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8-12-06 08:15钟娟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胸痛病情流程

钟娟

(萍乡市人民医院急症科,江西 萍乡 337000)

胸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可由胸壁病变、心血管病变、气管和支气管病变以及肺与胸膜病变等引起,因此在发病时需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1]。急诊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患者较为密集、接触疾病种类最广的科室,针对于急诊胸痛患者来说,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可以辅助医生在最快的时间内挽救患者的生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促使病情的好转[2-3]。因此,本文通过对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并对其中的50例进行了急诊护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效果较为显著,现将本次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自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诊胸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5±3.5)岁;实验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9.5±3.6)岁。纳入标准: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均在12 h以内;均存在较为明显且剧烈的胸痛症状;患者本人和家属均与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以及认知障碍的患者。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研究意义,可进行研究比对。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的方法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分诊,并对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神志状况进行评估,做好心电图的检查工作,然后进行及时的救治。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①接诊:在接到急诊患者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在2 min以内出诊,并与患者的家属取得及时的联系,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与此同时,要给予患者吸氧、输液等方面的急救治疗,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建立好静脉通道,做好心电指标检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除颤器抢救操作;②候诊患者:针对于停留在候诊区的胸痛患者,要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要优先诊疗,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年龄、胸痛发作时间以及持续时间、胸痛的致病原因、疼痛程度以及合并胸痛出现的其他症状,安抚患者耐心等待;③病情分类: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以及患者主诉,识别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对于高致死性胸痛患者要给予高度的关注,配合好主治医生做好分诊情况、生命体征、患者主诉、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记录;④针对于胸痛患者来说,除了基本的心电图监测以外,还要进行血常规、胸片、血气分析以及心肌标志物检查等一系列重要的检查工作,如果存在肺栓塞可疑患者,要对患者的肺动脉以及主动脉进行CT检查,方便在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工作;⑤工作交接:在患者需要进行院内转运时,要提前填写好转运交接表,并指定专门的转运人员准备好必须物品,然后进行转运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后的急诊效果。主要包括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衰、中风、休克;③护理满意度。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分,非常满意:9以上;满意:7.5~8.9分之间;不满意:7.4分以下。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急诊效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急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后的急诊效果(±s)

表1 护理后的急诊效果(±s)

住院时间(d)8.75±2.54 14.14±3.00 9.695 9 0.000 0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急诊停留时间(min)6.51±1.50 10.22±2.00 10.493 5 0.000 0分诊评估时间(min)1.46±0.23 2.58±0.60 12.324 8 0.000 0急救时间(min)40.12±9.00 55.78±12.47 7.200 5 0.000 0

2.2 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不良事件[n(%)]

2.3 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急诊患者通常起病急、病情危急,甚至存在极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极大的威胁[4]。针对于急诊胸痛来说,它是急诊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多数患者可合并出现胸前闷胀、压榨性疼痛、呼吸困难、持续性气短、意识模糊等情况,所以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临床表现症状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5]。但在实际的急诊护理当中,可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分工不明、职责不到位、工作杂乱无章等,严重阻碍了抢救工作的进程和功率,极有可能耽误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6]。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在常规的急诊护理工作上进行的进一步细化和内涵的升华,为广大急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抢救和治疗[7]。在急诊护理流程的优化过程中,促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意识,对每一位急诊患者保有高度的责任心,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有利于医生在初期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尽最大的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优化,进一步实现了合理分工,统筹了时间,使得急诊护理工作更加高效,更具计划性,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8]。

经过上述的数据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急诊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得知,有效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升患者的急诊效果,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式应该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胸痛病情流程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有些胸痛会猝死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