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8-12-06 08:14缪璐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开腹宫颈癌宫颈

缪璐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006)

宫颈癌属于临床妇科十分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年来明显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其给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1]。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的首选,其中常用术式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前者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属于传统术式,但存在创伤大、愈合慢等不足之处[2]。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代表,其可避免传统开腹手术的缺点,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宫颈癌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依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2.6±5.2)岁;治疗组患者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3.5±5.1)岁。在临床资料对比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均符合《妇科学》中宫颈癌的诊断标准,以国际妇产科联盟临床分期标准予以分期,经宫颈组织活检确诊。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宫颈癌,不存在手术治疗禁忌证;②意识清楚,精神状态良好;③知晓本次实验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其他重症疾病,属于手术禁忌证;②术前半年进行过激素治疗;③不配合治疗和后期随访。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于上腹处肋缘作斜切口,常规检查宫颈情况,切除宫颈表面病变囊壁,吸干宫颈中的囊液,切除囊肿内壁,宫颈癌灶较大者可先以大网膜填充,再将引流管置入到腹腔中予以引流,结束引流后缝合腹腔。术后易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

治疗组予以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后在阴道中置入举宫器,利用腹腔镜对宫颈被癌细胞侵蚀部位进行观察,打开盆腔腹膜,将盆腔腹膜、腹股沟处、髂内、髂外等部位的脂肪淋巴组织清除,游离髂外动静脉血管。将血管鞘膜打开,彻底清除隐藏的淋巴结,收集淋巴组织,与盆腔部位保持紧贴的状态下隔离双侧圆韧带,充分显露出带有漏洞的骨盆处韧带,利用高位电凝隔离宫颈组织,打开膀胱腹膜,下推子宫膀胱。利用超声刀向膀胱角中游离输尿管隧道,剪切膀胱韧带,分离宫颈和阴道周围组织,充分暴露主韧带,于主韧带子宫3 cm上完全切除双侧的骶骨韧带,以单极电凝的方式切开环形阴道壁,通过阴道、子宫等取出标本。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

1.4.2 观察指标 术中的观察指标主要为手术需要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总出血量、淋巴结具体切除个数,术后统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是否出现输尿管损伤、淋巴囊肿、尿潴留等并发症进行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处理本次研究全部数据,术中、术后情况采用“±s”表示,对比给予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对比给予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缩短明显,其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减少,切除淋巴结个数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增多(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 733,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urgery situation(±s)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urgery situation(±s)

组别对照组(n=56)治疗组(n=56)t值P值手术时间(min)85.22±10.41 76.55±10.36 41.417 6 0.000 0术中出血量(ml)405.22±20.39 390.37±21.52 3.748 5 0.000 3切除淋巴个数(个)17.22±3.82 25.49±6.68 8.042 3 0.000 0排气时间(d)1.22±0.12 2.97±0.13 74.021 8 0.000 0住院时间(d)14.17±1.07 10.33±1.63 14.737 7 0.000 0

表2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n(%)]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生活环境、工作压力、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罹患本病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这不仅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还会导致肿瘤逐渐向周围重要器官、组织蔓延,并且淋巴管会向宫颈旁、腹股沟淋巴结处转移,甚至严重者还会向全身和锁骨淋巴结处转移,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3-4]。

常规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尽管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慢等弊端,临床使用限制性较大、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发展与应用,其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且成效显著[5-6]。在本次研究之中,通过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发现对照组均长于治疗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基本一致。究其原因腹腔镜手术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①在腹腔镜的指引下,主治医师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病变部位和范围,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②手术操作过程中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对术中出血量可进行有效控制,促进其术后恢复,缓解其身心痛苦;③腹腔镜微创操作的手术方式可有效防止对腹壁肌肉与神经造成损伤,预防和减少腹壁肌肉瘢痕化、腹壁切口疝、腹壁薄弱等一系列并发症出现,并可对术中切断腹壁神经引起皮肤麻木的情况进行避免[7];④手术创口比较小,可取得良好的预后美容效果,与此同时可使感染、切口脂肪液化等发生率显著降低;⑤在实际的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先凝后断的基本原则,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肠粘连发生危险;⑥手术操作时无需对患者进行快速输液,从而减少尿液生成量,无需留置导尿管。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的方式可有效避免损伤病灶周围神经和肌肉组织,保证清扫淋巴结的操作快速完成,提高术中淋巴结清扫效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宫颈癌,近期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意义。

猜你喜欢
开腹宫颈癌宫颈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