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研究

2018-12-02 22:30梁松石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关键词:流行病防治特点

梁松石

摘要:在我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很多次流行病,主要有结核病、天花、瘴气、痢疾、疟疾等流行病。战争的频繁、区域环境、大量增加的人口流动数量都是引起流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流行病发生的时候时下人们采用了顺应节气变化、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将病人隔离、派遣大夫巡诊、无偿施药等方法积极防治流行病发生与发展,本文分析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成因,重点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

关键词:流行病;秦汉魏晋南北朝;特点;防治

流行病在传统的历史书籍记载中统称为疾疫。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按照当代疾病分类能够将这些流行病分为伤寒、结核病、麻风病、狂犬病、寄生虫病以及天花病等。流行病的发生能够反映出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战争霍乱、人口迁徙等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效应。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流行病频繁发生的一段时期,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病的成因、防治与特点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成因

(一)大量增加的流动人口数量

大量增加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引起流行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中古古代时期受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肆虐,很多地区民不聊生、百姓疾苦,许多百姓背井离乡离家乞讨逃荒,造成流动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如在《资治通鉴》中就有记载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引起了脚气传染病,造成了很多北方人在流动到南方的过程中感染脚气,甚至丧失性命。

(二)战乱频繁

众所周知,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战争都会给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中国古代战乱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畜伤亡,很多战争后的尸体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导致病毒与细菌迅速繁殖肆虐,引起了流行病发生。

(三)受区域影响

我国古代土地辽阔,各个地区受温度、气候、等差异对疫灾的发生起到不同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的气候十分温暖而且湿润,比较适合细菌的产生与繁殖[2],但是由于早期南方人口相对比较少,疫灾传播并没有十分猖獗。随着东晋时期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地区的繁荣,增加了地区人口的流动,疫病愈加频繁。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

(一)体现了以预防为主的理念

经查阅史料表明早在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对环境、区域位置、水质情况等与生命、健康的紧密关系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3]。如《左传》中記载的水土能够影响人类健康安全。到了汉朝时期人们对人类健康、生命安全与环境之间的描述更为具体,比如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黄帝向他的教师岐伯请教询问他发现大夫给人治病的时候,看到几个人生的是同样的病但是大夫却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他的教师回答黄帝这都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的。这表明了时人已经能够根据地理位置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重视环境与人类健康的联系,为了有效预防疫灾发生,时下人们十分重视对环境的清洁与治理,如东晋时期的《肘后方》一书中就十分倡导人们积极做好疫灾的预防,其中记载了“内鼻”“摩身”“烧薰”“额上”等多种预防疫灾传染的办法,通过诗人对预防流行病的重视与实施,有效预防并减少了时下传染性流行病的发生。

(二)体现了对流行病防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的重视

我国殷商时期为了减少垃圾这个流行病传染源就有规定凡是将生活垃圾随便扔弃在公共马路上的人一旦发现就要剁掉他的手。到了周、秦时代这一制度得到了更严格的完善和落实,规定一但发现乱扔垃圾的人一律要受到刑法。如在《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的秦朝时期随意乱扔垃圾得人会受到脸上刻字刑法的规定,同样也体现了时下官府通过相关制度与规定来维持环境整洁、管理环境的做法,同时秦朝时期还形成了一定程序的有效隔离病人、派遣大夫巡诊制度,这些都体现了对流行病防治制度建设的重视[4]。尤其是在我国两汉时期,官府赈济饥荒时期的流行病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有效抑制了时下流行病的发生。

(三)体现了对防治技术的创新

我国秦汉时期的城市下水道在设计上相比之前更加科学、合理。这说明早在秦汉时期时下人们就已经很重视下水道结构、设计的创新。同时在建造房屋的时候也能够结合保暖问题、采光问题、通风问题等因素进行合理建造。《后汉书·张让传》中有记载了我国汉代已经有了最早了洒水车——渴乌,渴乌的发明和使用解决了时下人们需要通过自己劳动力洒道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时下人们对道路卫生环境的关注与重视。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家,他在自己创作的《肘后方》一书中记载了关于空气消毒的6个药方,这说明时下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消毒空气、清洁空气能够有效防治流行性病,像这样创新的防治技术与方法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层出不穷,这些创新的技术与应用有了重大的实用性与科学价值,极大推进了时下环境清洁卫生的管理,有效防治了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的防治

(一)顺应季节变化

顺应季节变化是我国古代防治疫灾发生最常用的对策。如在《说疫气》中曹植描述的三国时期由于没有顺应气节变化,导致瘟疫流行,家家户户都有人因为亲人死去而悲痛万分哀嚎哭泣的惨状。表明了我国古代生活的人们已经知道不顺应节气会引起瘟疫流行,从而说明当时的人很重视视顺应季节的变化,防治疫灾发生。

