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主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05 08:00刘友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本教学法内容

刘友明

伴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采取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主题教学法的应用便是多种创新教学手法中效果最显著的教学方法.主题教学法就是将课堂知识和相关类型的试题进行系统的模块划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以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熟练掌握.

一、主题教学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熟练的掌握,为今后成绩的提升夯实基础.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知识体系建立法已经被主题教学法所替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主题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还会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题目进行分类和总结,进而促进学生多方位的发展.

例如,在高中数学关于《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将课堂教学主题“掌握和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以及简单的变形公式”写在黑板上,进而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对课本内容进行快速预习.其次,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后,将三角函数当中的重点知识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将知识内容进行吸收和掌握.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课堂知识进行解答的过程当中将内容掌握.教师则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习题进行讲解,进而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主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数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还能够让学生将之前掌握的内容与当前学习的内容进行相互认证和联系,使学科知识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成绩的稳步提升.而主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便能够让学生在明确教学主题的任务驱动下对章节内容进行快速预习,再从当前学科的知识特点当中找出与之前学过的知识模块之间产生联想,进而将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对课本知识内容整体上的理解.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关于《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将课堂教学主题“圆锥曲线”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快速预习;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本内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夯实基础,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接下来,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再次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和反思,并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发散自己的思维将之前解题思路应用到当前的学科学习当中,降低知识难度系数;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将之前的知识内容与现在的知识进行联系,提高对数学课本整体上的理解.

三、主题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答题技巧

学生对于数学成绩的提升比较相信“题海战术”,以为只有对知识进行大量习题的练习才能够彻底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的,大量的习题练习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这样做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的.因为学生在大量做题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抵疲倦的心理從而导致学习质量下降.而主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当中应用,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和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关于《推理与证明》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主题进行快速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将其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其次,教师通过案例向学生对知识理论进行讲解和说明,并指导学生将预习的成果与教师的讲解进行相互认证,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学生在针对性的练习之中总结出相应的答题技巧,培养相应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让学生利用主题教学法在课下进行相关知识的模块复习,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理解能力.

高中数学成绩的提升与学生对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掌握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学习当中,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本教学法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主要内容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