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18-12-06 08:15伦韦丹项卫卫卢玲梁艳廖园美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髓系中位白血病

伦韦丹,项卫卫,卢玲,梁艳,廖园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急性髓系白血病属于急性白血病的常见类型,主要是指造血系统的髓系原始细胞出现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病变[1-2],患病人群以成年群体为主。目前,临床主要对该类患者实施化学药物治疗,但较多研究显示[3-4],大约有20%~40%的患者不能达到完全缓解,且患者复发率较高,所以,为改善患者预后,应尽早对患者预后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并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以往,临床常将脾肿大、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原始细胞数等指标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常见方法,但上述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所以,为便于指导治疗,寻找早期、可靠的预测预后指标十分重要[5]。本院对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CD56抗原表达情况将其分为CD56+组(30例)、CD56-组(52例)。CD56+组30例患者年龄为18~58岁,平均年龄(35.75±8.73),男女分别为17(56.67%)、13(43.33%)例,其中18例患者CD56阳性率≥50%,12例患者CD56阳性率<50%。CD56-组52例患者年龄为19~57岁,平均年龄(35.69±8.65),男女分别为30(57.69%)、22(42.31%)例。CD56+组和CD56-组患者的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骨髓标本2~3 ml于肝素抗凝管中,所有标本于采集后48小时内完成检测。取骨髓细胞悬液100 ul加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CD56单克隆抗体10 ul,单抗均购自BD公司,室温暗处孵育15 min,使抗体与细胞结合达饱和,然后加入红细胞裂解液(BD公司)2.0 ml,震荡15 s,室温暗处孵育15分钟,16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弃上清,加PBS液2.0 ml,震荡15 s,1600转/分钟再离心5 min,弃上清,加PBS液0.5 ml,震荡15 s混匀制成悬液,采用美国BD FACS 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采集数据,CellQuest软件对数据进行多重设门颜色示踪法分析。用同一设定条件检测,收集每管中的100 000个细胞。采用CD45-Log为纵坐标,SSC-Log为横坐标,建立CD45/SSC散点图根据不同细胞CD45表达的强度和细胞内颗粒的大小,将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幼稚红细胞区分开。并分析白血病细胞群CD56免疫表型表达情况,以CD56抗原的表达大于20%为表达阳性,反之为阴性[6]。

1.3 评估指标 随访一年,研究对比CD56+组和CD56-组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及复发率。骨髓完全缓解[7]:骨髓形态学检查显示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例%。复发[8]:包括以下3种情况,①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例原%;②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介于5%~20%,且经有效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后疗效仍未达到完全缓解;③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指标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CD56+组和CD56-组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 CD56+组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相比CD56-组(57.69%、88.46%)明显更低(P<0.05),且复发率相比CD56-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CD56+组和CD56-组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n(%)]

2.2 对比分析CD56+组和CD56-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 CD56+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相比CD56-组患者明显更短(P<0.05),见表2。

表2 对比分析CD56+组和CD56-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

2.3 对比分析CD56+组不同阳性表达率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 CD56+组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和阳性表达率<50%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累积完全缓解率相比阳性表达率≥50%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分析CD56+组不同阳性表达率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n(%)]

2.4 对比分析CD56+组不同阳性表达率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CD56+组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相比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明显更短(P<0.05),见表4。

表4 对比分析CD56+组不同阳性表达率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

3 讨论

较多研究证实[9-10],免疫表型可有效帮助临床医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诊断和分型判断,但对于能否将其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依然存在一定争议。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属于超免疫球蛋白之一,是人类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将其称为“桥梁细胞”,该分子不仅具有自然杀伤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较多研究发现,该分子在抗肿瘤以及抗肝炎病毒感染中具有较重要的作用[11-12]。本研究为探究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对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CD56+组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相比CD56-组明显更低,复发率相比CD56-组明显更高,且CD56+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相比CD56-组患者明显更短,这提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的AML患者的预后较CD56抗原表达阴性患者更差,因此,可将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作为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

同时,数据显示,CD56+组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和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累积完全缓解率相比阳性表达率≥50%组明显更高,且CD56+组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相比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明显更短,这提示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率越高,则AML患者的预后越差,两者存在正相关性,这亦提示我们在对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患者实施治疗时,应结合患者的阳性率为其制定合适的干预方案,对于阳性率较高的患者,可对其实施更强的化疗方案,或对患者实施多种联合治疗方案。

综上所得,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且抗原表达阳性率越高,则患者预后越差。

猜你喜欢
髓系中位白血病
调速器比例阀电气中位自适应技术研究与应用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HAD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CAG/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