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2018-12-04 09:19刘立王川
关键词:宗教文化全域旅游民族文化

刘立 王川

【摘 要】黔西南州作为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山地旅游大会的主战场,依附山地旅游这条主线创建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文化体验式旅游,是黔西南州在这场“山地旅游”品牌战役中出奇制胜的关键。兴义市作为黔西南州旅游发展核心区域,在全州旅游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掘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促进民族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实现“山地+民族”的旅游品牌升级,有利于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战略目标。

【Abstract】Southwest Guizhou Autonomous Prefecture is the main region that has successfully held three mountainous tourism congresses. Creating unique experiential tourism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culture depends on the mountainous tourism is the key of Southwest Guizhou Autonomous Prefecture to succeed in the competition of "mountainous tourism". Xingyi is the core reg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Guizhou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tourism pattern of the Prefecture.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cultur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culture, and realizing the upgrade of the tourism brand of "mountainous plus ethnics" are benefi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the "demonstration region of all-for-one tourism ".

【关键词】全域旅游 ;民族文化;宗教文化

【Keywords】all-for-one tourism; ethnic culture; religious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9-0031-04

1 引言

“全域旅游是指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时代的发展进步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赋予它更大的责任,传统景区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全域旅游是黔西南州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力,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业态、新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 民族宗教文化助力黔西南州“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

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经验来看,旅游发展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生态自然等四个方面。“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宗教自产生以后就与旅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黔西南州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于一般山地旅游产业而言黔西南州发展多元化的山地生态旅游更具优势,更能依附“山地旅游”这个大品牌开发“宗教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农业”等子品牌。

根据黔西南州实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子品牌将是黔西南州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旅游业的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的必然选择,黔西南州山地生态旅游文化应融入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多元品牌。黔西南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实践积累的独特民族文化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其信仰的宗教文化不仅铸就了盘江流域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民俗习惯的重要载体,还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持。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出奇制胜,把宗教旅游融入黔西南州旅游发展大局中全盘考虑,打造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这张王牌,助推全域旅游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以山地旅游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带动全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黔西南州重要的经济支柱。

3 兴义市民族宗教文化旅游發展的资源及潜力

3.1 原始宗教

兴义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民间宗教信仰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的长河里由于人类生产力落后以及认知能力有限,不足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自然或非自然现象,便在思想上加以神化以至于发展成为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少数民族多神信仰的宗教文化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备民族宗教形式的原始宗教,基于宗教信仰文化为灵魂而衍生出独具特色的祭祀节日、歌舞、服饰、建筑等实体形式。不言而喻,这些实体形式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依据,也构成了宗教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主体。

兴义境内有很多信仰原始宗教的传统村落景区(如:楼纳村、坡岗民族村、南龙古寨、纳灰村、堵德村等)其中产生了许多富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民族节日,苗族“四月八、吃新节”准备祭品祭祀祖先,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六月六”祭寨神、山神、树神、水神等,寓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这些宗教文化祭祀活动往往还伴随着歌舞等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非常值得挖掘。

3.2 外来宗教

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到黔西南州境内,在这样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标志,在兴义各处都设有寺庙、清真寺或天主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佛教以兴义万佛寺和兴义水晶寺为代表,天主教以兴义老城街天主堂为代表,伊斯兰教以下午屯清真寺为代表,基督教以兴义老城街基督教会为代表。其宗教建筑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并有其独特的结构和精美的造型、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中佛教节日比较多,其中重要的有佛诞节、佛成道节、盂兰盆节,佛教节日同时也是重要的佛事活动。基督教主要的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这些重要宗教节日不仅具有一定宗教文化价值,还具有独特的旅游开发价值。

3.3 开发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旅游优势

在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助推下兴义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新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得到了充分展示及肯定。当下对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推出宗教文化体验式旅游,与其说是“大众旅游时代”[2]下增强兴义市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次大胆尝试,不如说是在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更好发展兴义市旅游业选择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兴义市作为黔西南州首府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一城三景”的别致的自然景观以及多样的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占据了全州旅游资源的70%,拥有资源丰富、种类多、类型齐的特点,成为其旅游开发中的优势。