(二)维护环境清洁、卫生

在我国先秦时代人们就已经十分注重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并且能够通过智慧有效保持环境卫生,例如先秦时期的人们能够将逝者的墓地与人们生活的区域相隔开,将饲养的牲畜与人们生活的区域相隔开,在生活中十分重视公共区域与住宅的清洁和卫生情况。在汉代生活中会指派犯罪的人们生活区域的道路,《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表明一旦发现有人讲灰烬等生活垃圾倒在道路上就要讲他的手剁下来,同时还规定了住在公共道路两侧的居民要给道路洒水,避免灰尘过大。在周、秦时代更加完善了对环境卫生的管理与实施,有效减轻了当时垃圾这一大传染源的威胁,预防了疫灾的发生[6]。

(三)拯救生者

秦汉魏晋南北朝与中国古代所有朝代一样,当发生疫灾的时候最首要、最主要的就是通过一切措施拯救生者,最大化降低疫灾对社会的影响。其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将病人隔离[6]。在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疫灾出现后第一时间经病人隔离的举措,如在甲骨文《合集》中记载的“疾,亡入”的意思是生病的人不能进入,也是没有生病的人不能进入疫灾流行处。这表明了我国古代晚商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对疫灾的传染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保护没有被传染的人隔离了感染疫灾的人。

第二,派遣大夫巡诊并无偿施药。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了初步的巡诊制度,在汉期更加完善了巡诊制度,恒帝在位时颁布了许多派医巡诊施药的政策,如他颁布的“京师疾疫,使光禄大夫将医药案行”诏令,有效治疗了时下的疾疫,成功预防了疾疫的肆虐传播。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这样派遣大夫巡诊无偿施药的记载还有非常多,通常是地方官府在得知疾疫发生后迅速将情况逐级上报,经核实情况后上级会结合疾疫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诊疗、施药、资金扶持等政策,在疾疫彻底结束后,地方官府将本次疾疫所有防治过程与结果上报,有些地方官府会专门设置的官员负责疾疫巡诊、救治的管理和情况,提高了对疾疫的救治质量与效率。

(四)处理尸体

在我国古代社会每一次的疾疫都会造成时下人们大量的伤亡。随着疾疫的发展死亡人数的不断增长,尸体是病毒赖以生存、传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尸体数量的增多给疾疫防治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周礼》中记载了我国在先秦时期已经能够通过一定措施处理没有人认领的尸体,当疾疫发生时官府会通过提供安葬帮助的方式来处理尸体。到了宋朝时期处理尸体这项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完善,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疾疫过后官府都会通过给予奖励的方式招募自愿掩埋尸体的人,如《宋史·五行志》中记载的在嘉定元年疾疫中。當地官府以每掩埋200尸体能够得到一道度牒的方式及时处理了疾疫后的尸体。

(五)减免田租

在我国延光四年也就是公元125年冬天,京都发生了重大疫灾。这次疫灾持续时间特别长,一直到了第二年才被彻底治理。在第二年官府颁布了一条“令人半输今年田租,伤害什四以上,勿收责”的减免田租政策,减缓了时下人们的生存压力,减少了人口的流动,有效防治了流行病的发展。

(六)通过巫术控制精神

在我国先秦时期的传说中一个皇子在死后居住在江水中成为瘟鬼,时下人们受传说的影响每当发生流行病时都会实施巫术期望消除疫鬼。如《周礼·夏官》中所描述的方相式四四狂夫就是实施驱除疫鬼的专门人员,这四个人在身上披着从熊身上剥下来的皮,头上戴着专门的面具,带领着数百个人挨个房间驱除疫鬼。另外,我过古代历代都有各式各样流行的驱疫巫术,如用纸船送疫神等,其表现的具体形式都是驱除疫鬼。当然,这些封建迷信的驱疫方法没有起到任何防治流行病的作用。

四、结束语

灾害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一个问题,流行病作为灾害中的重要一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于人类、对于社会都有着毁灭性的伤害。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流行病,历朝历代的先人们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同时一直勇敢的想办法战胜与形形色色的流行病,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记载着整个民族对抗流行病的进程。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时下人们对于流行病的认识与对策,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能够在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家强盛。

参考文献:

[1]赵晓妮.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古代瘟疫暴发[N].中国气象报,2017-12-21 (003).

[2]石国宁.民国时期两广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3]石晴.民国时期云南常见传染病流行与防治研究(1937-1949)[D].云南农业大学,2017.

[4]周丛笑,黄颖.天花传统预防措施之探讨[J].福建中医药,2017,48 (02):40-43.

[5]杨青海,宝音图.古代蒙古地区疫病史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 (02):156-158.

[6]庄华峰,蔡小冬.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及其防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 (01):117-124.

猜你喜欢
流行病防治特点
Why I Give
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一类Holling-Tanner生态流行病系统的周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