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市多变幻 避险各不同

2018-12-06 06:19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编辑王莉
中国外汇 2018年23期
关键词:期权汇率欧元

文/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编辑/王莉

面对企业不同的汇率避险需求,银行应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进入了双向波动通道。中资企业在“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伴随汇率、利率等敞口的扩大,财务损益剧烈波动: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促使银行聚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衍生交易服务,力求为有利率、汇率等敞口的企业套期保值,努力为不同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

针对大型国企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可利用掉期的价格优势,匹配外债融资,解决客户融资规模及融资价格的问题。目前,一些银行已经推出了包括美元、欧元、港币等多种币种的融资配套掉期锁汇以及资产负债错币种风险管理业务。

针对核心TMT客户(互联网企业),银行可利用期权组合工具,为客户配置结汇策略,优化结汇价格。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为核心TMT客户优化结汇价格的期汇通、倍享远期、海鸥期权等业务,使客户在汇率市场双边波动的情况下,实现了外汇资金的汇率避险。

针对中小型价值客户,银行则可利用双货币存款等产品,在提升客户美元存款收益率的同时,让客户熟悉银行避险产品,为后续产品的发展做好业务储备。

案例一:外汇敞口的对冲策略

T公司是有色金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14年保持行业内全国首位。公司生产原材料大量依赖海外进口,跨境进口贸易多以美元结算,从国开行、口行获得大笔美元贷款。T公司的美元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高达66%,中长期负债均为美元。由于资产负债结构中美元负债比例较高,因而存在巨大的外汇风险敞口。

随着市场汇率波动加大,人民币阶段性回调,T公司外币风险敞口加大,仅在美元汇率上的直接损失就超过2.6亿元人民币,财务方面对外汇管理需求迫切。但之前,由于T公司对于衍生交易不了解,认为外汇衍生产品风险高,从未使用衍生交易避险。对此,T公司合作银行多次上门交流,并结合市场教训,让企业及时认识到衍生交易在对冲汇率风险敞口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企业树立保值避险意识,同时,结合市场行情及其自身实需,帮助企业搭建套保框架。

在合作银行的建议下,T公司开始减持外币负债,并使用期权组合产品锁定更优成本。对于美元负债在减持的同时,运用海鸥期权优化购汇汇率,降低债务成本;运用利率互换锁定利息成本,规避美加息风险。对于欧元负债,通过反复波段操作逐步减少欧债,有效减亏,并在英国脱欧的时点,趁欧元大跌及时抛售残余欧债。对日元负债,则果断抛售,实现了有效止损,显著减亏约人民币1.1亿元。通过上述与银行的合作,企业显著优化了负债结构,一方面,通过减持外债,大幅降低了高比例美元、欧元负债可能带来的巨额亏损;另一方面,通过将外币负债置换为人民币负债,有效消除了汇率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损益,高效锁定了财务成本,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T公司还借此机遇成立了汇率风险管理团队,有针对性地运用套期保值工具,通过远期、掉期、衍生品等方式,构建强大有力的外汇管理体系,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专业队伍,财务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在风险暴露后,T公司痛定思痛,将市场挑战转化为企业外汇管理改革的源动力,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在上述案例中,T公司为减持美元债务,尽可能优化购汇汇率,使用的是海鸥期权结构性产品。在该产品结构下,如果未来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企业可以获得优于远期购汇的价格;如果人民币轻微贬值,企业仍可以获得优于即期汇率的购汇价格;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企业的购汇汇率将不低于下限价格。

案例二:币种拆分应对交叉汇率风险

M公司为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年线上交易量突破30亿元人民币。M公司主营母婴用品,货物多从日本进口,每月进口付汇量较大,需用日元付汇。以往企业以即期购汇为主,未做任何汇率管理。2016年以来日元作为避险货币对美元升值较快,一度升至99,对M公司产生了较大影响,每月都会产生巨额的汇兑损失。企业希望银行能提供产品进行汇率管理,减少汇兑损失。

考虑到直接日元锁汇成本较高,同时美元兑日元处于历史高位,其合作银行建议将日元兑人民币拆分成美元兑人民币及美元兑日元两组货币对。首先通过外汇期权产品先锁定美元兑人民币的远期汇率,后续利用美元加息预期,美元走强的机会,通过期权或远期产品锁定美元兑日元的远期汇率。如果美元如企业预期升值,企业可享受美元升值的好处,即使美元未对日元升值,但由于锁定了美元对人民币的风险,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相当于锁定了日元对人民币的风险。

方案提出后,恰逢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黑天鹅事件发生,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大,M公司对汇率管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因此,尽管公司高层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复杂的衍生而对于产品方案相对谨慎,但仍接受了银行的建议。

在上述例子中,企业将日元和美元风险分割管理,利用各自产品的优势锁定日元和人民币交叉汇率的波动风险,不但可以满足企业对风险管理安全性的要求,还可以降低企业的锁汇成本。

