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2018-12-06 08:14杨雪花徐昌安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高通量尿毒症心衰

杨雪花,徐昌安

(新疆伊犁州中医医院肾病科,新疆 伊宁 835000)

慢性肾病属于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转变成尿毒症,其会导致患者出现肾脏功能衰退、内源性毒性物质潴留、水电解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症状表现,尤其是合并心衰的患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不仅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其具体分为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等,二者均可对血液进行有效净化,并可将机体代谢毒素快速排除。本研究收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心衰患者进行分组,现进行以下评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心衰患者进行分组,依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1.3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4.3个月;其中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11例,狼疮性肾炎2例,梗阻性肾病3例,多囊肾1例;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2.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4.5个月;其中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10例,狼疮性肾炎3例,梗阻性肾病、多囊肾各1例。对两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尿毒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同时伴随明显的肾衰竭、心衰症状。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疾病诊断标准,存在程度各异的食欲不振、乏力等临床症状;无血液透析治疗病史;患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同时患有其它病症;存在药物过敏史;精神异常;存在其他血液疾病或恶性肿瘤。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采用140 H透析器及4008 s透析机为所

有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并予以血脂、血液控制和纠正贫血等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设定透析液量为800 ml/min的标准,设定血流量为250 ml/min的标准,以置换14~16 L作为置换剂量,常规透析频率为2次/周,血液透析频率为1次/周。治疗组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设定透析液量为300 ml/min的标准,设定血流量为250~270 ml/min的标准,频率为3次/周。透析过程中应用肝素抗凝,出血倾向明显者选择低分子肝素抗凝,时间为6个月。

1.4.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收集两组血清样品,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PTH、β2-MG、SCr,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4.3 疗效判断标准 控制:肾功能治疗后改善≥6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缓解:肾功能治疗后改善≥3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肾功能改善<30%或病情持续恶化。控制与缓解的百分比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3]。

1.4.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 118,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后的SCr、PTH、β2-M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展开比较,治疗组PTH、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s)Table 2 compares the changes of related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s)Table 2 compares the changes of related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对照组(n=30)治疗组(n=30)t值P值β2-MG(mg/L)治疗前35.68±6.87 35.25±7.44 0.232 5 0.816 9治疗后29.02±7.04 17.57±5.09 7.219 0 0.000 0 PTH(ng/L)治疗前590.77±119.65 589.84±121.63 0.029 8 0.976 3治疗后449.94±120.58 286.79±89.98 5.939 4 0.000 0 SCr(μmol/L)治疗前797.56±142.32 799.57±143.22 0.054 5 0.956 7治疗后227.88±76.87 229.58±79.44 0.084 2 0.933 2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主要指的是肾功能出现慢性衰竭现象,其是临床常见病,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潴留的主要原因,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发现[4],慢性肾衰发展至尿毒症时,会诱发肠胃出血、心脏衰竭等病症,从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血液净化技术的推广普及,其为慢性肾衰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的选择。血液净化疗法可使患者病情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帮助其有效延长生存期限。一般情况下,血液透析可分为低通量、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等诸多类型,其中低通量血液透析疗法虽然可将机体内小型分子物质有效清除,但无法彻底清除大、中型分子物质[5]。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疗法均可将大、中型分子物质有效清除,其中前者主要通过弥散性的方式将分组物质清除,并运用对流的方式将蛋白跨膜清除,利用吸附性方法对大型分子物质进行清除,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疗法相比,其高分子聚合物膜疏水作用显著,且透析器面积、尿素转动系统较高,可经血液将更多的溶质转移到透析液中[6-8]。血液透析滤过疗法主要通过对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行效仿的方式,通过弥散结合对流的方式对血液进行净化,弥散方式可将体内小型分子物质清除,对流方式则可将体内中型分子物质清除。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中壁透析孔小的溶质可通过相同的速度跨越到透析器,即可实现透析前置换,也可实现透析后置换,进而将大型分子物质最大限度的清除,防止发生并发症[9-11]。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PTH、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治疗组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由此证明,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心衰效果更为确切,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全面推广。

猜你喜欢
高通量尿毒症心衰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人物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