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解放了的中国》
——新中国初期纪录电影的运作实践与国家认同

2018-12-06 08:39徐文明
电影新作 2018年4期
关键词:胜利

徐文明 杨 曦

《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解放了的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起广泛关注的纪录片。两部作品均历时一年摄制完成,并于1950年10月、12月先后公映。它们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中外合作拍片的产物,而且从拍摄、制作到宣传、放映等诸多环节都举全国之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中苏合作的电影制片实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在斯大林的提议下,中苏合作拍摄五彩文献纪录片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践。这对于头绪纷繁、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社会主义电影文化事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对苏联来讲,这亦是其协助社会主义新兴国家拍摄革命电影的系列规划与战略之一:“1946年苏联制作《保加利亚》《在北朝鲜》,1948年摄制《波兰》《新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匈牙利》,1949年制作彩色片《新捷克》,1950年完成三部彩色片,两部关于中国,另一部关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的诚意相助,为新中国政府提供了文化宣传、树立国际形象的一个契机。党中央对中苏合拍文献纪录片高度重视,并由时任电影局局长袁牧之亲自主持、统筹电影拍摄工作。

苏联派遣了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的编导列昂尼德·瓦尔拉莫夫和莫斯科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他们分别率领各自的摄影队,于开国大典前一天赶到北京,次日起就开始紧张拍摄。瓦尔拉莫夫和格拉西莫夫是拥有丰富经验的电影大师,与苏方人员“量级”相匹配的是,我国派出了以刘少奇为总指挥,刘白羽为文学顾问,黄镇为军事顾问,以及吴本立、徐肖冰、李涛、郝玉生、李华、徐来、李秉忠、叶惠等人组成的强大创作阵容。

《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的创意、拍摄、制作均经过精心设计。中苏摄制组成员拍摄了开国大典、中国壮美江山、解放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大量镜头。此外,影片使用了延安电影团拍摄的部分珍贵历史文献镜头。为了实现理想的艺术效果,《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两片中不少镜头还采用补拍方式。经两国领袖同意,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所有的战争场面都真枪实弹地重新进行排演,“一草一木皆布置得跟战时一般”,耗费的摄制成本高达五百多万,这在建国初期无疑是一笔巨款。中方的总导演吴本立谈及此事,直言“这个花钱花得我竟然流眼泪了”。为拍摄两部影片投入如此高额的资金,足见党中央对于两部纪录片的重视程度。此项浩大的电影拍摄工程,不仅是一次文艺创作,更是一项举全国之力的重大任务。在拍摄《解放了的中国》时,中央军委调动各大野战军区全力配合,“按照苏联电影专家瓦尔拉莫夫制定的拍摄提纲,补拍了辽沈、平津、淮海、渡江四大战役。中方的助理导演吴本立此前已经拍成了黑白片《百万雄师下江南》,又跟着苏联专家补拍了一遍彩色的‘渡江’。苏联专家还精心设计和重拍了红旗插上南京总统府的著名的长镜头。”此外,北平解放的入城仪式也进行了重新排演,“傅作义的军队把位置和平地让给人民解放军,战士们威风凛凛地亮开刺刀站在哨位上,苏联导演要求把刺刀照出来。从开拍到完毕耗了两个小时……男男女女的各种欢乐都被摄入胶片,十分动人。”影片在中国的拍摄结束后,所有素材被送往制作条件更优越的莫斯科进行后期制作。

两部影片的拍摄虽然是同步开展的,但最后的成品却并不雷同。瓦尔拉莫夫等人编导的《中国人民的胜利》以解放战争为主线,格拉西莫夫等人导演的《解放了的中国》以后方建设为主线。前者介绍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抗争,结束百年屈辱并最终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征程。后者则主要侧重现实生活,回顾建国以来人民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描述了一派充满希望和欢乐的生活图景。在两部纪录片的镜头中,中华民族的革命历程如史诗般浩荡铺开,辽阔疆域的风土人情被直观地一一展现,新中国伟大的国家形象在电影里被直观地树立起来,“国家形象不仅包括山川河流、人物建筑等具象因素,更主要的是包括‘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因素”,两部作品将国家形象的具象因素与核心思想进行了成功呈现,展现出一个江山秀丽、物产丰饶、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中国。生动感人的影像加上极富激情的旁白解说,为两部作品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成功实现了合拍电影再现中国革命历史、宣传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

