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2018-12-04 11:17阮欢申毛毛
现代企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专业

阮欢 申毛毛

一、研究背景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比2017年多出25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包括鼓励毕业生创新创业。各大高校也纷纷推行教育改革,制定基于市场需求和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学生个人来讲,政府的政策、学校的做法都属于促进就业的外部因素,这些做法对于转变毕业生的就业理念、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和后续的职业发展更加取决于自身,许多毕业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抗压能力不足, 就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足。而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的定位自我,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做好基础。而且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认识现状分析

(一)调查样本概况

本研究样本通过专业的调查网站——问卷星,选取了西安市的西安思源学院等13所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进行匿名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实际回收350份,有效问卷3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57%。参与调查的男生占26.81%,女生占73.19%,在专业类别上,理科生占15.14%,文科生占79.5%,其他占到5.36%。这两项结果跟我们调查的高校大多是文科院校相关。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现状调研

参与调查学生的年级分布是大一141人,大二54人,大三99人,大四23人。其中24.29%的学生接受过职业生涯指导课程,75.71%的学生尚未接受过相关培训学习。只有13%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重视该课程,目前的授课方式以理论课为主,这一选项人数达到了69%。课程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和提交职业生涯规划书两种形式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8.8%和31.86%。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内容满意度的调查中,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到12%,比较满意的学生占到17%,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到47%和24%。在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这一选项上,38.8%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55.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三)学生期望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情况

55.84%的学生非常愿意接受学校和其他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42.59%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强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最合适的开课阶段这一题目上,54.89%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大二各开设一部分,在最合适的教学方式上(多选题),企业需求调研活动及分享、案例教學、校外嘉宾(公司HR、优秀校友等)这三种形式排在前三名,所占比例分别为:62.78%,60.25%、53.31%。

(四)大学生对就业形式的认识情况

80.76%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对于未来就业前景,35.65%的学生表示比较有信心,45.43%的学生表现出迷茫,11.99%的学生表示很担忧。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调查中,51.1%的学生认为是竞争过于激烈,11.36%的学生认为就业岗位过少,35.02%的学生认为是自身不足的原因。在选择就业时,大学生考虑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发展空间、工作稳定性和薪酬水平。为了应对就业难的问题,37.22%的学生期望学校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1.77%的学生希望学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18.61%的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就业指导。

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一)学生个人层面

1.加强专业课程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联系还不够紧密,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学生在校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扎实理论基础。同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中熟练掌握实践环节的操作流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客观评价自己,做好准确的职业定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能结合自己的性格特征,利用一些性格测试量表、职业兴趣量表帮助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结合自己的优缺点,深入分析自己面临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因素,大致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做出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把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专业讲座,与老师、导员定期交流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再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做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在校大学生应该利用学校和社会其他组织机构搭建的各种实践平台,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行业专业竞赛等,在实践中提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等。在校大学生是最年轻最具活力最有想法的群体,高校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因此在校大学生可以实时关注行业动态捕捉创业机会,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与职场成功人士创业人才面对面沟通交流,参加校内外创业专题培训班等形式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4.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近几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竞争相当激烈,在校大学生应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想清楚自己毕业之后打算从事何种职业,这样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才会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要了解国家的行业政策及其变化,清楚当前行业人才市场的供需情况,明确理想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等。

(二)学校层面

1.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要培养既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 的人才,高校需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职业素养作为对人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招聘中非常看重应聘者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合作意识、专业素质、职业态度等等,良好的职业素养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当中不断重复,反复加强的。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除了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外,还应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尽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尽早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新生的专业教育一般按专业进行,讲解人员可以是本校专业教师,专业带头人,还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方面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专业现状和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就业前景的认识。另外一方面将职业教育目标与学生的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强专业与职业联系的认识。新生通过专业教育之后明白在校期间要学习哪些相关课程,要考取哪些职业资格证书,职业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何种能力,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这些能力等等,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3.全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从入校开始,就要制定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循序渐进地开展和实施,使职业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大学。大一是职业生涯的探索期,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是职业生涯定向期,高校要利用一些科学的测评软件帮助学生深入探索自我,形成准确的自我定位。大三是职业生涯提升期,着重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细化到学生个人。针对毕业就业的,考研的、出国的不同选择的学生予以分类指导,做好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准备工作。大四是职业生涯定型期,在实习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习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并进行相应的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准备指导。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与丰富的实践教育相结合,如行业某岗位的薪酬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再如高校可以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让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事业单位对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有助于做好充分就业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及时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契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基于市场需求和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树立高校的品牌效应,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誉。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