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5-2015年50-59岁人群体质动态变化研究

2018-12-05 07:28邢晓蕊梅佳顺何玉秀
运动精品 2018年6期
关键词:总分体质人群

张 赛 邢晓蕊 梅佳顺 何玉秀



河北省2005-2015年50-59岁人群体质动态变化研究

张 赛 邢晓蕊 梅佳顺 何玉秀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充分了解河北省2005-2015年50-59岁人群体质变化状况,为提出更准确的意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将河北省2005-2015年内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筛选出50-59岁年龄段人群并以5岁为一组分为两组,将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男女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虽然都在超重范围内,但女性趋于正常化而男性更趋于肥胖化,且近五年相对更为明显;(2)除55-59岁男性安静脉搏及握力数据呈先下降后上升特点外,其余群体安静脉搏及握力数据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无明显规律性;(3)除50-54岁女性柔韧素质呈先下降后上升特点外,其余群体数据呈上升趋势;(4)除50-54岁女性闭眼单脚站立时数据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年龄段数据呈先升高后下降特点;(5)除50-54岁女性反应时数据呈先升高后下降特点,其余群体数据呈下降趋势。河北50-59岁人群多处于超重状态,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注意腹部内脏脂肪堆积,从2005-2015年,身体的心肺功能与各项素质均没有逐渐提高,甚至多项指标不及以前,需提高对体质的重视度。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国民体质;运动

国民体质状况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更是综合国力水平的体现[1]。然而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结构的逆向攀升,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2]。河北省于上世纪正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二十世纪来,河北省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这给养老、医疗以及服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50-59岁人群是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该阶段人体形态、身体机能及素质状况会随着机体衰老的开始而发生变化,其体质健康水平对老年生活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表1 国民体质监测有效统计样本量(单位:人)

50-54岁55-59岁 男性女性男性女性 2005年108411669901034 2010年1083113610801049 2015年1050107110031106

以2005、2010、2015年三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年龄为50-59岁公民数据为样本,每5岁为一组(见表1)。

1.2 统计指标的选取

身体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三褶厚度(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身体机能指标包括安静脉搏、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包括握力、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和坐位体前屈。以及作为派生指标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评价总分。

1.3 研究方法

对所有符合要求的数据,用Excel及SPSS17.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影响因素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50-54岁人群体质变化特征

50-54岁男性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代表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BMI、三围、三褶厚度数据以及代表柔韧素质的体前屈数据达到最高水平;代表身体机能的安静脉搏、肺活量以及代表力量平衡素质的握力、闭眼单脚站立数据持续下降;代表灵敏素质的反应时数据先升高后下降。

50-54岁女性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代表身体形态的身高、腰围数据及代表身体机能的肺活量数据均达到最高水平;代表身体形态的BMI、腹部皮褶厚度数据及代表身体机能的安静脉搏数据及代表力量灵敏素质的握力、反应时数据持续下降;代表身体形态的体重、臀围、胸围、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数据及代表平衡素质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数据先上升后下降,代表柔韧素质的体前屈数据先下降后上升(见图1)。

图1 河北省50-54岁男女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变化趋势

2.2 55-59岁人群体质变化特征

55-59岁男性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代表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三围、上臂皮褶厚度、BMI及代表柔韧素质的体前屈数据均达到最高水平;代表灵敏素质的反应时数据持续下降;代表身体形态的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及代表身体机能的肺活量及安静脉搏数据先下降后上升;代表力量平衡素质的握力、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数据先上升后下降。

55-59岁女性在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中,代表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皮褶厚度及代表柔韧素质的体前屈数据均达到最高水平;代表代表身体形态的胸围及代表平衡素质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数据先上升后下降(见图2)。

