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胰腺手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12-06 08:15王鹂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鸣音预见性胰腺

王鹂

(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 上饶 334000)

胰腺手术作为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往往对胰腺的分泌功能造成破坏,分泌功能受到损伤后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内分泌功能受到损伤则引起术后血糖升高,对消化功能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1]。研究表明,对患者胰腺手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胃肠动力障碍引发的胀气胀痛、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引发的消化功能障碍等,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2]。为实现临床指导的目的,本研究将于我院接受腹腔镜胰腺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率,并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胰腺手术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研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胰腺手术者中抽取患者2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年龄为(48.86±10.12)岁,其中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3例,胰腺囊肿2例;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为27~71岁,平均年龄为(48.57±10.37)岁,其中胰腺癌4例,胰腺囊腺瘤4例,胰腺囊肿2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所有患者均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诊断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患者无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无血液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患者无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排除标准[4]:患者不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存在心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存在血液系统严重疾病或药物过敏史;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依从性差。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常规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手术切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胰腺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宣教: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饮食等完成术前准备,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帮助其建立信心和配合度;②术前胃肠功能评估:术前每日对进食的食物种类、数量、排便情况、大便性状、是否服药等进行统计和评估,与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针对消化道功能恢复的护理计划;③肠功能恢复的预见性护理:提高对患者肠功能恢复的重视程度,将禁食时间缩短,以改善因长时间禁食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5],对肠道功能、活动耐量、肠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加强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术后提早拔除胃管和尿管,以脐为中心进行每2小时1次、每次15分钟的顺时针按摩,早晚各采用40~45℃温水泡脚15~20 min,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协助其进行恢复锻炼,早期以下地洗漱活动为主,活动量适宜以患者出现疲劳为限;④预见性疼痛的护理:术前对患者的疼痛敏感度和疼痛阈进行评估和记录,常规术后对患者予以每天2次的药物止痛,若患者对疼痛敏感,可将术后给药次数增加至每天3~4次,持续给药至术后第4~5天;⑤消化功能紊乱预防护理:于患者进食后对胃肠道功能进行每天2次的评估,对其腹胀、腹泻、反酸等症状进行评估记录。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按照少量多餐、少油的原则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开始进食时刻预见性予以肠道益生菌[6],半流质饮食时予以益生菌类酸奶,若患者消化功能差,则予以促胃功能药物。

1.4 观察指标 ①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临床收集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0.12±3.86)min,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8.17±7.87)min。相较于对照组显著缩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对比(±s)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min)38.17±7.87 55.51±5.89 9.662<0.050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0 10肠鸣音恢复时间(min)20.12±3.86 30.37±4.12 9.944<0.05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相对于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肠瘘,1例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由于其瘢痕小、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在腹腔手术中得到广泛运用。从解剖角度看,胰腺与肠系膜上血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相邻,且其具有位置深和组织脆弱的特点,常引发一系列并发症[7]。即使在腹腔镜胰腺手术治疗技术成熟的今天,临床护理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仍然不能忽视。

胰腺手术术后患者因胰腺功能受到破坏,各种术后应激反应居高不下。预见性护理改变过去通过患者主诉了解病情事后补救的缺点,采取了事先预见、及时评估,提前指导和药物干预等各项措施,将各种术后高发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了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8]。预见性护理研究[9]表明,临床上对接受腹腔镜胰腺手术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取了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患者肠功能恢复相关指标中的肠鸣音恢复时间(20.12±3.86)min,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8.17±7.87)min。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患者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相对于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降低。预见性护理确实验证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腹腔镜手术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能显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鸣音预见性胰腺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