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消癥汤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的临床分析

2018-12-06 03:43
关键词:肝郁通络肝功能

张 慧

(山西省大同现代医院中医科,山西 大同 03700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肝郁脾虚夹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4~70岁,平均(51±2.4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3~72岁,平均(51±2.30)岁;对两组资料比较,未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口服10 mg阿德福韦酯以及100 mg拉米夫定,一日一次,连续治疗六个月。观察组利用我院自拟方通络消癥汤进行治疗,具体方剂包括:太子参、白芍、生黄芪各20 g,鸡血藤、忍冬藤、茯苓、泽兰、丹参各15 g,白术、地龙、桃仁、柴胡、牛膝各10 g,土鳖虫6 g,用水煎煮后,早晚分两次口服,一日一剂,连续六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以及证候积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来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利用(±s)表示计量资料,统计学意义利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n(%)]

2.2 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未发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AST(U/L) ALB(g/L) PLT(×1012/L)治疗前 治疗6月后 治疗前 治疗6月后 治疗前 治疗6月后观察组 77.92±2.31 33.55±2.34 28.55±2.17 37.12±2.20 53.52±1.64 78.45±2.14对照组 77.12±2.16 43.49±2.15 29.18±1.24 34.38±1.76 54.35±2.18 59.65±2.3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

治疗前,两组的证候积分未发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乙肝肝硬化诊断过程中,属于肝郁脾虚型的患者较多,因而患者在饭后产生胃不适、肋部刺痛等情形,要立刻就医。

这个治疗方剂当中,鸡血藤有良好的活血通络的作用,忍冬藤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缓解脾脏增大的情况。因此在所有药物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的祛除和疏导患者体内淤血阻滞的经络,保肝健脾。

本次研究表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未发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证候积分未发现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六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肝郁通络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