图2 河北省55-59岁男女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变化趋势

2.3 50-59岁人群评价总分变化特征

2.3.1 评价标准

将数据中50-59岁人群体质总分按要求划分如表2。

表2 综合评级标准

等级成绩 一级(优秀)>26分 二级(良好)24-26分 三级(合格)18-23分 四级(不合格)<18分

2.3.2 总分变化结果

50-54岁人群体质总分从2005年开始逐渐下降,且男性下降程度高于女性;55-59岁女性体质总分从2005年开始逐渐降低,男性体质总分呈先升高后下降的特点。(见图3)

图3 河北省50-59岁男女国民体质总分变化趋势(单位:分)

3 讨论

对比男女身体形态变化规律可发现,男性身高、体重、BMI及相关形态指标的从整体上看均呈上升趋势,女性除身高、腰围呈上升趋势,腹部皮褶厚度呈下降趋势外,其它形态指标无明显变化规律。50-59岁人群的平均身高越来越高,这与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膳食条件、营养搭配均衡合理,促使机体骨骼发育更为完善及成年后对身体的保养程度密切相关[4]。体重与身高虽然成正相关关系,但是从BMI数据中发现,体重增加的程度要大于身高增加的程度。虽然在本次BMI数据结果均为超重阶段,但男性越发趋于肥胖,女性越发趋于正常。肥胖除了会使个体外观看起来臃肿不雅,行动迟缓不便外,还会诱导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产生,例如高血压、心脏病、2型糖尿病等[5]。其中食物的多样性的增加易使个体能量摄入过剩,打牌、下棋、钓鱼等静态活动为主的娱乐方式和易沾染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男性相对更易罹患肥胖[6-7]。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身高也呈逐年增高趋势。但女性作为家庭劳作的主力,繁重家务的重担在更偏重女性的同时,加大了女性的能量消耗,从而在一方面抑制脂肪堆积,降低了肥胖发生的概率;另外女性多以广场舞、秧歌、健步走等动态活动为主的娱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控制肥胖的产生[8]。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女性BMI数据变化趋势可观,但是从腰围与腹部皮褶厚度变化趋势来看,提示女性可能有向心性肥胖发展的趋势。有研究表明,腹部内脏脂肪堆积与皮下脂肪堆积相比,能够对机体构成更为严重的健康危害[9]。针对减少腹部内脏脂肪的对策除注意饮食控制和加强一般的娱乐活动外,也可配合高强度间歇运动等。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减少腹部内脏脂肪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10]。

生理机能可反映出人的整体以及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脉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一般会随着寒冷、运动或者疾病等刺激因素的出现而增加,而在安静状态下往往体质越好,脉搏越缓慢有力[11]。而肺活量可代表呼吸功能的状态,肺活量一般随衰老程度的增加而下降[1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除55-59岁男性群体外其它各年龄段人群心脏功能逐渐提升;除50-54岁女性群体呼吸功能逐渐提升外其它各年龄段人群变化趋势不容乐观外。心肺功能作为代表人体生理机能的两项重要评价指标,应该协同发展,其中任何一项的不足都会导致体制短板效应。从本次结果中发现,只有50-54岁女性群体在三次体质测试中心肺功能均持续升高。而男性可能在身体超重越加明显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以及55-59岁女性可能面临更年期等多因素的影响下,没能达到心肺功能协同发展的目的。另外,2000-2015年河北省50-59岁人群可能对自身健康状态关注度不高也没有形成一个日益完善的运动规律。结合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状态,这可能会给我国医疗以及养老带来更多的压力。

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体前屈成绩可以代表人体柔韧素质,评定人体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能。除50-54岁女性外,各群体柔韧性持续提升,说明其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与弹性趋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衰老的进程。而50-54岁女性柔韧素质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腹围的迅速增长所致,所以在注意加强提升柔韧素质的同时也要注意腹部内脏脂肪堆积对机体带来疾病。

