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派对原来这样办
——《兰亭集序》

2018-12-04 05:10南妹妹
艺术启蒙 2018年11期
关键词:真迹兰亭集序雅集

文/南妹妹

《兰亭集序》是我国东晋文人王羲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它的诞生得益于中国文人史上一次知名的派对——兰亭雅集。由王羲之做东的盛大聚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行,有很多地位很高的“大V(重要人物)”到场。

王羲之当场仅用了324个字就完成了一份既详细又生动的“会议记录”,还顺便抒发了一番对人生与理想的感慨。那时的他应该不会想到,这份一挥而就的手稿上的书法,会成为至高无上的“山峰”,被一代代文人推崇、临摹,而其文章至今传诵不衰,是每一位中学生需要全文背诵的篇章。虽然“全文背诵”是件令人挠头的事,不过背这篇《兰亭集序》,真的值!

◎《兰亭集序》,[唐]冯承素(摹),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翻译一下?

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为了消灾祈福,我和我的朋友、弟子相会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客人都是有声望又有才气的,老人、少年欢聚于此。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还有那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亭子的左右。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这样酒杯就可以漂在水上,供客人取来喝。大家在水旁排列而坐,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让我们畅快淋漓地表达内心深处的感情。这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就能一览浩瀚的宇宙,俯身可以观察人世间满目的物类,放眼四望,舒展胸怀,视觉、听觉的享受已经到了极致,实在是太快乐了!

人与人之间陪伴、交往,时光飞逝,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有的人喜欢说话,于是在房间里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也有的人喜欢把感情寄托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上,特立独行,不羁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虽然寻找人生寄托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人好静,有的人好动,但当他们遇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时,就会感到无比得意、高兴、满足。那一瞬间,甚至会忘记人是会衰老,会死亡的。等到曾经热爱的东西已不再能激起兴趣,心情随当前的境况发生变化时,又不免生出无限感慨。曾经的那些欢欣已经成为历史,人们仍会因此而感叹,更何况人一生的长短取决于造化,最后自己所拥有一切都随着生命的终结而化为乌有,消失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古人说:“死和生,是件大事呀!”每每想到这里,怎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抒发这样的情志,我都感觉和现在自己的心境太符合了,所以总是会对着他们的文章嗟叹一番,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不真实的,把长寿与短命同等看待也是一种荒谬。我们的后人看待我们,其实也就像我们看待古人一样,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会变化,行事方式不同,但触动人们心弦的缘由总是相通的。后代的读者读到这本诗集时,也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吧!

写序干啥?

现代人的派对上,人们会享用甜品、美酒,会唱歌、玩游戏,但没想到的是,一千多年前古人的派对更加有趣。那时文人管自己的派对叫“雅集”,他们亲近自然、举杯畅饮、吟诗作赋,还会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画作品来鉴赏一番。岁岁年年人不同,但雅集上文人提笔挥洒的诗文已成为永恒的文化艺术财富。

《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曲水流觞”,是当时风靡一时的游戏。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喜欢玩,规则就是参加派对的人沿水流边席地而坐,把盛满酒的杯子放入水中,顺着水流漂到哪位宾客的手边,他就要在指定时间内根据“今日主题”赋诗一首,如果没有创作出来,就要罚酒三杯!

春风微拂,美酒在侧,宾客们在欢声笑语间就写出了厚厚一沓诗稿,于是派对上的客人决定将当天创作的诗汇编成诗集,请“东道主”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序,于是就有了《兰亭集序》。

◎《兰亭修禊图》局部,[明]文徵明,纸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集序》(冯承素摹本)局部

都是赝品?

距离传说中的派对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兰亭集序》依然以极高的曝光量出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事实上,《兰亭集序》的真迹早已不知去向,你看到的《兰亭集序》竟然没有一幅是王羲之的真迹,都是后人临摹的。

在这件事上,我们得感谢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王羲之的超级“粉丝”,在得到《兰亭集序》真迹之后,诏命当时所有的书法名家临摹,并且拿着这些精心临摹出来的书法作品赏赐给功臣。幸亏有了这些摹本,我们才能在千年后感受到汉文化雅集的风采。

我们看到的唐朝内府栩书官(专门临摹写字的小吏)冯承素摹写的《兰亭集序》是目前最接近真迹、最受推崇的版本。卷首有“神龙”两个字的小印,所以又被称为“神龙本”。不过,历史上还出现过另外三种有名的摹本,分别出自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之手。

◎ 虞世南摹本: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摹本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章,所以也叫“天历本”。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和原作有一些区别,但是颇具魏晋风韵。

◎ 褚遂良摹本 :唐朝大书法家褚遂良的摹本卷后有另一位大书法家米芾(f ú)题的诗,所以这个摹本也叫“米芾诗题本”。

◎ 欧阳询摹本:唐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石刻临摹本出土于河北定武,因此得名“定武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兰亭集序》不只能显示出中国行书高峰时期的字形结构、用笔和章法,不只有象征着“中和之美”的书法排列与布局,不只有优美的文辞和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辨……作为中国古代“最出名派对”的产物,它里面还蕴藏着中国文人的雅集文化。

也许今天的我们没办法像古人那样出口成章,但正如王羲之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动人们心弦的缘由总会相通。我们今天依然能够寻回与自然亲近的感觉,从而卸下心灵的包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猜你喜欢
真迹兰亭集序雅集
好玩不过雅集
第三回 文人气质一脉香
书画名人汇
雅集,一门“复古”的时尚社交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血泪史诗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绍兴风物志
画错的牌局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