《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凝聚了两个大国的心血,是中苏合作与友谊的结晶。影片完成后,斯大林和新中国领导在第一时间便组织人员进行观看。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领袖在电影局放映室亲自观看《中国人民的胜利》。影片不仅得到了领袖的首肯,并且获得了大规模宣传的礼遇。《中国人民的胜利》作为建国一周年的献礼之作定于1950年10月1日在全国公映,中共中央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下达通知,号召全国各省市委、各军区组织观众观看这一“富有教育意义及鼓动力量的好影片”,同时“中苏合拍的另一部五彩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在中央审查后不久亦将公演,亦望加以同样的宣传”。此外,中央特意为两部影片分别召开了摄制完成庆祝会。在《解放了的中国》庆祝会上,周恩来发表讲话并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亲自授予导演格拉西莫夫以奖状,副主席宋庆龄、外交大使罗申也亲临现场。对于两部电影来说,这乃是史无前例的殊荣,而最高规格的庆祝仪式则进一步削弱了它们作为电影的娱乐性,增添了更多严肃且神圣的光彩。除了领袖首肯之外,沈雁冰、袁牧之、夏衍等文艺界领导也先后发表讲话或推介文章,如1950年9月30日的《文汇报》同时刊载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庆贺《中国人民的胜利》完成的讲话,以及电影局局长袁牧之《向苏联电影工作同志们学习》的讲话。《大众电影》杂志1950年第8期出版了《中国人民的胜利》特刊,刊登了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化局局长夏衍写作的《推荐中国人民的胜利》一文。国内主流媒体对影片的大力宣传,有力地为影片上映造势。两部纪录电影优异的先天条件,加上各界的重视,使《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解放了的中国》“未映先热”,一再展现出获得巨大成功的潜质。

二、电影放映层层深入,全国掀起观影热潮

1950年国庆期间,经过精心安排后,被冠以“五彩文献巨片”之名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在北京、天津、张家口、沈阳、哈尔滨、大连、上海、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重庆、西安、迪化十五个城市首批上映,同年12月30日,《解放了的中国》也在十五大城市公映。两部影片在十五个城市完成首轮放映后又在全国其他地区进行了广泛放映。

1.第一轮统一排映、密集式大规模宣发

北京、天津、张家口、沈阳、哈尔滨、大连、上海、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重庆、西安、迪化十五个城市能够入选首轮放映阵容绝非偶然。早在1949年12月,中央电影局就在沈阳、北京、上海、汉口、重庆和兰州分别设置六个大行政区影片经理公司,即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区公司,实行统一管理。上述十五个城市的影院设施较为系统完善,全面包括了整个国家六大行政区域的主要城市,而且上述城市均与影片展现的内容直接相关,它们由此构成两部纪录电影的首轮放映阵容。

为了最广泛地宣传和推广影片,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即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前身)及各区域经理公司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方法。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为各区域提供了统一设计的广告样本和充足的宣传材料。各区域经理公司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密集式的大规模宣发策略,形成了火热的宣传推广局面。

华东区域的发行宣传以上海最为突出,上海国际、大上海、沪光、美琪、大光明影剧院等一流影院均入选“光荣献映”行列。《中国人民的胜利》在上海从1950年10月1日连映至11月15日。紧接着,《解放了的中国》发布了预售信息,截至12月30日该片在全国上映之时,上海数家电影院的定票观众数量总计已逾16万人,包场达19场。

为了减轻观众的购票负担,负责影片华东发行的华东影片经理公司制定了详细优待办法,同时财政部专门通令免征两部纪录片的娱乐税,票价非常低廉亲民:《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放映期间,优待包场观众,票价均以6折计算;团体满20人以上者7折计算;团体满10人以上者8折计算。同时,每一位前往观影的观众都可以收获纪念章一枚,纪念章式样乃是华东影片经理公司特意面向广大群众公开征集的。在中国电影史上专门为纪录片公映打造纪念章是破天荒的,对于观众来说,观看影片并能拥有一枚精美的纪念章,不仅是珍贵的观影纪念,更是一种群体归属的证明。当时的上海市民以拥有纪念章为荣,市民们从观影活动中体会到作为新中国公民的强烈自豪感。为激励观众观影,上海市委专门成立了由夏衍任主任,于伶、李家齐等三十余人组成的宣传委员会,制定了各种办法扩大宣传:“印五万张介绍该片小传单,一万五千张印有照片的壁报给各工厂车间、学校、里弄贴在他们的壁报上;‘大众电影’出卅万份的特别号外,有轨电车要札有花车;电台每日介绍该片;除在热闹地区外,特别在工人区域札彩牌楼;举行各界座谈会;剧影工会会员并要求作游行宣传。”

