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期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18.6—2018.7)

2018-12-06 07:34塔娜
广西民族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学报民俗云南

塔娜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

安全化理论视野下的民族冲突研究//段仕君//贵州民族研究,-2018,(4).6~11

“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严庆,平维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14~18

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促进者 守护者:中国民族工作的新趋势//刘荣//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05~16

关于民族政策评估的几点思考//桂芳,王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3).1~5

国家建构视域下的伊拉克国家认同困境/冯燚//世界民族,-2018,(3).29~38

继承与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思想创新观点论析//杜军,韩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民族化实现//王美君,万青//贵州民族研究,-2018,(4).19~22

民族国家构建视野下的缅甸罗兴伽难民问题//和红梅//世界民族,-2018,(3).39~46

“全球城市”的族群权利//姚尚建//贵州民族研究,-2018,(4).1~5

少数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探索//朱宏霜//贵州民族研究,-2018,(5).1~4

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张娇,代安丽//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3).6~9

习近平社会保障思想与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杨昌儒,卫松//贵州民族研究,-2018,(5).55~6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边疆治理的推动作用//高永久,赵俊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17~21

新论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中共同体的构建:以多民族国家民族精神共同体为理念//马俊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15~21

中国边境治理研究:从单一视角转向复合视角//孙保全,夏文贵//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16~2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政策、制度发展//乔智敏,杨旭,林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32~36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边疆安全复合体:边疆安全的区域和整体视角//陈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23~30

中国民俗学转型发展与表演理论的对话关系//毛晓帅//民俗研究,-2018,(4).51~61

二、理论研究

变迁作为遗产?城市传统作为“自相矛盾”的范畴//[德]沃尔夫冈·卡舒巴著,包汉毅译//民俗研究,-2018,(3).26~28

超出自我与他者的实践增量及民族志“做”法:以《双面人》为例//谭同学//思想战线,-2018,(4).1~8

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设析论//冯育林//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8~15

从人种志、民族志到田野志:围绕“Ethnography”翻译的人类学学术论争//徐义强//民俗研究,-2018,(3).49~56

国际移民视域下的“Diaspora”话语:概念反思与译介困境//周雷,牛忠光//世界民族,-2018,(3).73~81

既做美国人又做黑人:杜波依斯民族主义和融合主义思想探析//王卓,王恩铭//世界民族,-2018,(3).47~54

日本民族志的立與破/陆薇薇//民俗研究,-2018,(4).83~94

社会变动、“生世界”与民俗//[日]岛村恭则,王京译//民俗研究,-2018,(4).76~82

“生世界”:日本民俗学发展的新动向:日本民俗学者岛村恭则教授访谈录//毕雪飞,[日]岛村恭则//民俗研究,-2018,(4).71~75

“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王杰文//民俗研究,-2018,(3).15~25

“世俗面相”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转型:基于“大一统”思想及文化惰性的思考//张媚玲//思想战线,-2018,(4).27~34

文本与实践之间:对人类伊斯兰研究的思考//Ronald A.LuRens-Bull著,马强、李绪阳译//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48~59

西方族体概念的语义流变与演进逻辑//张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9~14

新时代中国民族团结“建构性”与“自发性”间的耦合:基于涂尔干和福山的理论视域//卫松,杨昌儒//贵州民族研究,-2018,(4).12~18

走廊地带多重边界叠合与多民族共同体生成:兼论河西走廊区域研究范式与民族学意义//李建宗//思想战线,-2018,(4).17~26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城市空间的女性在场:基于性别、身份与权利的研究视角//晏晓娟//云南社会科学,-2018,(4).126~131

川南苗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历史演变//刘琳,郎维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33~39

从“本真”文本到“拟真”符号:西兰卡普的当代重构研究//向思全//贵州民族研究,-2018,(4).98~102

从相遇到相离:一个多民族村落族际交往与分离的社会学考察//旦正才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4~58

促进减贫的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吴秋菊,林辉煌//云南社会科学,-2018,(4).132~140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罗海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47~51

傣族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人类学考察//张海超,雷廷加//云南社会科学,-2018,(2).155~161

当代裕固族鄂博祭祀的复兴与变迁:以肃南县明花乡“小海子”鄂博为例//钟梅燕,贾雪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46~50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态建构//金泽//民俗研究,-2018,(4).5~13

德宏芒市傣族剪纸的社会记忆研究//杨文华,杨淇//云南社会科学,-2018,(4).106~112

对口支援政策的演进及运行特征研究:以对口支援西藏为例//王磊,黄云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26~33

多元螺旋式世俗化、价值重建与文化自觉:德国巴伐利亚阿柏村天主教徒的实践//谭同学//民俗研究,-2018,(3).147~156

多元主体与公共生活的生成:美国新奥尔良非裔狂欢的案例//李家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69~73

多中心治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究//刘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35~45

多重叙事下的侗苗族群历史记忆与地方社会:基于湘黔桂界邻地区飞山神杨再思传说研究//罗兆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47~52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内涵//王炎松,袁梦,庞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9~63

非物质文化的历史境遇与公共文化重塑:以恩施土家女儿会为考察中心//杨洪林//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64~68