黔西南州两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筹备工作的完成加快了兴义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旅游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兴义旅游的新面貌,为兴义市旅游跨越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使兴义市旅游定位找到了精准的发展方向。不容置疑,近两年来兴义市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抓住贵州省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战略措施,丰富其山地旅游品牌内涵将是兴义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着力点。

4 兴义市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1 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

基础设施建设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旅游行业亦是如此。兴义市基础设施虽然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兴义市处于衔接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但相对而言其交通运输涵盖能力较低,游客从兴义市区到周边景点旅游的过程中就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交通不便、路况不佳、车辆过少、通信滞后、信息不畅等等,这些问题导致游客出行极度不便。其次,在部分旅游景区存在饮食不便、居住以及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虽然有过一系列改善,但是居住的卫生条件仍旧不佳。因而,兴义市有很大一部分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完全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游客游览心情,会使旅游品质大打折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兴义市旅游的发展。

4.2 旅游资源开发“浅”及资金投入不足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兴义市的旅游开发确实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也显露了许多旅游开发缺陷。其旅游开发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展现自身特色资源和利用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没有很好的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嵌入旅游开发中,没有系统、全面的开发出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旅游项目和产品。从兴义市当前的旅游开发情况来看,对旅游开发投入不足。没有投入,资源就无法转化成产品,进入不了市场,接待不了游客,资源优势就不能变成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兴义的许多高品质、有潜力的资源,就是因为投入不足,开发程度太低而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同一性质的产品。

4.3 市场体系不完善与旅游产品开发单一、老化

首先,兴义旅游业市场存在发育不完善、主体缺位或弱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市场运作机制发挥作用的功能减弱,资源不能有效的配置来实现要素的优化组合。其次,旅游商品开发滞后,开发旅游产品方式比较单一、老化,至今兴义没有开发出具备强大竞争力的旅游商品,自然就形成了旅游消费少的现象。最后,外地旅行社基本垄断了兴义旅游的大部分业务,限制了兴义旅游市场规模,控制了兴义旅游市场,本地旅游相关产业得不到带动,使本地旅行社存在一种畸形发展的状态。

4.4 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及缺乏旅游人才的建设

现有管理模式导致管理体制不合理,存在景区景点管理主体不同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地域限制、各谋其利、行业分割等不良的竞争,旅游企业没有形成合力,单打独斗导致实力有限,对外宣传推介滞后使得旅游发展环境不乐观。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少导致的人才匮乏也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旅游人才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名片,是别人了解你初步的资料,对于旅游而言人才就是向世人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最有效的中介,“丽江导游打人事件”时刻提醒我们,人才匮乏不仅是拉低了旅游的品质,低素质旅游人才更会成为毀灭旅游景点形象的一大杀手,所以要注重对旅游人才的培养。

5 兴义市民族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5.1 民族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

兴义市在推出山地旅游品牌之前,着力打造的旅游品牌是“世界锥状喀斯特旅游圣地”。然而,这一品牌始终没有形成产业,没能带动全市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兴义市旅游要想得到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尤其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旅游产业。

“民族文化真实、完整的展现,民族文化特征在其文化整体构建中的突出,才能达到旅游客体激发、吸引、满足旅游主体旅游的意愿需求,使旅游资源潜在之功能得以有效的释放,收到预期的效果。[3]”宗教文化亦是如此,宗教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对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乃至传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已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在游览不同山水的同时去感受和体验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和生活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如果宗教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高层次的设计和开发理念很容易流于舞台化和商业化。

文化之于旅游如水之于鱼那样重要,但旅游开发不能趋于盲目,只有开发适合兴义市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旅游,才能有效提升其旅游形象和品位。兴义市的宗教旅游处于开发初期,所以对其宗教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从多方面去考虑,使游客既能游览兴义市现有的生态旅游景点,又能回味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既要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品位又带热相关旅游产品,以此提高兴义旅游资源的产品竞争力。

5.2 旅游大数据建设及应用

旅游业的发展早已处于白热化阶段,“快旅慢游”的大众旅游时代早已开启,旅游不再是“有钱人”才可以消费的专属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老百姓可以获得假期旅游休闲的机会和空间,同时它的到来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供给端口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和旅游相关的行业提高服务质量、供给水平以适应大众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加快推进旅游大数据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把大数据应用作为发展旅游的基本引擎,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全市旅游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升。

