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教师精气神 助教育新跨越

2018-12-03 03:06敖小英万永勇
江西教育A 2018年9期
关键词:南城县小奇教师队伍

敖小英 万永勇

初夏时节,阳光正盛,远处荷塘菡萏幽香四溢,校园繁花绿草生机无限。在南城县一所乡镇小学万坊镇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年轻的语文老师陈芳正在上一节示范课《古诗词三首》。教室后面,不仅有众多观摩的老师,更有她的“师傅”——县城盱江小学刘美兰校长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刘校长一边听一边观察,并不时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下课铃声响起,陈芳把刘美兰请上讲台点评这节课。刘校长指出了这节课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学了这三首古诗词,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美美地诵读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既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展思维,丰富体验。”陈芳和其他观摩的老师听后频频点头,寥寥数语就点醒了他们,让他们受益匪浅。老师们的内心也如同这五月的风光:明媚、热烈、幸福……这样的场景在南城全县的学校里已经成为常态,是该县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实施“青蓝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南城县教育局深谋远虑,牢牢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年初提出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文件精神,为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决定在全县教体系统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

[坚持立德树人 强化思想引领]

自“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实施以来,南城县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强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

为了使“教师队伍建设年”扎实推进并取得实效,南城县重点实施“六大行动”。今年上半年,万坊中学王新平副校长发现八(2)班的小奇开学好几天了还没来报到,于是和班主任一道去他家家访。小奇是留守孩子,父母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经家访得知,原来,成绩不佳的小奇早有退学念头,他想早点打工挣钱。“你现在年纪还小,学历又低,出去打工能做什么呢?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较高的学历,不掌握真正有用的本领,打工也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迟早要被时代淘汰!”王新平语重心长地劝说小奇。为了说服小奇,王新平还与小奇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劝小奇回到课堂,并让他们平时多回来看看孩子。此后,王新平还请村大队书记做小奇的思想工作,关注小奇家庭的动态。经过这一系列行动和反复几次的家访,小奇最终重返校园。南城县结合教育精准扶贫和关爱留守儿童等要求,通过实地采访、“互联网+”新型家访等方式,做到了所有课任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家庭家访全覆盖。

2017年10月31日,南城县首届“2345”工程先进教师颁奖典礼隆重举行,14位获奖教师受到表彰。先进教师“2345”工程是南城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从2017年开始实施,通过严格而科学的考评程序,评选一批教师先进典型,全力营造教师精育、学生乐学、社会尊教的氛围。“2345”指的是2名最美乡村教师、3名教学名师、4名师德标兵、5名模范班主任。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将获得县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和资金奖励,同时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洪门镇沙坪小学校长徐娥兰扎根乡村教育37年,为农村学生的成长费心劳力,为农村的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深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与爱戴。南城县教育局长王水平说:“通过实施‘2345工程,评选出像徐娥兰这样的先进典型,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和激励,更重要的是引导全县教师学先进、当先锋、做模范,为推进南城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南城县将今年3月份定为“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月,组织教师对师德师风法规、文件进行专题学习,并根据南城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表标准,对所有在职在岗教师进行师德考核,并实施相关奖惩措施;开展“三违”专项督查活动,每月组织人员深入学校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

[专业能力提质 夯实教育之基]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永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此,南城县“教师队伍建设年”的另一项重点行动是实施专业能力提质行动。南城二小的刘娟是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和粉笔字,这在早已习惯敲击键盘的新生代老师中可不多见。班上的学生也深受她的影响,每天自觉坚持练字,并在学校写字比赛中获得班级一等奖。教育局副局长黄学文介绍说:“今年我们重点开展教师基本功锤炼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周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各100个,简笔画25幅,每月制作一件课件。还将举办全县教师基本功竞赛,对获奖学校及个人进行表彰。通过这项活动,强化教师的基本功,为他们的专业化成长奠基。”如今,南城县各中小学教师锤炼基本功已蔚然成风。

