时期的冯友兰对孔子的评价是客观的,他在阐述孔子在历史上的贡献的同时,也看到孔子思想的一些局限性,他在肯定孔子思想中进步的一面,也批评孔子思想中保守的方面。

三、中后期:批判与自我批判阶段

这一时期受到社会大变革的影响,冯友兰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巨大的政治压力使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全面否定自己过去的思想。这一阶段冯友兰放弃了自己以往的学术立场,开始全面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阶段也是冯友兰在思想上自我失落的时期。

首先,冯友兰认为孔子提出“道之以德”和“道之以政”的“德政”思想,目的是帮助封建统治者消除“犯上作乱”的思想和行为。“道之以政”就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镇压与迫害,“道之以德”则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欺骗与麻痹,目的就是使劳动人民从思想到行为上都不敢反抗统治者,这样就彻底杜绝了犯上作乱的动机。所以孔子的“德政”思想表面上是让统治者尊重人民,以礼相待,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统治秩序。

其次,冯友兰批评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是有其阶级内容的。孔子所谓的“君子”实际上指的就是奴隶主贵族,而“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小人”要完全服从“君子”的命令。这里冯友兰认为孔子表面上是说要尊重百姓,实际上是把百姓看成是愚昧无知,只能被“君子”使唤的人。孔子“仁”的道德观念也是具有欺骗性的,是不合理的。

四、晚期:回归与反思阶段

晚年的冯友兰在人生轨道数次发生了偏移后又再次回归了正轨,他对自己思想做了深刻的反思,对孔子思想也回归到了客观的评价,逐步的做到了不依靠别人,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独立的做出判断。耄耋之年的冯友兰开始以“阐旧邦以辅新命”为己任,心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潜心写作,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共七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孔子精神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一)孔子的阶级立场和对周制的态度

冯友兰先是从孔子的阶级立场和对周制的态度上去分析孔子的。孔子用天下是否有道来说明他对社会变革的态度。孔子为了使“天下有道”,避免“礼崩乐坏”的情况发生,提出拥护周礼。但是当发现周礼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时候,他也赞成进行适当的改革。孔子承认历史是发展的,事物的存在有它的“因”,同时事物又是变化的,孔子称这种变化为“损益”。孔子认为周礼也是需要有所“损益”的,经过了“损益”的周礼才合乎礼的要求,这种要求被孔子看成是理想中的社会制度,这种理想被称之为“道”。这里冯友兰认为孔子只看到了“损益”的量变,而没有看到其质变,或者说孔子是否认质变的,所以在冯友兰看来孔子的思想是进步中又存在着保守,孔子所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派,他的思想其实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改革的需要。

(二)孔子对古代道德生活的反思

冯友兰对孔子最高的道德品质“仁”进行了评价。对于孔子“仁者人也”的思想,冯友兰认为仁与人是可以相互定义的,仁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了“仁”的品质,所以“仁”是人的最高道德品质。对人的评价,孔子更加看重的是对道德品质的评价,一个道德品质高而政治地位低的人可以被称之为君子”。但一个道德品质低而政治地位高的人却只能被称之为“小人”。所以在孔子看来,道德品质是评价人最重要的标准,一个人有了高的道德品质,才可以称之为“仁人”。孔子将“克己复礼”作为“为仁”的方法,同时也把“礼”看成是“仁”的道德标准之一。要想恢复周礼就要“克己”,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走向“为仁”的道路。所以在冯友兰看来,只有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从思想上分清楚什么是义利之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用道德观指导人们的行为,才能彻底的杜绝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

纵观冯友兰一生,都致力于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虽然这中间走过许多弯路,但是他始终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热爱我们的祖国,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内心深处一直坚持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三松堂全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景海峰.中国哲学建构的当代反思与未来前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李秀妮.冯友兰孔子研究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冯友兰儒家思想
“武圣人,惟墨子足以当之”——冯友兰武圣观论析
最好的尊重
我不想让你误会
遇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我不想让你误会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