洋溢着革命胜利喜悦的两部纪录片,在三个月时间内先后上映,给上海电影市场增添了新政权的激情和活力。在华东影片经理公司的年末报告中,《中国人民的胜利》赫然出现在华东区发行演出成绩最好的影片之列,41家电影院共放映1405场,观影人数高达1110889次。影片获得如此的佳绩源于观众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爱戴与认同,观众通过观影方式表达了对新中国建立的喜悦和由衷自豪。

(左图:《中国人民的胜利》献映纪念章,右图:《解放了的中国》献映纪念章)

《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在全国其他城市也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除华东区外,影片在国内其他区域的宣传阵势同样浩大。两部影片在中南地区的武汉获得了很大成功。曾任中南影片经理公司秘书的詹沙浪称赞这一段历史为“新中国电影宣传工作中,最新、最美的一页”。领导们高度重视影片的发行宣传工作,影片经理公司经理季明、宣传部长赵毅敏、文联主席和两家报社的社长亲自召开了业务会并主持了首映式;“当时的武汉街头,一般的商业广告很少,而我们的电影宣传大广告几乎是铺天盖地”,长幅红布广告不仅贴满了武汉街头,还前所未有地挂在了汉口中山大道的水塔上;武汉空军甚至派出一架飞机在天空中播撒各色电影传单,穿越汉口、汉阳、武昌的城市上空,这件稀罕事引得市民争相出门观看,奔走相告;各个电影院纷纷布置出最好的放映条件,“每一家影院都争取首映、多映,并以最好的放映技术保证了放映质量。没有一家影院经理或军代表愿意落后,职工们也是你追我赶的。”如此热闹的景象,为影片营造出火热的放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华南影片经理公司为宣发影片也做了积极尝试。公司借助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的地域优势,在《中国人民的胜利》公映前夕,特别邀请了港澳电影界知名人士观看这部纪录片并举行了座谈会,陶金、王为一、龚秋霞、王丹凤、李丽华等34位电影导演和明星参加了座谈,这批影人抵粤后的宣传造成了强烈的轰动,广州和香港的重要报刊都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进一步助推了影片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

在组织吸引电影观众工作上,华南影片经理公司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公司“抽调部分干部与各家电影院经理、宣传员组成几个小组,分片包干,深入到各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居委会等作口头宣传并组织观众,当场订票签发给优惠证到华南分公司取票”,由于观众热情高涨,加上集体订票8折、部队6折的优惠票价,订票场面也十分火爆。据当时参加影片宣发工作的许蔚文回忆,“宣传工作一展开,宣传科的干部就不够用了,我虽然负责组织观众,但都没有时间下去,天天忙着开介绍信。”

华南影片经理公司还提出了“让宣传品找人,不让人找宣传品”的口号,在广州市内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海陆空”全方位宣传:街道上悬挂出霓虹灯大广告和画牌,百货公司和商场的柜台上摆置《中国人民的胜利》影片上映的小木牌广告;不仅从邮局派送出的每份报纸中都附夹一张电影传单,而且还利用空军教练机从飞机上散发了100万份传单;他们还利用了广州当时唯一的高楼,宣传条幅从二十几层的爱群酒店上挂下来,场面十分壮观。

如此热烈的宣传有力助推了影片放映,两部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很大成功。以《中国人民的胜利》为例,该片1950年在全国15个城市推出后,上座情形打破新中国电影纪录。据上海放映第一周的统计,观众已达230000人,另有100000人已经登记待看。沈阳市自9月29日起上映4天内观众达153000人。该市铁西区(工人区)电影院每日从早晨6时起,每天放映8场,场场满座,绝大多数是工人观众。北京和天津两市,自9月29日起由7院上映,至10月4日止,观众已达150000人。其中北京自6日起上映影院已由3家增至9家。张家口于10月2日开始上映,至10月6日止,观众人数达36000人。济南自2日开始上映,至6日为止,4天内观众达70000人。汉口上映5天,观众达77000人。西安上映一周,观众达65000余人。各地报纸纷纷出版《中国人民的胜利》上映特刊加以介绍。北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报》,天津《天津日报》和《进步日报》都刊登上映的新闻并出版特刊,刊登推荐和赞扬的文章。截至10月上旬,据各城市初步统计,该片观众人数已达224万余人。其中重庆市自9月30日起至10月8日止,观众达16万余人;上海至10月16日止,观众达415666人。各地机关、团体、学校和部队的观众在看完了《中国人民的胜利》以后,各单位的学委会、工会俱乐部等又组织了座谈会,并在墙报上出版专刊。观众们都认为从这部影片中,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伟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

