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探析

2018-12-02 22:30李睿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生态翻译学文化旅游

摘要:在国家倡导“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滕王阁景区也通过外宣翻译积极打造国际形象,但由于科学理念的欠缺,其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通过分析滕王阁景区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讨翻译策略,以期为豫章文化的外宣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旅游;外宣翻译;滕王阁景区

在国家积极倡导“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我国各地都在借助文化旅游外宣的平台,积极推动地方文化走向世界。在文化旅游外宣中,翻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翻译策略的选择决定着外宣工作的质量。纵观我国各地的文化旅游外宣工作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知名景区相对重视翻译质量,进而在外宣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其它地区的大部分景区由于未能对外宣翻译进行有效监管,使得翻译质量层次不齐,影响了景区的国际化发展。作为豫章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江西省的文化名片,滕王阁景区很早就通过英语、日语、韩语等外语对景区简介、景区宣传片、景区公示语、艺术展品介绍、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翻译宣传,大大提升了景区的国际化层次。滕王阁景区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力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就英语外宣翻译来说,滕王阁景区存在着资料不全、质量不够上乘等问题。追根溯源,造成滕王阁景区英语翻译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理念的缺失。换言之,译者在处理景区材料时,没有深度结合滕王阁蕴含的豫章文化,主要从语言层面了进行了处理,这显然违背了生态翻译所提倡的多维适应选择原则。因此,为了推动豫章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滕王阁文化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滕王阁景区外宣英译的策略。

一、生态翻译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Eco-translation)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文化转向”背景下发端于欧美世界的一种翻译思想。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88年在论述翻译与文化二者关系时首先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生态学特征,[1]紧随其后的罗森纳·沃伦(R.Warren)、苏珊·巴斯奈特(S.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Lefevere)等学者以更为深入细致的形式指出了翻译的生存适应性,[2]并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3]等生态化语言描述翻译研究。国内的生态翻译研究则在21世纪初开始以“厚积薄发”之势迅猛发展,其中集大成者当属胡庚申教授,其核心观点主要集中于《翻译适应选择论》(2004)和《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2013)等著作以及相关系列论文中。[4]尽管生态翻译理论仍处于褒贬共存的建构之中,但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可清晰地发现目前生态翻译学盛行且被广泛认可的观点。生态翻译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5]在生态翻译框架下,译者除了要适应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之外,还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6]其中,语言维转换指译者对语言形式的转换,文化维转换指文化内涵层面的转换,交际维转换表示交际意图的转换。[7]在处理翻译材料的过程中,译者应当结合具体生态环境,把语言、文化、交际三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割裂开来机械处理。

二、滕王阁景区的翻译生态环境分析

滕王阁素来享有“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美誉,但它绝非只是历史悠久的建筑而已,而是一个蕴藏着诸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宝库。滕王阁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以滕王阁为核心的仿古建筑物,而且还保存着大量珍贵的中国古代文人字画、古代工艺品等历史文物,同时又因王勃、张九龄、白居易、汤显祖等文人雅士的诗作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滕王阁在中国文学艺术的首创、助推下,历经千余年聚集内蕴,已不只是有形的建筑,更是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文化符号。[8]显然,想把具有浓厚文化积淀的滕王阁真正推向世界,只是进行简单的文字翻译处理是远远不够的,需从旅游、文物、建筑、文学、美学等视角挖掘滕王阁蕴含的文化信息,并通过英语翻译使其走向多元化的当下世界。这些种类繁多、相互融合的文化要素与当下日益膨胀的国际旅游需求构成了滕王阁景区的翻译生態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9]对于滕王阁景区来说,其翻译生态环境是多层次的,既需要把景区涵盖的外在信息转化成英语文本,也需要把无处不在的隐性文化信息以巧妙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有处理好了外在物质信息和内在文化信息,滕王阁景区的精髓才能以完整有效的形式走向世界。遗憾的是,目前滕王阁景区面临着英语翻译涵盖面不广和质量有待提高的双重困境。所谓涵盖面不广是指,滕王阁英译主要涉及景区名称、景区概况、公示语、文物艺术品名称、器物介绍、人物介绍、经典文学作品,而对体现地方文化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建筑特色、服饰工艺、人文审美以及相关背景知识则涉及不多;[10]质量有待提高是指翻译文本从形式到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比如标点符号的误用、词语使用不当、语法错误、结构失衡等。针对纷繁复杂的滕王阁翻译生态环境,译者既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纠正或避免不规范翻译现象,也要以灵活变通的姿态去处理多样化的汉语文本,比如对于景区公示语来说,其翻译应当遵循言简意赅、清晰明了的原则,而对于辞藻华丽的诗词文本来说,则需要在词汇、结构等方面进行斟酌思考,凸显原文的文学性和经典性。总的来说,滕王阁景区在英译方面的成就已经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南,但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从景区的纵向发展来说,滕王阁作为豫章文化的名片,通过外宣翻译走向国际既是景区自身升级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弘扬豫章文化的必然之举,因此景区应当协同多个部门、汇聚多方力量,以开放包容的世界眼光来打造滕王阁的国际形象。

三、生态翻译学观照下滕王阁景区外宣翻译的策略分析

无论滕王阁景区的翻译生态环境如何多层次化,其翻译任务最终要落脚于译者。对于译者来说,单单了解包括文化差异、受众需求、委托需求、文本内容在内的宏观和微观翻译生态环境还不够,他们应当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以文本为参照,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入手,进行多维适应选择。

