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8-12-06 08:14戴泓厚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珠蛋白障碍性缺铁性

戴泓厚

(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 吉安 343000)

在临床治疗中,贫血较为常见,发病率高,可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常见的贫血主要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等[1],需尽早诊断,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为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31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为A组,同期收治的3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B组,选择31例接受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均充分知情同意,排除精神障碍及严重心肺疾病患者。A组患者中,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8.43±4.33)岁,病程时间4个月~5年,平均病程时间(1.98±0.43)年,18例患者为住院患者,13例患者为门诊患者,7例患者轻度贫血,10例患者为中度贫血,14例患者为重度贫血,女16例,男15例。B组患者中,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8.20±4.12)岁,病程时间4个月~4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92±0.40)年,19例患者为住院患者,12例患者为门诊患者,6例患者轻度贫血,11例患者为中度贫血,14例患者为重度贫血,女17例,男14例。对照组中,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9.09±4.31)岁,女14例,男17例。3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3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查,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血压,肘静脉抽取2 ml静脉血,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应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查[2]。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A组、B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C)、红细胞平均比容(MCV)、红细胞(RBC)等临床指标[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红细胞指标为(4.89±0.80)×1012/L,B组红细胞指标为(3.02±0.54)×1012/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为(128.32±2.88)g/L,A组血红蛋白水平为(90.32±12.82)g/L,B组血红蛋白水平为(74.20±18.32)g/L,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与B组,A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红细胞平均比容(MCV)水平分别为(67.32±5.44)fL与(65.20±5.21)f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平均比容(MCV)水平为(88.90±5.66)fL,与A组及B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350.43±10.33)g/L,A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304.29±20.32)g/L,B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298.23±21.90)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研究对象血常规检验相关临床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related to blood routine test in 3 groups of subjects

3 讨论

近年来,贫血发病率较高,为人体外周血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4],临床上检测中常用血红蛋白水平替代,常规检查方法为血常规检查。

贫血可分为缺铁性贫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5],给患者身心均带来较大伤害,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为溶血性贫血,若处于轻度贫血时,并不会出现红细胞数量降低情况,患者贫血病情较为严重时[6],易受到脾脏清除异常红细胞作用,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7]。在正常机体中,铁为血红蛋白合成中一个必需原料,铁缺乏,可对血红蛋白合成造成影响[8],对后续红细胞分析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若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及乏力等疑似贫血临床症状时[9],需给予患者血常规检验,若相关指标均降低,可考虑为贫血[10],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判断贫血类型。在本次研究中,A组红细胞指标为(4.89±0.80)×1012/L,B组红细胞指标为(3.02±0.54)×1012/L,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与B组,A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组,A组与B组患者的红细胞平均比容(MCV)水平分别为(67.32±5.44)fL与(65.20±5.21)fL,对照组红细胞平均比容(MCV)水平为(88.90±5.66)fL,对照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350.43±10.33)g/L,A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304.29±20.32)g/L,B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298.23±21.90)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验诊断效果良好,可准确进行判断,便于尽早给予患者治疗。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尽早确认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珠蛋白障碍性缺铁性
微小RNA对β-地中海贫血中γ-珠蛋白基因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6 249例川东北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广交界地区中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胎儿基因突变特征及妊娠结局分析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
早发冠心病触珠蛋白水平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