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声乐套曲《威尼斯的赛船会》演唱分析

2018-12-03 02:04刘佳
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罗西尼演唱分析

刘佳

摘 要:罗西尼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这套声乐套曲主要描述的是赛船期间,女主人公安佐蕾塔陪伴心上人莫莫罗参加比赛时的一系列情感状态,通过多方面的音乐处理分析,总结了演唱此套曲的要点。

关键词:罗西尼 声乐套曲 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主要是由有内容联系的多首歌曲组成,每首歌曲既各自独立,又具有一定关联。每一首都可以作为一个独唱曲目,连起来演唱又能完整表达一个内容或情感。一般来说,这些曲目都是由多首艺术歌曲组成的,所以演唱这类套曲时,在音乐处理上,与处理艺术歌曲是一样的。演唱时,多采用柔和的音色,情感表达一般没有太大的戏剧性冲突,力度速度上严格按照作曲家的标记来演唱。这类作品大部分在室内演唱,并以钢琴为伴奏。

一、罗西尼的成就与创作特点

乔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极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他与贝里尼、多尼采蒂被称为“美声学派的三巨头”。他的音乐既包含古典韵味又有浪漫主义气息,他对美声学派传统概念有着很深入的研究,其作品的创作也严格遵循美声学派的要求,作品能让歌者完美呈现演唱技巧的同时又能很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他的作品中对古典美声传统加以继承,并且大胆做了改革与创新,为美声演唱和歌剧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令当时几乎停滞发展的歌剧得以重获新生、蓬勃发展。罗西尼是一位在歌剧创作领域较多产的作曲家,在其创作辉煌期的10年间,他共创作近40部歌剧,其中以喜歌剧和正歌剧为主。其代表作有《塞尔维亚理发师》、《灰姑娘》、《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等,当时罗西尼的歌剧受到众多意大利人的追捧和青睐,在当时可谓是风靡一时。当时住在米兰的法国著名文学巨匠斯汤达曾这样写道:“在意大利有一个人,大家谈论他的时候,比谈论拿破仑的时候还要多,这个人只不过是一位20岁的作曲家,他叫罗西尼。”由此可见,当时罗西尼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作品更是高朋满座。除了歌剧方面的创作外,他还创作室内乐、艺术歌曲、康塔塔等等。

罗西尼声乐作品主要包含有几个特点:

1.禁止无节制的炫技

罗西尼的声乐作品中,会出现一些均匀快速的华彩乐段,要求歌者能有连贯的气息、较高的技巧来完成。罗西尼的作品要求演唱者,不能像早期阉人时期那样无端随性的随意改变原谱,即兴演唱炫耀技巧。罗西尼的作品需要唱装饰音的地方都明确的标注出来,要求歌者严格按照原谱来演唱。

2.力度变化更加多样

罗西尼的作品加强了力度上的对比和表现,多用弱、渐弱、强、渐强的对比来表现作品所烘托的情绪和情感。并在高潮乐段出现反复强调、回旋反复的创作手法,且每一次的回旋反复都需要配合更强的力度与音量。这是罗西尼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力度处理。

3.音乐更诙谐有趣

罗西尼的作品无论在歌剧中,如《塞尔维亚理发师》、《灰姑娘》;还是艺术歌曲中,如《诺言》、《邀请》;再到本文分析的这套声乐套曲中,都体现了其音乐的诙谐、有趣、灵活而生动。这也许跟罗西尼本身的性格有关,或者跟其钟爱的音乐形式或风格有关。他的作品通过装饰音、跳音、华彩乐段等来烘托人物性格或环境气氛,让作品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将作品需要的情绪状态完美的烘托出来。

二、 声乐套曲《威尼斯赛船会》的创作背景与内容

在意大利有一座古老的水城,那就是威尼斯。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底蕴。在威尼斯人们只有两种工具出行,步行或者乘船。威尼斯因水而闻名,享有“水城”、“桥城”等美誉。在威尼斯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狂欢节、电影节、圣马可节、美食节和贡多拉节等,至今都依然被传承延续着。而贡多拉节期间会举办划船比赛,参赛者穿上传统服装,在大运河上驾驶着威尼斯独特的小船贡多拉,争夺比赛的优胜。