第一,语言层面的适应选择。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素材时,对差异颇多的中英两种语言形式进行转换处理,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形式和意义对等。当然,这里的对等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因为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改写,具有相当的创造意义,因此译者在处理材料时需要结合语境,基于中英语言的特性和表意特征进行翻译。对于一个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景区来说,名称是一个重要的符号,然而“滕王阁”这个名称在英译中却出现了诸多龃龉之处。在景区的中文版官网上,醒目的景区标识右侧写着“中国·滕王阁”,而下面的英语翻译为“TENG WANG TOWER CHINA”,其中每个拼音或单词之间都留有空格间距,而“TOWER”和“CHINA”之间的间距更大一点,但是打开网站的英文版之后,发现在网站醒目位置上出现了“TENGWANG TOWER”的字样,即“TENG”和“WANG”之间已经没有间距。虽然内容与中文版保持了一致性,但是形式中为什么就少了一个空格呢?暂且不论空格是否需要保留,这种现象说明了翻译的不严谨之处。令人遗憾的是,在英文版主页上,就在上述醒目的“TENGWANG TOWER”下面,出现了“Profile of Tengwang Pavilio”、“Introduction to Tengwang Pavilion Scenic Area”之字樣。“Profile of Tengwang Pavilio”是网站的导航栏标题,但是其中却出现了“Pavilio”这样的拼写遗漏现象,即把“Pavilion”写成了“Pavilio”。拼写错误只是一个次要方面,重要的是不知何故“滕王阁”中“阁”字的翻译已经有最初的“TOWER”一词转化为了“Pavilion”一词。与此同时,官网在滕王阁简介的开篇,这样写道:“Tengwang Pavilion,as well as Yellow Crane Tower and Yueyang Tower are the three renowned towers along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显而易见,译文是把滕王阁和黄鹤楼以及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是按照译者最初的逻辑,如果要遵循“前后一致性”原则的话,此处“Tengwang Pavilion”中的“Pavilion”应该换为“Tower”。外宣中名称形式的不一致是一个禁忌,不利于主体形象的构建。笔者以为,滕王阁英译应当采用“Tengwang Pavilion”,其一是为了区分“楼”和“阁”二字形式的区别,以便与黄鹤楼和岳阳楼等中文名称形成差异性一致。其二也是为了凸显“阁”的文化独特性,即“阁”与意为“重层”的“楼”有一点差别,一般是指含有暗层的回廊建筑,“滕王阁”是一个典型的“明三暗七”格式的回廊建筑,因此采用“Tengwang Pavilion”更有利于滕王阁在诸多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征途中引起关注。

第二,文化层面的适应选择。这就要求译者在处理素材时,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源语语言转换的同时,需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滕王阁景区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在翻译时如果不认真推敲,译者很难把其中浓郁的文化意蕴传递出来。1989年重建的滕王阁为仿宋建筑,堪称古代建筑艺术造型的典范,每一种构造和用料的名称几乎都是文化信息的呈现。在主阁四楼展厅的“滕王阁建筑构件展”部分的导言中涉及到了“斗拱”、“云斗”、“角梁”、“彩绘”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词汇。在翻译这些素材时,译者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语言处理。比如对“斗拱”一词,如果译者仅仅根据词义把其译为建筑术语“bracket sets”,则很容易让读者不知所云。考虑到海外游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甚了解,译者可以在使用拼音直译的基础上进行增译,译为“Dougong,which is a kind of unique component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of wood structure”。这样一来,海外游客在看到补充信息时,会对“斗拱”产生一种相对清晰的认识。类似的翻译现象在景区中并不鲜见,比如在主阁之下的华夏圣旨博物馆中有一个展品,名为“赋文残卷”,配文“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ode”。译文只是简单传递了名称信息,但却无法把“赋”这种中国古代文体的特性展现出来,译者应当在注释中对“赋”注重文采和韵律的特性以及渊源进行简要说明。

第三,交际层面的适应选择。这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11]旅游翻译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交际需求,即通过文本呈现来满足游客了解文化的需求,这在景区导游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不同版本的滕王阁导游词中经常这样介绍:“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对于了解中国文化的游客来说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但译成英文后仍放在开篇首句,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国外游客来说则显得有点“突兀”。在介绍“滕王阁”这一新事物的同时骤然增加“黄鹤楼”和“岳阳楼”,会让国外游客有种摸不着北的感觉,不符合正常交际的习惯。可取的做法是,给予游客一定的注释,加入“Another two famous pavilions are Yueyang Tower in Hunan Province and Yellow Crane Tower in Hubei province”等信息,从而在一定程上弥补游客对“江南三大名楼”的认知空白。译者在处理此类信息时,一定要考虑双方文化差异,以“设身处地”的姿态去认真分析译文,提升交际效果。

四、结语

旅游翻译工作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传承文化,另一方面又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以人为本,从海外游客的需求出发,力争使译文实现语言维上的准确达意和生动直观,在文化维上突出文化内涵以推广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在交际维上调整信息量以适应读者的文化习惯,提升海外游客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New 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6-97.

[2]Warren R.The Art of Translation:Voices from the Field[C].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9:6.

[3]A Lefevere,Bassnett S.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57.

[4]戎林海,戎佩玨.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阈看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景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3 (3):91-9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 (6):11-15.

[6]祖洁,李睿.基于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 (12):95-97.

[7]李向武.试析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茶文化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J].福建茶叶,2018 (6):485.

[8]李昱.滕王阁诗文的文化意蕴及其现代表达[J].老区建设,2012 (14):34-36.

[9]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0]魏薇.旅游景点汉译英文本的文化因素探析——以江西南昌滕王阁景点为例[J].海外英语,2016 (17):117-118.

[1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3):49-52.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生态翻译学文化旅游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