2.广泛铺展的后续影片放映

在完成《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第一轮放映后,有关部门为两部影片安排了范围更广的后续放映活动。新中国采取计划经济体制,集中管理电影事业,中国影片经理总公司“垂直面向全国,依托各省、市、自治区等行政区域的发行网络进行发行,对放映单位进行供片。只要有一级行政区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就附设有一个相应的发行机构,上至中央,下至县、乡。”这种影片发行体制为《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的后续广泛放映提供了基础。在中国影片经理总公司的统筹及各地区电影机构的大力推进下,《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于1950-1953年间在中国广泛放映。

和1950年国庆期间推进的首轮放映相比,《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的后续放映紧扣当时的国内外时政,与中苏关系、抗美援朝等内容做了巧妙衔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1950年12月8日到1951年10月31日期间,先后举办了“中国人民电影荣获国际奖影片展”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电影宣传月”,《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位列映出影片之列。1951年11月,为纪念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4周年,浙江“在全省电影院首次举办‘苏联影片展览’,参加映出的有《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等9部影片”。1952年4月,吉林省榆树市“在东影公司长春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优秀影片展览周’,放映了《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两部彩色文献纪录影片”。1953年10月到12月间,河南省洛阳、许昌、漯河、商丘四个城市分别举办了“伟大的祖国”电影展览周,开封、郑州、新乡、安阳等市也轮流举办了“中国人民电影荣获国际影片展览”,《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在此次展览上亮相,深受河南观众欢迎。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影院建设尚未普及到乡村,对于一些影院建设尚未完备的镇乡来说,各地区政府文教厅组织的电影巡回放映是观看电影的主要渠道。“中央电影局于1950年8月在南京举办了电影放映工作人员训练班,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培训了1886名放映工作人员,建立了第一批放映队伍。1951年这支队伍在全国组成了600个放映队,分布到全国各地,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电影放映网。”这批放映队员有计划地深入农村、工矿进行流动放映。《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解放了的中国》借助此种渠道深入到中国广大城乡,和广大城乡居民见面。“山东省电影教育工作队的3个小队来掖南县和掖县巡回映出,在掖南县驻地沙河镇放映了首场电影,影片为《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等纪录片”;放映队还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1950年12月,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次放映了有声电影,“电影队在西花园广场放映了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这是巴彦浩特人首次看到的有声电影”;新疆专门安排牧区电影教育工作队“带着配有维吾尔族、哈萨克等民族文字说明的影片《解放了的中国》等,到新疆北部的阿山、塔城两个专区放映”;在藏区,青海省放映队的成员们一从南京放映员训练班结业,就克服巴颜喀拉山的恶劣气候,深入玉树藏族自治州为公职人员、战士和居民们放映电影。1951年8月“电影队首次下乡,曾先后到就近的新寨村、禅古寺为僧俗群众放映电影。稍后,又到远离结古几马站的拉秀寺,使当地群众第一次看到了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便在这支放映队所携带的影片之中,为了让广大藏族群众看懂电影内容,放映员们积极学习藏语、藏文,到后期,电影队成员已经熟练地跟藏族群众聊天,并且用藏语一一介绍影片中的镜头内容。1953年春节前,另一支放映组深入藏区腹地,使得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的群众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胜利》,“当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出现在银幕时,群众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影片结束,观众都舍不得离开。

此外,对尚未下设电影分公司和流动放映点的地区,驻军电影放映队成为影片放映的主力。如在祖国边陲的云南省沧源县,“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40师120团电影教育工作队到本县慰问驻沧源部队,在勐董、班洪、南腊等地放映了《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等影片”,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3军39师电影组又在普洱专区各地巡回放映了这两部电影。围绕这两部中苏合拍片的地毯式放映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和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并且大大增进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了解和热爱。

显然,在1951-1953年期间,《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在中国进行了多样化的广泛传播,向广大中国观众形象且直观地展示了新中国建立的光辉历程与新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极大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纪录电影由此深入新中国公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和强化观众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名扬海外成为外交名片