5.3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精准扶贫

调整优化全州山地旅游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形成以兴义市为核心,“一圈两团”全域覆盖,南、北盘江两条水体山地旅游体验带共相发展的“1+1+2+2”全域山地旅游战略布局。这一政策性规划出台,无疑为兴义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下了一剂猛药,交通基础建设,是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是实现“快旅慢游”的重要条件,也是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生命通道。随着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建成使用,兴义的交通条件在逐步完善,在“快旅”节奏得以逐步实现的同时,要加快构建“慢游”体系,让更多的客人留下来。高速交通时代为构建“快旅慢游”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其核心是通过理念、产业、业态、格局、营销、服务六个方面的升级,实现旅游市场供给由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从浅层服务向深度服务转变。而“住”作为“慢游”的核心要素,是“慢游”链条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环[4]。

“旅游的魅力来自民族文化的精华,包括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别有风味的饮食文化、古朴优良的民风民俗、让人喜闻乐见的歌舞,使人感到新鲜而又亲切。”[5]。兴义市旅游发展要实现井喷式爆发,要让旅游成为扶贫的经济增长点,构建以“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的“漫游”体系十分重要。

5.4 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旅游人才培养

从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看,莫不是以体制改革为先,只有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形成兴义旅游发展的整体合力。必须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束缚,整合资源,大力培植龙头企业,走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的旅游发展道路[6]。

与此同时,现代旅游业竞争的高级形式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建设旅游强市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兴义市作为黔西南打造国际精品山地旅游的主战场,投资引进、培养专业较强、整体素质较高的专职旅游教育人才尤为重要。

5.5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客源市场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打造规模小、景点分散景区旅游品牌的一种经营模式,安顺黄果树、贞丰双乳峰等景区即是兴义市旅游发展的合作伙伴,又是兴义市旅游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兴义市旅游景点知名度、旅游市场和旅游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其他旅游景点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兴义市的旅游发展一直进行盲目的模仿和简单的重复,不能认识与周边同类旅游景点的竞争合作关系,不以特色的民族宗教文化来融合开发旅游产品,发展具有独特理念的旅游新市场,就会使兴义市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现代的旅游业发展为避免同行恶性竞争,在竞争中的合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所谓的在竞争中合作,不仅指的是兴义与其他旅游目的地之间相互弥补景点特色的合作关系,也适用于兴义市与其他各景点的旅游业中同行企业的战略联盟,旅行社、酒店、餐馆等行业之间相互沟通信息介绍客源。通过对市场区域了解、产品特色和档次等细化分工,在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并形成自己的旅游龙头产品,力求为前来观赏的游客提供服务品质高的旅游体验,这样才能使兴义市旅游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不断提高兴义市旅游业的魅力和竞争力。

6 结语

综上所述,黔西南的旅游发展要乘势而上抓住“全域旅游”模式这一机遇,加快推进宗教文化体验旅游与山地旅游资源融合,在打造多元化山地生态旅游中融入宗教文化旅游可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属于黔西南州独有的宗教文化体验式山地旅游品牌。激发旅游发展的活力,提升旅游服务的水平,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做好“山地+民族”传统元素现代表达,面向国际发展山地旅游,让全世界领略畅游山路之痛快,回味聆听民族歌曲之动人 。

【参考文献】

【1】蒋宝华,俞树彪.菩提树下任逍遥:浙江宗教文化旅游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克強.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N/OL].新华社,2016-03-17.(2016-03-17)[2018-8-7].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17/content_5054901.htm.

【3】史继忠.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思考[A].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 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C].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4】兴义市政府办公室.兴义市“快旅慢游”迎接大众旅游时代[EB/OL].http://rd.qxn.gov.cn/View/QxnInfo.1/179898.html,2017-01-18/2018-8-7.

【5】翁家烈.民族旅游的活力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弘扬[A].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编. 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C].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

【6】彭芳.兴义市旅游管理新模式——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

猜你喜欢
宗教文化全域旅游民族文化
人文视野下宗教文化对湄公河流域代表性民间舞蹈的影响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