这套声乐套曲《威尼斯的赛船会》主要描述的就是在赛船期间,女主人公安佐蕾塔陪伴心上人莫莫罗参加赛船比赛时所表现出的担心、焦急、兴奋、欢呼雀跃的一系列情感状态。在音乐的处理上罗西尼将安佐蕾塔刻画得很细致,整个比赛场景烘托的意境很贴切,很好的体现了赛前安佐蕾塔对莫莫罗能够取得胜利的美好愿望和期待,赛中安佐蕾塔为其呐喊、助威、焦急、惴惴不安的心理状态,赛后安佐蕾塔为莫莫罗取得比赛胜利感到骄傲、自豪并赞扬爱人的画面,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三、 声乐套曲《威尼斯的赛船会》的调式调性与音乐特点

《威尼斯的赛船会》由三首独立的曲目组成,首先《赛船会前的安佐蕾塔》调性是降A大调,采用了单二部曲式结构,节拍為6/8拍。作品以伴奏跳音演奏进入,将作品的主题引入,并将水面小船滑动的比赛场景做了很好的渲染。作品中有大线条的乐句处理,同时伴有跳音标记与重音记号,形成了抒情性与欢乐性的音乐对比,更好地体现了安佐蕾塔在比赛前满心期待爱人夺取胜利的心情,同时体现了安佐蕾塔活泼、有主见的性格。

《赛船会中的安佐蕾塔》调性采用a小调——c小调——降D大调——a小调的处理,节拍为2/4拍,曲式结构采用了复二部曲式。这首作品是套曲中速度处理最快,具有衔接作用的部分。作曲家通过多调性的变换、伴奏部分运用“无穷动”的节奏、运用装饰音配合语言重音的处理形象的刻画了比赛中安佐蕾塔为爱人胆战心惊、摇旗呐喊、加油助威的生动场面。

《赛船会后的安佐蕾塔》运用了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节拍为3/8拍,调性为F大调——g小调——F大调——d小调——F大调——g小调——F大调的多调转调处理。作品比前一首速度舒缓许多,3/8拍的舞曲式处理,在前奏中隐约体现了第一首作品中的主题音乐。作曲家通过调性转换、抒情性长音处理、装饰音和小华彩乐段与节奏重复处理这些音乐手段,来表现出安佐蕾塔对爱人获胜的喜悦,也表现出了她对爱情的热情和对爱人的崇拜与赞扬。

四、 声乐套曲《威尼斯的赛船会》的演唱分析

通过作曲家背景的介绍和创作特点分析,以及这部作品的音乐特点等分析,这部套曲是独立而又有密切联系的,那么演唱这三首作品应该从几个处理方面来深入把握。

1.《赛船会前的安佐蕾塔》这首作品作为套曲的第一首作品,有着引题铺垫的作用。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速度上应采用中速小快板,作曲家用这样的速度标记主要是因为这段的内容是讲比赛开始前,安佐蕾塔鼓励爱人、命令他拿到优胜锦旗,是一种舒缓状态中略带活泼的作品。在作品中,有多处表情术语标记,需严格按照作曲家要求来演唱。在力度上,曲子以弱(p)开始,体现安佐蕾塔舒缓优美的讲述,到了作品第31小节音乐出现了变换,并出现强(f)与弱(p)的对比处理,表現的是安佐蕾塔温柔的安抚与激情的鼓励,需要注意的是作品中的跳音和强音的处理,既要活泼生动又要强弱分明,全曲在小华彩中结束,小华彩的处理,伴着音乐情绪推至结束。演唱这首作品,音色适合使用轻巧、明亮、有活力的音色,用抒情性的声音加以轻巧的跳音和华彩乐段的处理,能充分塑造安佐蕾塔热情、活泼、率真的人物性格。作品的语言上,采用了威尼斯的方言,除了意大利语的发音要领之外,需注意方言中“x”的发音,在正规意大利语中这个字母使用的很少。作品的音乐性处理上,需注意线条性处理与跳音处理的对比性,此外演唱与钢琴伴奏配合好,以体现作品的完整性。