《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不仅在中国国内传播,而且还广泛传播到海外国家和地区。

1950年11月2日,《中国人民的胜利》在国内上映一个月之后,便在苏联全国各地陆续放映。次年3月,两部五彩文献纪录片荣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参与拍摄制作的中方主要人员都在获奖之列。苏联驻华大使馆代表斯大林奖金委员会特意举行了授奖典礼;时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副部长周扬、丁燮林,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以及阳翰笙、欧阳予倩、张骏祥等文化界人士俱前往出席,其规格之高,令后来的各种电影典礼难以望其项背。颁奖结束后,获奖的8位中国电影工作者便将所得全部奖金捐献给了国家。刘白羽悉数捐给了部队文化建设,周立波捐买了“鲁迅号”飞机,徐肖冰、苏河清、周峰、吴本立、李华、徐来共同捐出奖金,作为购买“人民电影号”飞机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意识地推进中国国家文化的海外传播建设。电影因其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被置于国家形象海外传播的重要战略地位。早在1949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各中央局、各野战军政治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就明确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最广大的群众性与最普遍的宣传效果,必须加强这一事业,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及在国际上更有力地进行我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宣传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力推进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与海外国家展开合作,积极推介《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走出国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两周年时,苏联举办了中国电影周。《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出现在了全苏联十六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和各大城市的银幕上,赢得了苏联人民的热烈共鸣。同时响应并举办中国电影周的,还有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蒙古;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比苏友好协会曾于1951年5月6日向该会会员放映《中国人民的胜利》,在观众们的呼声下,影片足足连映一周有余。同样在1951年5月,《中国人民的胜利》在意大利共产党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进行了放映,《团结报》专门发表评论指出:“我们不是孤独进行斗争的,我们有千千万万的苏联同志与中国同志和我们在一起”。就在同一时期,这部纪录片还出现在德国的电影院,上海市妇联宣教部部长胡毓秀到柏林出席国际妇联理事会,民主德国的联络员告诉她“德国人民没有一个不知道毛泽东的”。当《中国人民的胜利》映出时,一个只有四万五千人口的小城市兹威科,“在一星期内就卖出一万八千张票子,拥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观众”。1953年10月31日,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人也观看到了影片。纽约史坦莱戏院放映配有英文字幕的《中国人民的胜利》。美国共产党主席威廉·兹·福斯特观看了该片,他在给纽约《工人日报》撰写的文章中称赞这部影片“使所有帝国主义分子和他们的走狗只能深感震惊和悲观,华尔街统治中国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了”。此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还在印度放映,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德里、阿姆利等地放映,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一些旅居海外的华侨也参与到上述放映活动之中,他们观看影片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喜悦与自豪。

除上述渠道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还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馆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驻罗马尼亚大使馆都曾举办过上述影片放映招待会,影片放映氛围非常热烈,“与会者热烈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斯大林万岁’‘毛泽东主席万岁’‘中罗友好万岁’”。

《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在海外的放映,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建立的历程及新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让世界更真切地了解与认同新中国。《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接连发表多篇文章,对两部影片在海外受到的欢迎持续跟进报道,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国际友人的热情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建设美好新国家的信心。

结语

《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两部相当重要的纪录电影。两部纪录电影的推出是建国初期中苏电影人合作的成果。作品激情澎湃,振奋人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可以说,两部影片在海外的广泛传播,树立了新中国积极且正面的形象。影片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及获得的好评,印证了电影“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能够产生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无论在影片制作、宣传发行与放映等方面,都为新中国电影发展积累了成功经验。影片在政治、艺术、社会传播上获得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两部影片也成为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品。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950.7-1950.12)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83.

②黎煜.从《北平入城式》影像真伪谈苏联五彩片补拍之憾[J].俄罗斯文艺,2011(3)

③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215.

④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40-145.

⑤舒云.开国纪事——29.意外之灾[N].文汇报,1999-7-15.

⑥陈犀禾.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电影本体论[J].电影艺术,2015(3)

⑦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部纪录片由斯大林亲自审看。审查通过后准备接见大家,但定好接见的那天斯大林正好要出席海军的纪念活动,只得改期。但中国国内已等不及了,吴本立等匆匆坐火车赶回国,将片子送毛主席审看。详见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219-220.

⑧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8.

⑨于丽.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90.

⑩《解放了的中国》今日开始隆重献映[N].解放日报,1950.12.30

猜你喜欢
胜利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彩排
坚持就是胜利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坚持
胜利的办法
胜利的手势
伟大的胜利不朽的精神
胜利
麻辣假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