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能源汽车底盘设计方向

2018-12-05 03:21陈斌强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汽车底盘底盘子系统

陈斌强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362000)

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能源的使用上和传统汽车有所不同,传统汽车基本上使用的是柴油和汽油,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是可再生环保能源,比如太阳能、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等。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汽车。根据电动汽车动力使用能源的种类不同,可将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燃料电动汽车以及电池储能电动汽车[2]。

2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

2.1 沿用传统汽车的底盘设计平台

在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沿用传统汽车底盘的设计框架,如底盘车架、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在其他细节处再进行改进微调,如前后轴荷分配、前后制动力分配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研发经费,而且还可以减短研发时间。

2.2 取消传统燃油动力发动机

由于传统的汽车动力总成将会被新型的动力系统所取代,即发动机+变速器+缓速器的动力总成变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动力总成[3]。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需要在传统汽车底盘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增加电动转向助力油泵、电动空气压缩机等,以适应动力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及空气悬架等相关子系统的动力源需求。与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相比,新型的动力系统变化比较大,需要科学的调整管路、线束等相关零件,当各个子系统中的零部件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根据底盘整体的布置情况进行校核,从而改进支架、悬置系统的强度,并降低噪声。

2.3 做好底盘的调教

由于底盘的设计中对于子系统的设计使用了新的方案,汽车整体的布局也发生了改变,这样就改变了车辆的前后轴负荷情况及质心位置等,须对新能源汽车的底盘的实际情况要做好相应的分析以及调整。通过对汽车质量的提高以及超负荷的重新计算,使得汽车的悬架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安全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否则的话,就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并对汽车的悬架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4]。

3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特点以及应用

创新设计,就是说在现有的基础之前是没有这种的案例可以进行参考以及采纳。对于从最开始的设计理念到最后的汽车底盘系统的运用来说,使用创新型的设计会比传统的汽车设计更加的完善。虽然创新的难度较大、花费高、时长长且缺少相关的汽车设计平台以及零件,但是设计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底盘在各方面性能上较为完善。例如滑板式新能源汽车在底盘上提出了新型的设计理念,彻底的颠覆了传统汽车的设计理念与模式、它的设计的核心内容为铝制的滑板。它的结构包含了汽车的所有系统设计,比如智能储能系统、推进系统以及制动系统等。除此之外,在设计中还运用到了有线操控技术,从而使底盘的子系统不再使用传统的设计以及制造方式。滑板式新能源汽车在底盘的设计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提高了汽车整体的自由度,在具备平面式的底盘以及车身的情况下,为车身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极大程度上的简化了汽车设计的整体流程,且使汽车的重心非常的低,提高了汽车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新能源汽车整体的布置难度,增大了汽车内部的利用空间。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完善,新能源汽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且接受。但新能源汽车的部分子系统设计中仍然会采用传统的汽车底盘系统设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功能有所影响。因此,作为新能源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位,底盘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更多的改进[5]。

[1]王宏起,汪英华,武建龙,等.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基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04):81-94.

[2]王颖,李英.基于感知风险和涉人程度的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32(05):863-872.

[3]郭随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评价——基于政策文本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12):114-119.

[4]张晓宇,赵海斌,周小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1(02):60-66.

[5]谷林洲,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及其优化策略[J].技术经济,2016,35(01):16-21.

猜你喜欢
汽车底盘底盘子系统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EASY-EV通用底盘模态试验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两座短轴距汽车底盘设计和调校特点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基于子系统级别法的车门下垂调整设计仿真分析
浅谈中职学校新型模块化机房建设
依维柯New Daily底盘改装房车中国首秀
汽车底盘测功机选购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