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对比

2018-12-06 08:15解莹莹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定性彩色多普勒

解莹莹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中医院超声科,辽宁 朝阳 122100)

肝肿瘤有着一定的死亡率,患者早期发病后其多会表现出腹胀、食欲减退以及腹泻、消瘦、乏力等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会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使患者病程迅速发展,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进一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如何在现有的临床诊断技术发展背景下,有效、及时的对肝肿瘤患者病情做出科学判断,是我院目前着重研究的课题之一。现阶段的临床医学研究提示,对肝肿瘤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用超声技术诊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以及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效果最为显著[2]。本次选本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的92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积极对超声造影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诊断价值做出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肝肿瘤9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男29例,女17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52.67±0.33)岁;研究组为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23~87岁,平均年龄(54.89±0.11)岁,对照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在对此次研究目的、过程以及作用进行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将我院提供的自制知情书、同意书进行签署;②患者意识清晰,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②心脏、脑部以及肾脏、血管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损伤患者;③意识障碍患者。

1.3 检查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我院选择Siemens Healthineers ACUSON SC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200 MHz~500 MHz。要求患者在检查开始前8 h内禁止饮食,在检查中,需要对患者的病灶进行二维超声显示,对患者的病灶位置、病灶大小以及病灶数目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血流分布情况进行显示、记录并分级[3]。

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诊断。对患者同样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选择患者肘部静脉,对患者注射造影剂,观察患者肝脏动态,并对储存患者病灶影像[4]。

1.4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肝脏肿瘤检出率以及患者定性诊断准确率。肝脏肿瘤检出率观察指标:分别对患者肝脏肿瘤真阳性、真阴性以及假阳性、假阴性做出统计。定性诊断准确率观察指标:统计患者肝血管瘤、肝转移瘤以及肝细胞瘤、肝内胆管瘤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通过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肿瘤检出率比较 统计数据并予以分析,研究组真阳性率(56.52%)、真阴性率(26.09%)以及假阳性率(4.35%)、假阴性率(13.04%),与参照组真阳性率(32.61%)、真阴性率(10.87%)以及假阳性率(19.57%)、假阴性率(36.9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肿瘤检出率比较[n(%)]

2.2 两组肝肿瘤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 研究组肝血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5.65%)、肝细胞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1.30%)、肝转移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7.83%)、肝内胆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54.35%),均高于参照组肝血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78.26%)、肝细胞瘤定性诊断准确率(69.57%)、肝转移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0.70%)、肝内胆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肝肿瘤定性诊断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肝肿瘤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肿瘤病变,作为肿瘤好发位置之一的肝脏,其肿瘤良性病变情况较少,且恶性肿瘤中十分容易出现转移性肿瘤[5]。肝肿瘤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其中以病毒性肝炎、酒精以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较为常见,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含亚硝胺食物的大量摄入等,使得我国肝肿瘤患者发病率逐渐上升,威胁着我国群众的身体健康[6]。早发现、早治疗是我国肝肿瘤患者治疗的重点,因此,如何在肝肿瘤患者早期及时发现病变情况,就需要我们采用更加有效的诊断技术。

本次的研究结果明示,对肝肿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患者的真阳性率(56.52%)、真阴性率(26.09%)以及假阳性率(4.35%)、假阴性率(13.04%),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肿瘤检出率比较有差异,同时患者肝血管瘤(95.65%)、肝细胞瘤(%91.30)、肝转移瘤(97.83%)、肝内胆管瘤(54.35%)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逐渐凸显,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变化,给患者治疗带来机遇,但是,超声检查技术也有着一定的限制,例如面对病变范围较小、肝血管瘤以及肝内脂肪堆积等患者,超声检查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7]。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血管瘤以及恶性病灶、微小病变范围都有着一定的特异性,通过采用造影剂注射,强化患者血液回流信号,能够使得患者肝脏组织灌流情况得以更加清晰的形式,大大提升了患者诊断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清晰显示肝脏病灶情况,有助于医师更加精确的判断患者病情变化[8]。

综上所述,对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予以患者超声造影诊断技术,能够提升患者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判断,具有十分优异的应用意义,于临床中推广的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定性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