2. 《赛船会中的安佐蕾塔》作为三首中速度最快的歌曲,作品提示速度是激动的小快板速度,作曲家运用了“无穷动”音乐形式的伴奏织体,乐曲的前奏中作曲家就做了渐强与减弱的对比处理,将歌曲从一开始就带入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紧张情绪中,凸显了比赛过程中安佐蕾塔焦急、忧虑、急切的内心活动。歌曲的力度处理上,一开始演唱提示,焦虑并伴以适度的重音。作品中多次出现了渐强的标记,这也正符合罗西尼创作作品的特点,善于使用渐强的推进,渐进式的推进来增加歌曲的戏剧性。作品中多次出现中强(ff)的力度标记,这个标记的运用都歌曲最激动的地方,包括给爱人加油处、因比赛而水波四起处、表现比赛到了冲刺阶段等。这首作品速度虽快,但也不乏舒展性线条,需要注意做对比性演唱处理。还有一些两个音连音下行处理也是很有特点的,这种音型很好的映衬了安佐蕾塔紧张的话语,与歌词配合的可谓是天衣无缝。音色上,这首作品应采用灵活、柔和的音色为宜,极容易配合节奏的快速、也适合表现安佐蕾塔热情、奔放的性格。语言上,歌曲速度较快注意连音节的处理,由于休止符较多,需注意音断情绪不断,演唱的声音位置不变,切忌因快速转换字节,导致咬字里出外进,整体声音不统一。

3. 《赛船会后的安佐蕾塔》是套曲中的最后一首歌曲,速度为小快板,要比前一首节奏舒缓下来很多。前奏一开始就是一种舞曲式的音乐,表现的是比赛结束后轻松快乐的心情。作品中一开始的速度稍快,表现了安佐蕾塔对心上人的各种赞美和崇拜,到中间部分有一段是舒展而连贯的,凸显出对爱人得胜的自豪感,歌词中写到“人们都在谈论你的胜利……”,此处为了凸显胜利的心情,采用了长时值渐强到减弱的处理。最后音乐又回到了欢快的节奏中,再次塑造出对爱人充满爱意、擦拭汗水、深情亲吻爱人的安佐蕾塔。作品力度上,弱(p)处的处理表现着安佐蕾塔温婉可人、对心上人满怀爱意,强(f)处的处理表现安佐蕾塔对爱人夺冠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在作品中很容易发现,罗西尼处理音乐力度,是恰到好处的,每一处强弱或渐强减弱都写的那么合情合理,合乎语言情绪的需要。这首作品所采用的音色跟第一首基本相同,需要注意在舒缓扩展的部分,音色需要明亮金属性一些,配合出骄傲自豪感。在这首曲目中,依然延续这前面装饰音的处理,符合安佐蕾塔调皮、机灵、傲娇的人物性格,加之十六分音符下行的重复,强调了作品中安佐蕾塔对心爱人的浓浓爱意。在这些音型的处理上,声音音色适合灵巧的,有律动性的音色,这样才能够达到音乐上的需求。在语言上,应注意乐句的换气点与语言重音的配合,有些语句还是更多的通过咬字来表现安佐蕾塔情绪,应注意乐句断句的合理性。

结语

根据以上对罗西尼及其作品的一系列分析与探究,归结出演唱其作品的几个要点,以及演唱套曲《威尼斯的赛船会》的风格把握和音乐处理。罗西尼的音乐不仅延续了古典的含蓄性也加入了浪漫的创新性,人物性格更鲜明生动,作品音乐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演唱声乐套曲既要注意独立性又要保持联系性,横向看找到共通处,纵向看找到独立性,这是演唱声乐套曲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领。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2]贾涛.罗西尼艺术歌曲选[M].中央音乐学院,2008(4).

[3]肖晶.罗西尼声乐套曲[J].《威尼斯赛船会》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探析,2013(3).

[4]梁燕.罗西尼声乐套曲[J].《威尼斯赛船会》艺术特点及演唱探析,2016(5).

猜你喜欢
罗西尼演唱分析
内涵大师罗西尼
罗西尼:始于喜剧,不止于喜剧
“遇到熟人”的礼节
高山流水 颂知音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
罗西尼晚期生平与《庄严小弥撒》音乐内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