握力作为力量素质指标,可代表机体肌肉瘦体重水平。从整体上看50-59岁人群均存在力量素质逐渐下降的趋势。对于50岁以上人群来说,瘦体重的减少被视为是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13]。肌肉力量下降以及本体感受能力下降可能是由于体成分的改变及维持身体平衡相关的神经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另一方面,也不难否定50-59岁人群体力活动量不如以前,进而导致肌肉量下降。而作为提高人体肌肉含量的锻炼方式,适量的抗阻运动可以加入该年龄段人群的生活当中。

闭眼单脚站立时可以反映机体平衡素质。同力量素质趋势相同,虽然2005-2010年大部分群体平衡素质有小幅度提高,但仍不及2010-2015年下降的幅度。平衡素质下降会加大机体摔倒受伤的风险[14]。由于50岁之后人体各项机能逐步衰退,摔倒后机体康复时间漫长,同时也会因体力活动下降等加快身体肌肉的流失,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平衡素质练习不容忽视。

反应时可以反映机体灵敏素质,反应时越长,机体灵敏素质越差。从结果中可以分析出该年龄段人群从2005-2015年整体上灵敏素质呈上升趋势,在众多身体素质中趋势变化最为乐观,应当加以维持。

男性体质总分高于女性,其中50-54岁男女体质总分差越来越小,55-59岁男女体质总分差越来越大。所有均值处于“合格”阶段。除55-59岁男性从2005年-2010年体质总分持续上升外,其余群体均呈下降趋势。体质总分能够代表身体的综合健康状况,这就提示我在关注老年健康的同时,也要将提高50-59岁群体体质状况作为我们的目标。

4 结论

河北50-59岁人群多处于超重状态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要注意腹部内脏脂肪堆积,且从2005-2015年其身体的心肺功能与各项素质均没有逐渐提高的规律,甚至好多指标不及以前,应多加强对体质重视程度。

5 总结与建议

肥胖症或身体素质下降均会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结合目前中国人均寿命动态变化趋势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若在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的背景下提高人均寿命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是不现实的。综合三次国民体质数据,提高河北省50-59岁年龄段人的身体素质潜力很大。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作息规律、增强身体保健意识、注重娱乐的多样性等方面入手,纠正不良个人习惯,改善机体机能,使身体各项素质均衡发展且形态趋于正常,才能促使人们身体更加健康,向“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更进一步。

[1] 王莉,胡精超.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各省国民体质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2):5-11.

[2] 王录仓,武荣伟,李巍.中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时空格局[J].地理学报,2017,72(6):1001-1016.

[3] 韩召华.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4] 陈开旭,王为兰,张富春,等.人类身高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遗传,2015,37(8):741-755.

[5] Saltiel A R, Olefsky J M. Inflammatory mechanisms linking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7, 127(1):1-4.

[6] 张译元.中日两国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状况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7] 陈霄雯,陈昊,施莉莉,等.农村社区老年男性吸烟人群尼古丁依赖程度与认知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2):178-183.

[8] Sa S E, Kim W H, Jo K K, et al. Comparis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Life according to Health and Obesity Level[J].2017,15(4):477-488.

[9] Woldemariam M M, Evans K D, Butwin A N, et al.Measuring Abdominal Visceral Fat Thickness With Sonography: A Methodologic Approach[J].Journal of Diagnostic Medical Sonography,2018(2).

[10] Maillard F, Pereira B, Boisseau N. Effect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Total, Abdominal and Visceral Fat Mass: A Meta-Analysis[J].Sports Medicine, 2017(8):1-20.

[11]王安然,杨益民,杨琳,等.不同类型运动员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及参数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27-31.

[12]王峰.陕西省养老机构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功能指标的灰色预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454-6456.

[13] 董仁卫.老年人群骨骼肌肌力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三大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

[14]张美珍,杨锋,白怡椿.老年人人体测量学参数与滑动摔倒危险性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55- 60.

On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Physique Level of the Crowd Aged 50-59 in Hebei from 2005 to 2015

ZHANG Sai, etal.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Hebei, China)

张赛(1994—),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总分体质人群
中医“体质”回答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