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红杂种F1代性状分析

2018-12-06 01:49吕文涛娄晓鸣周玉珍成海钟汪巧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单瓣朱顶重瓣

吕文涛, 娄晓鸣, 周玉珍, 成海钟, 汪巧玲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2.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江苏苏州 215008)

朱顶红(Hippeastrumhybridum)是石蒜科朱顶红属多年生球根花卉。朱顶红因其花形优美,颜色艳丽,于20世纪被引入中国。但目前朱顶红种球完全依赖国外进口,成本较高。国内相关遗传育种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如能培育出一些花形花色奇特、抗性强的品种,不仅能为朱顶红选育新品种奠定理论指导,而且也能极大的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主要对以朱顶红蒙特布朗为母本的4个杂交组合和1个自交组合产生的F1代的花冠、花葶高度、花色、花形和抗性5个性状进行观测统计,研究不同组合性状的遗传特点,以期为朱顶红杂交育种工作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以荷兰进口的朱顶红蒙特布朗为母本,简女士、凤蝶、女神、苹果为父本设计的4个杂交组合和蒙特布朗为亲本的1个自交组合产生的后代。

试验于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塑料大棚设施内进行。塑料大棚是单层PVC薄膜覆盖,越冬苗床覆盖一层地膜,越夏覆盖60%遮阳网,冬季最低温0 ℃,夏天最高温35 ℃。

2017年4月朱顶红F1代开花时,对其花冠、花葶高、花色、花形和抗性进行观测统计。其中花冠是指单朵小花的直径,测量第1葶花第1朵开放的小花;花葶高测量第1葶花的高度;花色有红色、白色、粉色和混色等;花形有单瓣(6瓣)、半重瓣(6~12瓣)、重瓣(>12瓣)3种;抗性是指成活的植株当中感染红斑病和夜蛾的程度,分3级。其中,Ⅰ:感病叶片数<1/3整株叶片数;Ⅱ:1/3整株叶片数≤感病叶片数≤1/2整株叶片数;Ⅲ:感病叶片数>1/2整株叶片数。花色用RAL-K7潘通色卡测定,F1代本色率=所有组合后代中与亲本花色相同的植株数/组合后代总开花株数×100%。

采用Excel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冠的变异

对朱顶红5个组合及其双亲的花冠进行比较与统计分析,其遗传动态见表1。由表1可知,朱顶红F1代花冠的变异系数在5.8%~15.9%,其中蒙特布朗×简女士组合F1代变异系数最大,蒙特布朗×凤蝶组合F1代变异系数最小。朱顶红所有组合F1代的花冠有减小的趋势,总平均花冠相当于中亲值的89.1%,低亲个体出现几率占F1代总数的65.4%。组合不同,花冠减少的程度不同。其中蒙特布朗×苹果组合F1代高亲单株占比例最大,为23.1%;蒙特布朗×凤蝶组合F1代花冠介于双亲值之间,双亲值间比例为100.0%;蒙特布朗自交F1代低亲单株占比例最大为90.0%。

2.2 花葶高的变异

由表2可知,朱顶红所有组合F1代花葶高度变异系数较大,为22.1%~47.5%,分离较广泛,其中蒙特布朗×女神组合F1代变异系数最大。F1代花葶平均高度占中亲值比例为79.4%,小于低亲单株占53.0%,高亲单株仅占11.0%。蒙特布朗自交F1代单株花葶高100.0%低于亲本。蒙特布 朗× 苹果F1代单株大于高亲值比例最大,为34.6%。

2.3 花色的遗传特点

对朱顶红5个组合F1代的花色分离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以白色母本和粉/白色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本色率较高,为69.2%~69.5%,其中粉/白色F1代单株比白色F1代单株数量多;白色蒙特布朗自交花色本色率为100.0%。以白色为母本、红色或绿/红色为父本的组合F1代花色分离广泛,其中白色为母本、红色为父本的组合F1代本色率为23.3%,和亲本同色全是白色单株,无红色单株,分离色有红/白色、粉/白色、玫瑰/白色、粉色、粉/绿色、橙/白色;以白色为母本、绿/红色为父本的组合F1代花色完全分离,本色率为0,分离色有粉/白色、红/白色、玫瑰/白、粉色。

2.4 花形和抗性的遗传特点

由表4可知,供试的5个朱顶红品种,花形有单瓣和重瓣2种, 其组合F1代花形出现单瓣、半重瓣、重瓣3种。在亲本为单瓣和重瓣的组合中,F1代半重瓣株数最多,其次是重瓣,单瓣最少;双亲为单瓣的组合F1代出现半重瓣、重瓣的单株。供试的朱顶红品种中,抗性最强的是苹果,最差的是女神,所有组合中F1代抗性强的单株比例较高,表现出杂种优势。

表1 朱顶红F1代花冠的遗传特点

表2 朱顶红F1代花葶高的遗传特点

表3 朱顶红F1代花色分离情况

表4 朱顶红F1代花形和抗性遗传特点

3 总结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朱顶红F1代的花冠和花葶高的平均值,均较中亲值明显下降,这个结论和闫芳等的研究结论[1]一致。经过长期天然或人工杂交后选育的鸢尾品种基因高度杂合[2],以上结果说明朱顶红栽培品种具有高度杂合性,因此可以从其后代中筛选出新品种。朱顶红F1代花色遗传特点表明,白色和粉/白色等浅色品种遗传能力较强,红色为亲本的F1代花色分离广泛,表现为从深到浅一系列过度色或双色单株,也有少数超出亲本花色范围的单株,如粉/绿色、橙/白色等,其中蒙特布朗自交后代本色率为100.0%,可以用于制种。朱顶红花形重瓣对单瓣表现为显性遗传,这与闫芳等的研究结论[1]一致。朱顶红F1代抗性表现出杂种优势,其抗性普遍较强,因此,选择抗性在中等以上的亲本有利于提高后代抗性。

4 讨论

根据过去对实生苗观察,单瓣品种自交或品种杂交后代中未发现有重瓣和半重瓣植株;深色和浅色品种杂交后代从深到浅出现一系列过渡色或双色植株,未发现超出亲本花色范围的植株。但本次试验发现超出上述2点范围的植株,有的品种遗传物质相当丰富,有时变为隐性。红色单瓣品种自交或杂交,其后代绝大多数为红色,植株间差异不大,但偶有浅色植株;相反,浅色品种的自交或杂交后代,绝大多数为浅色,但偶有红色植株。以单瓣为母本,重瓣为父本,杂交后代常出现重瓣,重瓣的比例,因品种不同而差异较大。2个单瓣品种杂交,后代中有可能出现重瓣植株,但几率较小。

猜你喜欢
单瓣朱顶重瓣
韩国认定“重瓣金光菊(幼叶与茎)”为新食品原料
朱顶红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泰国单瓣茉莉与福建长乐种单瓣茉莉的形态性状比较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朱顶红在苏州地区的引种栽培
单瓣榆叶梅育苗和重瓣榆叶梅嫁接及整形修剪技术
荷兰特矮重瓣大花向日葵
越南单瓣茉莉与泰国单瓣茉莉的形态性状比较
超声心动图对Gore-Tex片作单瓣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早期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