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ADL和FMA评分影响分析

2018-12-06 08:15吴军芳
当代医学 2018年32期
关键词:管状精细化康复

吴军芳

(西安市北方医院外科,陕西 西安 710043)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中一般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良好[1]。但由于创伤位置的特殊性,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功能损失、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次研究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效果良好,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共76例经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9.58±4.83)岁。其中肱骨骨折25例,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7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8.96±5.06)岁。其中肱骨骨折23例,腓骨骨折8例,股骨骨折7例。所有患者均对研究情况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临床监测、体位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3]。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制定精细化护理程序。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精细化护理理念、流程、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包括护理目标、护理计划、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评价等;②精细化心理护理。多数患者的骨折都是由于突发事件导致的,对患者的心理冲击力较大,同时由于手术、生活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加强护患沟通显得极其重要,了解患者造成心理困惑产生的根本原因,给予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护理措施;③疼痛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持续时间、患肢状况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按摩、镇痛药等方式进行镇痛,同时告知患者缓解疼痛的自主措施,例如深呼吸、注意力转移等;④并发症护理。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大多需要长期卧床治疗,为了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并评估压疮的发生风险。护理人员还应当剔除患者毛发、清洗污垢,预防感染。此外,还应适当抬高患者患肢,一般为30°,从而保证静脉的正常回流,避免肢体肿胀的发生;⑤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运动过度对患者造成损伤。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优良率以及自我管理评分。自我管理评分中包括行为管理、心理管理及状态管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肢体活动正常;良:肢体活动限制<50%,偶尔有轻微疼痛;可:肢体活动受限>50%,角畸形<10°,经常出现疼痛;差:肢体疼痛剧烈,无法正常活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以及FM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ADL、FMA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软件实现了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8.61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优良率对比[n(%)]

2.2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行为管理、心理管理及状态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分,±s)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状态管理16.87±2.39 13.62±2.45 5.853 0.000例数38 38行为管理12.84±3.55 8.93±2.28 5.713 0.000心理管理8.93±2.28 10.04±2.18 6.653 0.000

2.3 ADL、FMA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ADL、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ADL、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3所示。

表3 两组ADL、FMA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ADL、FMA评分对比(分,±s)

护理后91.23±6.32 89.36±7.12 7.263 0.000组别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3 43 ADL护理前26.51±1.79 23.68±31.82 1.325 0.075护理后56.74±7.21 53.25±7.25 5.032 0.000 FMA护理前50.23±6.69 51.79±6.58 0.552 0.198

3 讨论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对四肢长管状骨造成冲击,破坏了骨骼的完整性及连续性,临床中一般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方式[4]。但由于创伤部位较为特殊,术后常出现功能性损伤等情况,同时,长期的物理固定也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可能引发感染、渗血等并发症[5]。因此,临床中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精细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为管理、心理管理及状态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ADL、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ADL、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精细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重视护理的精细化,将护理内容与管理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6]。患者经治疗后,由于疼痛的影响以及对疗效、恢复情况的担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7]。通过精细化心理护理,使护理人员能深入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树立了患者对疾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通过疼痛护理的方式,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此外,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经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预后较差。精细化护理通过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的方式,加强了患者对并发症的了解,并掌握了相应的康复锻炼方法,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患者预后,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效果非常明显,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同时,也使得患者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管状精细化康复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双牺牲模板法制备一维管状Pt-Mn3O4-C复合物及其优越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