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12-06 08:15谢琴胡雨珠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夹板四肢有效率

谢琴,胡雨珠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骨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四肢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高发型骨折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小夹板内固定与手法复法治疗,但在骨折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多种应激反应,从而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使肢体功能快速康复,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故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随机抽取了80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作用研究对象,分析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80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四肢骨折诊断标准[2],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3.5±10.5)岁,病程0.8~5.5个月,平均病程(3.3±1.5)个月,其中上肢骨折20例(桡骨骨折8例、指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7例)、下肢骨折20例(踝关节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4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4.0±10.9)岁,病程0.5~6.2个月,平均病程(3.5±1.7)个月,其中上肢骨折19例(桡骨骨折8例、指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6例)、下肢骨折21例(踝关节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骨折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全程参与研究。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方案,并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关节脱位无明显骨折者;伴有结核病等基础性病变者;高血脂、高血糖者;药物禁忌证者;不配合治疗者[3]。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即给予患者手术治疗,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及状况,选取合适的手法复位方法治疗[4]。如患者骨折处没有出现移位,给予轻度牵拉治疗即可,然后实施加压钢板手术治疗。对于其他类型的骨折患者,可采用相应的手术处理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实施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治疗,即小夹板固定联合中医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如患者骨折处没有移位,可应用小夹板对其实施简单的外固定治疗;如患者骨折处出现移位,可采用中医药物及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夹板选择:应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取适合的夹板,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在手术中,选择中医配制的伤药膏,药膏配制:桅子、白芷、生川乌、生草乌、当归、红花等,将其涂于患处,每天1次,连续用药2~4 d,其可有效活血、益气[5]。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在治疗中,多鼓励患者,指导患者肢体功能运动方法及运动时间,提高锻炼效果的同时促使骨折患者尽早康复[6]。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骨折肿胀消退(上肢、下肢)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X光片对骨折处进行检查,察看并记录骨折愈合、痊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治疗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基本消失,骨折处愈合,四肢恢复正常功能为显效;治疗后,疼痛、肿胀等症状有所改善,骨折基础愈合,四肢功能恢复明显为有效;治疗后,

疼痛、肿胀等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骨折没有愈合,四肢功能较治疗前变化不大或没有变化为无效[7]。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本文研究数据,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骨折肿胀消退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行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骨折肿胀消肿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骨折肿胀消退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肿胀消退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n=40)

表1 两组患者骨折肿胀消退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n=40)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上肢肿胀消退时间(d)3.9±0.7 8.9±0.8 29.748 0.000下肢肿胀消退时间(d)4.8±1.3 10.1±1.7 15.663 0.000疼痛消失时间(d)5.0±0.8 7.6±0.9 13.656 0.000治疗时间(w)3.5±1.1 4.9±1.2 5.439 0.000骨折愈合时间(w)5.4±1.0 7.7±2.0 6.505 0.000

2.2 比较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显效3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7.5%(39/40);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5%(34/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

2.3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出现便秘1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10%(4/40);对照组出现便秘6例、肺部感染5例、压疮2例、泌尿系统感染5例,并发症发生率45%(18/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8,P=0.000)。

3 讨论

四肢骨折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均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永久性不可逆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在临床治疗四肢骨折中,多采用西药手术治疗,其会留下严重的瘢痕,出现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等症状,且手术要对骨膜进行剥离,会对神经产生损伤,甚至是感染,以上问题均会影响骨折的愈合时间。故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积极作用。随着中医医疗的发展与进步,临床实践表明[8],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缩短四肢骨折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显著。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避免手术治疗的不足与缺点,且其不会引起肿胀与瘀血,可减少疼痛与肿胀时间,有效避免手术瘢痕,促进患者骨折快速愈合。且中医特色疗法,简便易行,易于被广大患者认可与接受。在中医特色治疗过程中,对没有移位的患者,在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同时直接外敷;对移位患者,通过中药与小夹板固定治疗,其中中药药方中的桅子、白芷、生川乌、生草乌、当归、红花等,可有效活血化瘀、益气,快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本次研究显示:骨折肿胀消肿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10%)低于对照组(45%)(P<0.05)。由此可知,中医特色疗法可作为治疗四肢骨折常用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四肢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其对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夹板四肢有效率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