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2018-12-06 03:42钱夕芸
关键词:精细化脑梗死营养

钱夕芸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1800)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因此,本研究将以此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不同的护理干预,探究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共纳取患者60例。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30例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其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35±4.36)岁。而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98±4.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1.2 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插管氧疗,将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保证其呼吸通畅性,并给予其脱水处理,将其颅内压进行降低,并给予其抗感染等护理[1]。

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其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入下:

首先,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联系,促进沟通交流,并将患者的疑问进行积极解答,消除其担心害怕的情绪。并对患者的鼻饲管位置进行检查,检查时间在8 h,如果存在导管位置不对的情况,则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更换和调整,从而保证患者管腔的通畅性[2]。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能量需求进行预测,将评估模型进行应用,从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营养物质的比例进行合理搭配。针对患者展开要素膳护理,对其营养泵的滴速进行有效控制。每隔4个小时对患者的胃残余量进行监测,在其胃残余量大于100 mL时,表示其存在胃潴留情况,需要将输注过程进行停止或是延迟[3]。对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等进行观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其相关药物。最后,要加强其感染防护护理,保证要素膳的配置具有情节性和卫生性,并对其进行口腔护理,要每天清洁4次,从而保证其清洁效果。此外,要注意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其出现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8.0.1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患者各项资料均为计数资料,应以%表示,并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和t检验,P<0.05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腹胀和患者肢体肌肉萎缩方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相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腹泻、感染和转氨酶升高等放面的差异性则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2 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伤残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脑梗死患者人数逐渐增加,这种病情发生的主要是受到继发性或是原发性作用的影响,随后患者的自身身体会出现高速分解,使得患者出现负氮平衡状态,就脑梗死患者来说,其通常都存在一定的意识障碍问题,脑颅内的血压会逐渐升高,甚至会伴随偏瘫等问题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4]。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的过程中,将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精细化脑梗死营养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蔬菜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