案例三:合理利用财务预算作为避险核心

D企业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及组件、光伏电池片、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2014年出口额超过1.2亿美元,其中80%为欧元收汇,但一直未使用过任何汇率避险产品。目前,D企业手上持有大量欧元头寸,且每月还会有大量欧元货款汇入。2015年以来,欧元大幅贬值,企业开始向合作银行寻求汇率风险管理方案。表示虽对未来欧元汇率走势没有清晰判断,但认为欧元仍有反弹机会,若每月能以7.0的价格结汇,即能锁定汇率成本。

针对D企业的这一需求,合作银行为其设计了平价远期结汇方案,但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只能做到6.78结汇,距离客户需求仍有2200pips差距。于是,银行又在原方案基础上为客户配套了卖出欧元/美元看涨期权,通过期权费补贴,达到客户7.0结汇的要求。但是期权交易存在风险,如到时行权则不能保障客户实现以7.0结汇的目标。鉴于此,该方案又导入了买入美元/人民币看跌期权工具来对冲期权的行权风险,最终满足了客户以7.0结汇的要求。

在上述案例中,银行在客户预算汇率目标的基础上,以“风险中性”为原则,制定出适合客户财务预算要求的衍生产品。由于银行在了解客户实际贸易收支需求的基础上将卖出期权的执行价设定在客户的财务预算价位,这样即使最终期权执行,企业在财务上依然能够做到稳健经营。

案例四:差额交割对冲资产负债表错配风险

CF公司始建于1988年,自1992年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产销光纤光缆2亿芯公里,是目前国内产品规格最齐全、生产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光纤光缆产品及其制造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早期CF公司的销售业务主要在国内开展,与银行的合作也更多集中在境外采购方面的进口付汇方向。随着公司逐步发展壮大,CF公司的产品开始远销海外,出口规模逐步增加,收汇的金额慢慢可以覆盖购汇所需的付款金额。

2018年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CF公司由于每月账户上都有大量的外币盈余,因而汇兑损益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作为重点上市公司,汇兑损益的剧烈变化势必影响公司每月月末发布的财务报表,进而影响公司的股价。

2018年,外汇局下发《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18〕3号,下称“3号文”),重点明确了远期结售汇业务到期交割方式可以差额结算。由于CF企业需要管理的是报表结算风险,因此远期结售汇差额结算的模式为该类企业的外币风险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之后,其合作银行决定利用相关产品,通过衍生品的套保,将客户的汇兑损益锁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使客户的汇兑损益科目变化大幅趋缓,也因此避免了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数据大涨大落及市场信心对股价的负面影响。

在上述案例中,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汇兑风险在美元资产一方。虽然其并不产生真实的现金流交易,但却需要对冲资产负债币种错配所带来的风险。在3号文公布后,银行迅速开发相关避险产品,并对照实体客户的真实需求,推荐利用差额交割的远期产品,帮助企业解决了资产负债表上的汇兑风险。

案例五:贸易实需可提升美元存款收益

L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连接器供应商,其产品覆盖全球20%以上的台式电脑,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企业的境内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主体,因信息披露等原因,对于衍生品套保较为谨慎。除了美元收支外,L公司对欧元、英镑等其他币种也有收支需求。他们的诉求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增加美元存款收益。就此,银行为L公司定制了稳健的双货币存款的外币增值产品方案。通过卖出欧元/美元的期权获得的补贴,企业获得了高于常规美元存款利率的收益;而且即使期权被执行,转换的欧元也能够满足企业在欧洲的收支需求。该方案不仅可满足客户境外外币增值的需求,而且也契合企业保守稳健的财务风格。

在上述例子中,银行运用双货币存款产品,帮助企业提升了美元的存款收益。更重要的是,企业由此开始了解衍生品,从而为进一步导入外汇风险套保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案例体会

汇市行情风云变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外汇风险扩大,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也日益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加剧,既是企业所要面对的难题,也是银行拓展业务的机会。

金融市场业务具有一定的门槛,无论是分/支行的客户经理还是企业财务人员,都难免对衍生工具产生畏难情绪,因此银行在业务开拓中要加大行内培训和市场推广力度。产品经理亦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外汇政策、贸易融资、跨境投融资等方面加强学习,将金融市场业务有机融合配套到各项业务中去,使自己成为全能型的专业人才。

在对企业客户的“风险中性”培育方面,银行应通过定期开展学习会、避险沙龙等客户活动,针对未来宏观及汇率走势、套期保值及汇率风险管理策略等,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银行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产品方案,更加贴近“因客户而变,因市场而变”的服务理念,精准定位实体客户的种种避险需求,并以此赢得客户的信赖。

猜你喜欢
期权汇率欧元
三欧元淘得百年玉
期权到期日价值的分析计算利器
——方靶心图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欧元二十年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The Euro Turns 20欧元20年
欧元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