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联合彩超检查对乳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研究

2018-12-06 08:15彭丽珍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性病变囊性囊肿

彭丽珍

(新余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西 新余 338000)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其发病诱因多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有关。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肿块、乳头溢液、乳痛等,若未能及时治疗干预可导致病情恶化,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相关数据调查表明,百分之七十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情况,乳腺囊性增生症恶变的危险性比一般妇女高2~4倍,近些年,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2]。为此,应及早诊断发现,及早治疗,从而有效避免病情恶化,提高预后。目前,对乳腺囊性病变患者常采用B超、彩超等进行检查诊断,以此更好地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本次研究中,本院对乳腺囊性病变患者采用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囊性病变的女性患者(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院)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参考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参考组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3.73±1.72)岁;病程5个月~1年,平均病程(0.62±0.11)年;其中,23例文盲或小学文化水平,43例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34例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实验组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3.84±1.67)岁;病程4个月~1年,平均病程(0.67±0.03)年;其中,23例文盲或小学文化水平,42例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35例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比较两组乳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参考组:对参考组患者采用钼靶进行检查诊断。钼靶检查方法如下,乳腺钼靶投照摄影:选择数字乳腺钼靶机(美国HO-LOGIC LORAD Selenia)对患者实施检查诊断,作斜位投照、双乳轴位等常规处理,必要情况下行乳腺导管造影,25 kV~40 kV管电压与6~10 mAs管电流设置,让患者立于钼靶机前,将胸部充分暴露,并压紧、压平乳腺,采用压迫器进行操作,通常采用屏气曝光。对患者的乳腺类型状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分析,同时认真记录乳腺囊性病变的大小、有无毛刺、边缘及密度与钙化等情况。

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应用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诊断,钼靶方法与参考组患者相同,彩超诊断仪选择美国生产的GELOGZQ5,线阵探头选择,5~12 MHZ探头频率设置,让患者以仰卧位姿势卧床,将双侧乳房充分暴露,根据实际情况对乳腺检查条件进行相应的调节,经体表进行放射状扫查,检查时由患者的乳腺远端边缘处逐渐沿向乳头进行检测,乳头必须扫过,有效规避检查盲区。囊性病灶发现时,将该病灶的多切面图像留取下来,严格按照要求记录病灶的位置、大小、血流分布、形态、回声与边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以及临床诊断准确率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 参考组病理结果显示,26例患者为乳腺积乳囊肿,漏诊、误诊例数为3例(11.54%);34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漏诊、误诊例数为5例(14.71%);25例患者为乳腺单纯囊肿,漏诊、误诊例数为2例(8.00%);15例患者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漏诊、误诊例数为2例(13.33%)。

实验组病理结果显示,24例患者为乳腺积乳囊肿,无漏诊、误诊例数情况;36例患者为乳腺囊性增生,漏诊例数为1例(2.78%);23例患者为乳腺单纯囊肿,无漏诊、误诊例数;17例患者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误诊例数为1例(5.88%)。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状况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例数为95例(95.00%),明显高于单一检查诊断的参考组患者76例(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状况[n(%)]

3 讨论

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外科疾病,以乳腺内肿块为典型症状表现,肿块可单发也可多发,根据肿块分布范围可将其分为混合型、弥漫型等,若肿块增大迅速,且呈现为质地坚硬者往往提示存在恶变情况[3]。本病乳痛一般不明显,偶伴刺痛、隐痛及上肢痛等,由于腺囊性增生病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临床上将其视为癌前病变征兆,为此,必须及早发现、治疗[4]。乳腺囊性病变患者多发于青壮年时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乳腺单纯性囊肿通常为良性病变,其发病诱因常与体内各种激素平衡失调等存在紧密的联系,各种激素平衡失调容易导致管内细胞增多,造成导管上皮增生、导管扭曲、坏死等,继而导致囊肿的发生[5]。临床上常采用X线、彩超检查等手段对乳腺囊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测诊断,临床实践指出,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够较好地将病变特征突显出来,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因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的漏诊情况发生,继而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6]。临床上,恶性肿瘤中浸润性导管癌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可见微小钙化灶以及毛刺等;粘液腺癌等一般具有良性病变特征,如后方回声增强以及边界清晰等,采用超声进行检查诊断时容易出现误诊等不良现象[7]。对于小的病变患者,其囊肿内部是否存在回声的鉴别难度比较大,临床上可采用谐波成像的方式或者通过减小动态范围进行改善;对于多房小囊肿患者,其病理基础以大汗腺化生为主,结合彩超检查无明显血流信号,其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8]。本文研究中,本院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钼靶联合彩超进行检查诊断,由于钼靶检查不易区分纤维腺瘤与高密度囊肿等,继而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风险,而乳腺导管造影则能够较好地对乳腺导管类疾病进行准确的定性、定位检测、诊断。钼靶摄影的基本原理是源于背景腺体与肿块之间的密度差,若肿块密度高而腺体较致密时其肿块很难显示出来,因而本次研究中采用钼靶检查的参考组患者其误诊、漏诊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彩超检查诊断具有分辨率高、操作简便、适合范围广等特点,钼靶联合彩超检查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乳腺积乳囊肿、乳腺单纯囊肿诊断准确率高达100.00%,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漏诊、误诊例数仅为1例,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充分说明钼靶联合彩超检查的实性能力高,临床应用优势显著。综上,对乳腺囊性病变应用彩超联合钼靶检查的应用价值高,适合推广。

猜你喜欢
性病变囊性囊肿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下径向超声引导联合测量技术在肺周围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囊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