今年初夏的一天,《教师博览》《江西教育》期刊社社长方新田、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承芸一行,从南昌赶到南城盱江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建昌明德小学进行送教活动。徐承芸作了《从中国学生发展心理素质看教师自我修身之路径》的讲座,她时而交流互动,时而条分缕析,教育理论、鲜活案例信手拈来,在轻松的氛围里给老师启迪与思考。这样 “请进来”的专业培训,一直是南城教育的优良传统。“今年除了更多的‘请进来,我们还将以‘国培计划项目县推进年为契机,尽可能将所有教师派出去接受一次高层次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走出去,以建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王水平局长表示。

南城县还通过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教学技能竞赛、全体教师“读一本书”活动、举办“班主任论坛”等,实施教师专业能力提质行动。

2014年9月,南城县本着“城乡统筹、就近组合、量质并举、特色发展”的原则,将若干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合在一起,组建成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有效整合了各校资源,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在实施名师培养引领行动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株良小学的廖雅妮老师是刚毕业两年的“新手”,在教学上时常遇到困惑。株良小学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校,集团内部的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犹如及时雨,解决了她专业之渴。县第一小学是该教育集团的牵头校,该校的省小学数学教学带头人余丽娜老师是廖雅妮的师傅,余丽娜毫无保留地对她进行业务指导,助她专业成长。“集团化办学和‘青蓝工程为我们创造了快速成长的机会。每一位师傅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精湛的教学技能、独特的人格魅力,都是我们新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可以说他们就是丰富的资源库,是为我们新教师指引航向的灯塔。”廖雅妮深有感触地说。

在实施名师培养引领行动方面,南城县各教育集团纷纷开展精彩学堂、求真课堂、高效课堂等主题研究及品质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既发挥了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又为教师之间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优化整合资源 推进优质均衡]

实施教师交流轮岗行动也是“教师队伍建设年”的重要举措。今年,南城县进一步深化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将优秀教师列为重点交流对象,鼓励教师由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张慧敏是南城县实验中学的美术教师,是县美术学科带头人,去年,她主动申请交流轮岗到凤凰中學。她克服了由县城到乡村教学的落差以及往返的不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因地制宜,带学生到田野里、溪流边观察野花野草小动物,指导他们写生;把在县城应用的“一师一优课”带来,与学校兼任美术教学的老师交流分享,进行专业引领……学生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老师也表示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

开展音体美等薄弱学科的“走教”是南城县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颇具新意的举措。鉴于乡镇小学普遍缺体育教师、乡镇中学普遍缺音乐美术教师的现状,南城县充分整合资源,根据就近原则,让乡镇小学的音乐美术教师到乡镇中学走教,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到乡镇小学走教。这样一来,不仅使音体美课程开齐开足开好,让学生享受到更专业和优质的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农村学生的核心素养。

刘雅清是万坊小学的音乐老师,去年开始,她到几里路之外的万坊中学进行走教。每天,她都骑着电动车,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校间穿梭。尽管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她仍很享受这种节奏。“走教对我来说其实不是负担,我喜欢音乐,喜欢跟不同年龄的学生交流。尤其是当看到初中的学生因为我的到来而劲头十足地学习音乐,他们的喜悦让我有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位年轻的老师对走教热情满满。

近年来,南城县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2013年以来先后开展了特色学校创建、集团化办学、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学校建设年、信息化建设提升年、教师队伍建设年等活动。“一年一主题”活动,循办学之规,汇学苑之意;“教师队伍建设年”聚教师之精、气、神,育学子之才、能、德。南城教育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根愈扎愈深,枝愈培愈壮,果愈结愈香!

猜你喜欢
南城县小奇教师队伍
南城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助推乡村振兴显成效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得到滑冰鞋
玩具总动员
看,我的石头
基于GIS平台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合理性修正
不同早稻新品种在南城县的展示表现差异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