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版画课程中教学法研究

2018-12-03 02:04崇宇晗
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版画教学课堂

崇宇晗

摘 要:版画艺术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是通过“版”来进行创作的。创作者依靠笔或者其他的工具在金属版、纸板、塑料板或者其他板制材料上,通过回执、雕刻、腐蚀等艺术手法制版,最后印刷完成作品。它是平面造型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既具有绘画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特有的版画效果。基础版画以纸板版画为主,它拥有着淳朴而又自然的造型、灵活的构图方式,而这些与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纯真美感不谋而合。它通过稚嫩、天真、充满幻想的艺术语言,表现出学生所想要看到的东西。这样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版画的教学过程中比其他学科更具趣味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这样对开发学生的头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训练学习的条理性、全方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版画教学 课堂 基础版画

一、基础版画在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1.基础版画教学的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本质问题是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性,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是大势所趋。基础版画集绘画、雕刻、印刷于一体,就是这种形式最好的体现之一。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养成细心的习惯和对于学习认真的态度。从而让“人人学版画、人人懂版画”,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版画学习的氛围。版画课长期以来一直是美术课程中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新的美术教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除了适当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不再过分强调专业的技能、技巧外,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兴趣。

2.课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标准内明确指出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集体或者个人的方式参与到美术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接触更多的制作工具,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和赏析作品,产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长久地坚持”。美术的新课程标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版画因为它特殊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手法,前景越发光明。版画教学又因为其本身的独特性,会在整个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引发很多的不可控结果,也正因如此使得作品更加自然、更加的具有童趣。版画的另一特点就是适用范围非常广,每幅作品都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更加具有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制作材料和工具有通透的理解,并借助这些创作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开心,和劳动的收获。版画教学依靠着自身独特的魅力,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亮点学科。

二、基础版画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改革方式

1.以体验为基础,以兴趣为导向,结合教材。

在版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兴趣以及想要创作的欲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感受版画学习带来的乐趣。假设,一位老师可以把艺术变得具有趣味性,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艺术的渴望,从而产生持久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版画的欣赏、让他们对这项艺术产生兴趣并且产生创作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取得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权。

2.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与文化。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整个课堂上的中心。可是在新课改全面实施贯彻的今天,各学科教师都转换了以往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看做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更注重学生的所思所想,不再要求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引导他们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初期我们就要考虑学生喜欢的是什么,想要通过版画的学习得到怎样的效果。让版画的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文化,让美术成为他们表达方式的一种途径。同时,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爱国态度的培养。

3.循序渐进,重视材料适用性。

制作版画的材料非常丰富,除了通常的纸板、木板、石板,还有其他的石膏板、苯板。通过对于版画的教学实践而言,纸板是最适合基础版画教学的材料。对于初学版画的学生而言,对于材料也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引,激发他们对于版画学习的兴趣,建立对于创作的意图,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的调整难易程度。在学生熟悉了这些之后,我们可以视情况增加内容,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就会把对于材料的关注上转移到对于作品内容的追求上。

三、基础版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方法

在新课程的改革环境下,一些学校确立了《基础版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的校本课程实验课题,成立了实验课题组,并制定了较详细的课题实验方案和活动计划。本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利用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让一部分美术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版画创作活动。第二阶段是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编制教学读本,使版画教学课程进入学生教学计划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这门艺术。现阶段,在大部分地区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木刻版画、纸版画为主,通过学习版画的理论知识、板材的挑选与尝试、素材的提炼与画题的确定、刀法技巧的运用、印版的方法和技巧等等,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在摸索中求进步、在总结中求发展,跟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结合新课改思想,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新课程下儿童版画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1.针对学生年龄、认知等特点开展版画教学。

版画教学的过程是灵活的,因为板材的不同,教学模式也是不同的。就像:实物版画、吹塑版画、石膏版画、纸板画等。在基础版画的教材编写之初,就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每个年级学生的认识度不同,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对教材采取递进模式的内容编写。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和动手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吹塑版画是最好的选择。吹塑版画价格低廉、易刻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版画形式。低年级的学生更富于想象、更加无拘无束,老师要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创作思想。而对于已经掌握基础的吹塑版画的中高年级学生,可以给予他们制作手法的教学或者教给他们其他的形式的版画教学。让学生建立对于绘画艺术的形式、色彩、内容、表现手法的认知,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感觉。在引导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具体的模型,并不拘泥于对凹版、凸版的局限,而是要充分發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给他们讲解如果他们想要达到他们的想象,需要怎样的创作方法,给予他们抉择的空间。

2.基础版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接受教育的先导。所有人对于艺术的追求都来源于兴趣,而学生对于兴趣的培养多半通过游戏。所以,在版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让他们在版画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压力。针对学生的作品,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例如把他们的画挂在墙上,开儿童版画展,以此激发他们的版画制作。艺术的创作需要灵感的激发,所以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也能让学生在这其中感受来自自然的美好。

3.基础版画教学还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儿童版画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要把学生看做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能够让学生在版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美好,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动手实践,发掘学生的潜质。只有挖掘学生们的潜质,并且对他们的能力给予肯定,就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把他们的自信融入到他们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刻范板可准备阴刻和阳刻图板各一幅;讲纸版画时,线刻与剪贴结合讲,以利于线面的区别;讲拓印时,点明油印与石膏拓印的正反区别等等。

对于难度较小的如纸版画等可以尝试。但也要求教师要严格控制好时间,讲解和示范尽可能精练,留出时间给学生作业,完成后还要展示和小结。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版画制作的全貌,并感觉版画做得很容易、轻松,从而消除对版画的畏难情绪。对于难度较大的如木刻、石膏版画等,应分步骤进行,如画板、描板、刻板和拓印,可用两次课来进行,前两项示范后让学生操作,时间不够带回家完成。后两项刻板和拓印在下堂课一次完成。并且,在版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作品的点评,给予他们一定的肯定,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这件事情更感兴趣。在点评中要注意以下四点:(1)评价中掺杂着表扬,表达对作品的肯定。(2)批评中给予着肯定,不要让他们对版画的创作失去兴趣。(3)各抒己见,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强化。(4)自能评议,让学生在自主反思中深化。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冯骥才.中国民间美术分类学研究[M].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

[3]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华维光.儿童美术辅导丛书版画[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5]徐晓明.上海教育[J].论吹塑纸版画的创作教学,2002(9).

[6]石玉翎,宋光志,文中言,杨峰.版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英】安·韦斯特利.凸版画激发[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8]周一清.版画[M].江苏美术出版,2006.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中小學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版画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析大学版画教学中综合材料的运用
微课技术在版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重建艺术梦想
浅析“半开放”式工作室对版画教学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