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推动技工教育创新发展

2018-12-03 02:42刘启刚
职业·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技工技师校企

刘启刚

近年来,广东省人社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人社部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探索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企业深度参与到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走出一条校企互惠共赢的新路子,有效推动了技工教育创新发展。当前广东省技工院校156所,其中技师学院占35所,在校生约57.1万人,2018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专报信息》(第665期)专题刊发了广东省校企合作情况。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六个共同”。

共同组建协调指导机构

充分发挥企业既掌握先进行业技能,又贴近市场用工需求的突出优势,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专家等组成协调指导委员会,让企业更深层次、更全面地参与技工教育发展。具体运行中,一般先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需求,再由学校组织行业调研,校企双方形成共识后,共同邀请有关专家、企业工程师、专业教师等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专业评估,力求做到项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委员会还定期举行校企合作联席会议,确保校企合作高水平发展。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79家与技工院校开展深度对接。

共同设置专业课程

为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我们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共建专业。

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建立学校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紧扣广东现代产业布局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实施省级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新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维护、移动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技术、轨道交通与运输、园林园艺、工艺美术与古典家具、珠宝工艺与鉴定、健康服务与管理等面向新兴专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的校企合作特色专业。例如,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顺应广东打造花都汽车产业基地的战略需求,通过与东风日产、广汽集团等企业合作新建智能化汽车技术、汽车营销等专业,每年培养相应技能人才600多人。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针对当前广东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趋势,与市相关行业协会、养老机构紧密合作,分别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健康管理”等专业,培养培训了约1600人,较好缓解了广州市养老服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校企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课程和教材,并通过召开研讨会、诊断会、评审会等方式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实现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例如,东莞市技师学院与东莞庆泰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课程,共同对技术岗位进行剖析,形成岗位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提炼出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并编制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广东省技师学院推行校企共同设置专业课程模式后,因课程设置严格按照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定制,学生就业率达100%。

共同制定招生方案

我们将“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作为校企双制办学的重要方向,通过校企联合制定招工招生方案,量身定制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

一是按需招生。企业综合考虑结构调整、产能状况等因素,提供3~5年人才需求情况,学院根据自身资源,与企业协商确定招生规模。例如,深圳技师学院与华晨宝马合作培养汽车技术高技能人才,双方根据华晨宝马未来3~5年实际用工岗位和培养技术精英的需求,组建两个宝马班,每班16人,实行小班教学。

二是择优录取。校企共同制定招生简章和录取标准,企业派员参与招生的考题、评卷、面试等各环节,确保“好中择优”录取学员。

三是学费补贴。以全额补贴或补助的方式,由企业分摊部分学费,帮助学生完成学业,部分企业还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加大对优秀和困难学生的帮扶。例如,中山市技师学院与中山市力泰电子工业公司开办校企双制班,由企业全额支付学费;东莞市技师学院的双制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費补助;在企业实习期间每月给予1200~1800元补助,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一年补助1万元、工作两年补助2万元。

共同组建教学团队

发挥企业双方优势培养师资力量,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切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是由企业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学院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同学院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策划与实施教学。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同广州电缆厂对口合作,教学团队除学校教师外,还包括12名企业导师,导师由企业内训师、技术主管、人力资源负责人组成,课程中因此增添了更多企业文化元素。

二是由企业为教师提供技能培训。教师利用企业平台进行“一体化”技能培训。西门子公司为全省技工院校组织高水平师资培训172人次;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通过与发那科(FANUC)机器人公司共建“FANUC机器人华南地区教育培训基地”,为省内及国内的各类职业院校培养师资提供平台。

共同开展教学实训

通过在校企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等方式,促进技工教育教学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一是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教学实训。学院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工作室项目主持人,开展“带徒传技”式的实训教学。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依托15个大师工作室聘请了59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培养出4位“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2位“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10位“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二是依托实训基地实施教学实训。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条件,通过在校内或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教学实训。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通过与西门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山特维克等世界知名企业共建“机电工控校企双制示范园”“汽车技术服务校企双制示范园”“精密制造校企双制示范园”,确保学生能学到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专业技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与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55个。

三是依托技师工作站实施教学实训。深圳技师学院在大型骨干企业建立47家“技师工作站”,直接把全日制预备技师班学生送到“技师工作站”,直接投入企业生产任务,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改造,带着专业课题进行研修,技师工作站可向政府申请30万元、20万元、15万元不等的资助。

共同促进学生就业

充分发挥“校企双制”办学在保障学生就业上的突出优势,着力构建校园、产业园区、行业联盟紧密联系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舞台。

一是点对点直接推荐就业。由于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校企双制班的绝大部分学生均可在学校和企业问实现“就业直通”,实现毕业即上岗,“出了校门进厂门”。例如,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现有专业全部实现校企合作,开设的东风日产班、西门子电器班等实现全员毕业即上岗。

二是搭建就业广阔平台。通过搭建校园对接产业园平台、举办校园招聘会、向行业企业优先推荐等方式,保障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支持86所技工院校与全省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全面对接合作,为园区企业优先输送毕业生,有效解决园区用工难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与广州技师协会在校内联合举办2018年校园招聘会,岗位数和毕业生人数达4.3:1,许多企业为了“抢人”临时调高薪酬待遇,月薪普遍达到4000~5000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部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广东省技工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技工技师校企
从技工到英雄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