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2018-12-06 08:14吕莺姿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水溶性维持性组间

吕莺姿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维生素是人体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并且其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如维持人体的健康、调节人体的代谢与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等[1]。其主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脂溶性与水溶性,其中,水溶性的维生素主要是以B族和C族两类为主,该类的理化特征为不溶于脂肪而溶于水,通常情况下,在各类酶系中充当着辅酶的成分,在人体新陈代谢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维持性肾透析患者由于受到尿毒症毒素的影响,饮食中含有的水溶性维生素不能有效被人体吸收,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胃肠道吸收障碍、内分泌失调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致使患者缺乏一定的水溶性维生素[3]。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中我们将深入探究维持性透析患者常规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本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透析的共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每组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5.9±3.1)岁,原发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例,糖尿病肾病7例,其它3例,维持性肾透析0.5~6年,平均(2.5±0.9)年;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54.6±3.5)岁,原发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糖尿病肾病6例,其4例,维持性肾透析0.7~6.8年,平均(2.3±1.2)年。组间主、客观营养指标及微炎症指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患者仅单纯给予维持性透析,观察组30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常规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即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时静脉补充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002),每次1支,每周3次,于透析下机时使用,透析间期口服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即复合维生素B片(恒健,规格:100 s,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64),每次1片,每日3次,维生素C片(恒健,规格:0.1 g:100 s,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71)0.1 g,每天3次,叶酸片(规格:5 mg:100 s,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215)5 mg,每天1次。腹膜透析患者每月于腹透中心静脉补充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每次2支,每天1次×周,其余时间居家口服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与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服用办法一致)。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按其说明书要求1~2支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或20%脂肪乳注射液100 ml配制后静滴。

1.3 观察指标 跟进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主观营养评价指标、客观营养评价指标、微炎症状态评价指标及住院指标。其中主观营养评价指标即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包括体质数改变、饮食改变、胃肠道症状、活动能力、并发症及身体检查等,按照《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4]进行结果分级:A为营养状况佳,B为轻-中度营养不良,C为重度营养不良;客观营养评价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钾;微炎症状态评价包括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住院指标及住院费用和住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涉及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主观综合营养评估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分级结果显示,A、B、C级分别为,观察组A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组间主观综合营养评估[n(%)]Table 1 Subjective comprehensive nutritional assessment between groups[n(%)]

2.2 组间客观营养评价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钾值较对照组明显稳定(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组间微炎症状态评价及住院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住院费用和住院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组间客观营养评价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nutrition evaluation indexes between groups

表3 组间微炎症状态评价及住院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of micro-inflammatory state and hospitalization indexes between groups

3 讨论

既往研究中认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完成单次血液透析(HD)后,其血浆VitC水平变化显著[5],甚至可下降30%~40%,VitC总失去量多波动在80~280 mg之间,特别是对于高通量透析患者,VitC丢失情况更加严重。血液透析时间增加的同时也会导致患者VitC缺乏风险的提高,有相关研究表明[6],当患者每周进行过3次透析后,需要及时补充500 mgVitC,这样能够有效的维持患者体内的血浆VitC浓度。另外,若患者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者,其血浆VitC将会大量丢失,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每日丢失量甚至可>40 mg。另外因为VitC的部分生化特性,例如相对分子质量小等原因,使其容易漏入透析液,因此认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天补充VitC 200 mg,对于维持血浆VitC水平具有重要意义[7]。

在人体的正常机能以及代谢过程中,B族维生素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B族元素作为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其在人体中不能自行产生或是自主合成,主要来源于人们平常的饮食摄入。由于透析患者对于B族维生素存在一定缺失,因此,需要市场进行额外的补充,确保人体机能与代谢的正常。

欧洲营养治疗指南推荐成年MHD患者水溶性B族维生素的补充剂量为:维生素B1每天1.1~1.2 mg;维生素B2每天1.1~1.3 mg;维生素B6每天10 mg;叶酸每天1 mg;维生素B12每天2.4 μg,以保证体内储存量[8]。

本研究中,我们对于两组患者区别给予水溶性维生素补充治疗,结果显示[9],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综合评价指标中营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客观营养评价中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10],以及微炎症指标中的CRP及SOD比较中,观察组同样优势明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患者治疗费用及住院率均较低,这些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5],说明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常规给予水溶性维生素补充,能够使营养不良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同时降低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水溶性维持性组间
A2B2型水溶性锌卟啉的合成及其潜在的光动力疗法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水溶性肥料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应用
木菠萝叶中水溶性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