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县级文化馆在新形势的创新发展

2018-12-05 07:58夏俊
速读·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馆文艺群众

夏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带来了多元交汇,新型城镇化促进了城乡融合,互联网普及释放了个性自由,使作为传统文化、主流文化阵地的县级文化馆的功能和地位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是固守既有模式、一成不变,还是顺势而为,与时共进,亦或在传统性和开放性之间选择融合发展的途径,值得业内认真研究、思考。

近期,中央发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强调“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同时就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措施。这为我们县级群众文化工作者理清了思路,为县级文化馆如何创新指明了方向。

目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文化馆大都存在“三老”现象,即人员老化。馆里的业务骨干大多是八、九十年代走上工作岗位,工龄二、三十年,精力不济,冲劲不足;二是知识老化。对传统的书画、戏曲、老歌等文艺形式比较认同,对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类别了解不够,学习不透,吸收不快,公共产品服务中面对90后的产品严重匮乏;三是机制僵化。长期以来,由于文化馆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政府财政成为支撑馆务活动的唯一来源,上级给钱就服务,没钱就少服务或不服务的状况相当严重,甚至数年内拿不出一件叫得响的原创作品,在整个区域的文化事业发展中面临“边缘化”的尴尬局面。这些“三化”现象,与国家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形势不相符,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开放多元的文化消费需求不相符,与地方政府提供的一流硬件设施不相符,必须以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紧迫感,以“有为有才有位”的上进心实行改革创新,融入到新一轮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去。

一、体现县级群众文化的公共属性,编织全覆盖服务网络

县级文化馆是全县群众文化的阵地,承担着区域性文艺骨干的培养、训练和优秀作品创作引导与展示(览)任务。前些年,由于乡镇体制改革,基层文化人员、场所、经费三不落实,导致有名无实,活动开展的多少大多取决于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县级文化馆缺乏延伸、传递的网络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处于“孤岛”状态,从现在起要着力推进基层文化站的“三定”工作,即定场所、定人员、定经费。制定与中央、省市“十三五”规划相衔接的县级公共文化发展计划,从人才梯度化、节目精品化、服务系列化入手,明确工作目标,分解阶段任务,细化相关责任,特别是要将基层文化工红作的好坏纳入园区、乡镇、社区年度考核范围,做到思想上位置、工作上有抓手、评价上有依据,可定义、可量化、可追溯,除8个乡镇、2个办事处恢复文化站功能之外,像5000人以上的大型社区也应争取公共文化场所和群众文化广场的配置,以新北花园、浦西小區等为示范点,以群众文化兴趣小组为支撑,构建市乡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服务网络。

二、注重地方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弘扬,打好“个性”牌

每个地方都沉淀着具有当地显著特色的文化资源,或体现为非遗形态,或体现 为民间歌舞、戏曲方式,让这些资源通过挖掘、整理、改造、创新转化为本地群众可观、可听、可品的文化公共产品,是县级文化馆难以回避的职责。

近年来,仪征市文化馆与主管部门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利用全市搜集、整理出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3项省级32项市级项目,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开辟非遗展览馆,从民间传说、工艺制作、地方美食、中医传承等多个板块,对历史非遗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为广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提供一个直观了解地方优秀文化的窗口。

另一方面,我们对民间文艺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一是政府支持,自愿发起,组建了民间艺人协会,8个乡镇、2个办事处实行了全覆盖,通过农村文艺集中汇演和民间文艺节日巡回演出,鼓励基层交流。先后挖掘出了新城大鼓、月塘膛叉舞、新集跑驴、大仪民歌、胥浦农歌、肖山号子等一系列传统节目,推上了舞台,获得了省市有关奖项;二是以“月月喜相逢”和“幸福大家唱”两大广场群众文化品牌为依托,由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和城建局共同主办,相关部门和乡镇承办,分别在城区、乡村组织民间文艺骨干,围绕节庆和普法、环保、生态等主题,分解、落实每月演出计划,从2004年到如今上述活动已持续50余场,观众人次超过15万。

为集中展现仪征个性化的地方文化,全市每年4月和5月都要以苏中唯一全国名茶之乡和全国最大芍药栽培基地为支撑,举办“绿杨春早茶文化节”和“中国芍药节”,藉此原创了“绿杨茶歌”、茶道表演和“芍药颂”、“天上人间枣林湾”等系列契合花语茶香文化主题的原创节目,以及万人品茶等活动,既有效提升了仪征茶和芍药文化的品牌影响,又充分体现了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服务宗旨,活跃了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

实践证明,这些根植于本土,挖掘于民间的公共文化资源经过包装、提炼、展演,最贴近地气,最聚合人气,也最具发展空间。

三、以开放、包容心态,鼓励群众文化的创新,与互联网时代同频共振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对时空界限的突破,形式丰富自由多元的网络文化目前正大行其道,以小众、自发组成的各种新生代原创文艺小团队蓬勃兴起,县级文化馆面对上述潮流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包容正视的态度,支持新型业态的发展。一是将网络文艺爱好者纳入服务对象行列,从职称评定、作品申报、文艺展演等多方面予以关注,每年在评选地方优秀文艺作品奖时,对网络音乐、网络戏曲、网络剧本、网络影视等单独列项;二是积极鼓励成立网络文艺工作者协会,参照民间艺人协会、音舞协会等格局,在专业培训、场馆提供、跨界交流等方面热情支持,与传统文化形态一视同仁;三是与周边地区接轨,利用枣林湾生态园或城南老工业区古旧厂房,设立永久性乡村音乐艺术表演基地和文化创意园,举办一年一度现代原创艺术节,与绿杨春早茶文化节、中国芍药节等有机结合起来,以现代时尚手法呈现传统农耕文明的精华;四是开展与上海大众等落驻境内的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以及江扬天乐湖旅游区的合作,整合规划汽车文化和养生养老文化园区,策划首届汽车文化节和养生节,将现代消费时尚与本地优势产业有机嫁接起来,让文化元素嵌入地方经济之中,同时地方经济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在更大、更广层面上谋求双赢、多赢。

猜你喜欢
文化馆文艺群众
1942,文艺之春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