“鬼主”与圣权制: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治理文化刍议//张小军,雷李洪//民俗研究,-2018,(3).119~128

国家、市场、农户与生态治理的推拉效应分析:以改革开放以来黄土高原生态区的L村生态变迁为例//唐鸣,任志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43~47

基于“结构-战略-治理能力”的城市民族互嵌社区治理机制研究//姚珣,张明善,马晓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48~54

技艺传承与族性建构: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鄂温克族桦树皮工艺研究//孟德鸿//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3).164~168

跨国流动与个人生活的变迁:以朝鲜族跨国群体与留守家庭的生活体验为例//李梅花//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58~64

“昆仑”新释:与古彝“土鲁”圣山比较论起//沙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62~69

礼、乐张力下的乡村秩序: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尔嗬音乐文化与乡村秩序考察//陈如,陈荣//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1~5

历史心性与族群建构:以丽江龙蟠人为例//和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41~47

论“雍仲”符号的形式与内涵//拉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53~57

论牛河梁遗址的社会性质和妇女地位//何国强,王天玉//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18~35

论西南偏远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治理:基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J村的调研分析//张露露//贵州民族研究,-2018,(5).37~40

论中国彝族与日本隼人竹文化及二者关系//赵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7).53~59

美国黑人母亲的身份变迁:基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孫麟//世界民族,-2018,(3).55~63

蒙古族哈达文化的人类学分析/奥丽雅//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3).122~126

缅北跨境民族之族群认同探微//梅英,张凯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42~46

苗族“亚鲁文化”再认识//卢劲//贵州民族研究,-2018,(4).93~97

民俗学视阈下未成年人葬俗的传播与变异:以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瓮棺藏为例//王清刚//民俗研究,-2018,(4).26~30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探讨//李少惠,成广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40~47

民族文化认同视角下云南德宏景颇族音乐的“族性音调”及发展//郭旭//贵州民族研究,-2018,(5).82~85

牧区散居维吾尔人的社会文化适应:阿尔泰山草原红墩社区的个案//罗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19~25

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互动与融合研究:基于浙江省嘉兴与义乌两市的比较研究//姜亦炜//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77~91

难民危机和欧洲多元文化主义的黄昏//鲍永玲//世界民族,-2018,(3).16~28

袍哥势力对羌族地方社会权威和秩序的影响:以民国川西北白草河流域为例//安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2~61

黔中布依族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保护开发对策//郁献军,过伟敏//贵州民族研究,-2018,(5).49~52

青海藏区社会制度变迁之探讨:以三江源地区毛庄乡赛吾村为例//王妍//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6~11

权益隐性失衡及其纾解:水库移民妇女的困境与出路//施国庆,吴蓉,周潇君//云南社会科学,-2018,(1).149~156

日本工匠精神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朱琴,刘培峰//云南社会科学,-2018,(3).90~96

日本战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习俗的解构与守成:兼论长谷川町子漫画角色草根性//韩若冰//民俗研究,-2018,(4).102~114

三大国家战略叠加期民族地区城市群发展策略研究//柳建文//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37~42

“三江并流”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及思考//李亚锋//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36~40

“三重脱嵌”:流动的朝鲜族:基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农村地区的实地研究//席婷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65~71

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茶经》研究//皇甫睿//云南社会科学,-2018,(2).162~167

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生境探析//雷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7).60~65

水西彝族传统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张泽洪,高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39~43

四川犍为出土巴蜀土坑印字是古彝文字符考//沙马拉毅,钱玉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22~25

土家族传统戏曲的声腔语境及保护发展:以鹤峰“非遗”柳子戏为例//刘红,殷瑰姣//贵州民族研究,-2018,(5).70~73

文化并置视野下彝族经籍文学五言体例的优势和意义//吴永强,邓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39~43

文化堕距理论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困境”与“出路”的分析//张桂敏,吴湘玲//云南社会科学,-2018,(3).136~143

文化取向与职业类型:在韩中国朝鲜族跨国族群认同的分化//陈纪,南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7).40~46

文化再生产视阈下阔克麦西热甫的传承与反思/赵利生,魏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34~38

文化秩序与少数民族村落仪式民俗变迁:基于山地白族哭嫁与哭丧的对比研究//李容芳//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1~57

乌克兰裔美国人社团与乌克兰局势//曹升生//世界民族,-2018,(3).90~101

“吴忠经验”再认识:西部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建设个案研究//王萌,苏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32~36

西藏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路径选择//徐伍达,李联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57~62

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张泽洪//民俗研究,-2018,(4).19~25

西夏语言的佐证:藏缅语民族音乐//戴光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4).22~25

乡-城人口迁移与农村老龄化:基于农村遷移人口生育率变动的分析//王泽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72~76

乡土重建视阈下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王晓芬,饶篁//云南社会科学,-2018,(3).115~119

瑶族宗教信仰若干问题讨论//刘昭瑞//思想战线,-2018,(4).9~16

仪式成本与象征收益:美姑县彝族农民阿伙某某家尼木措毕消费观念研究//曲比阿果//贵州民族研究,-2018,(5).61~69

仪式的群体表达:以美姑县彝族农民达者某某家的尼木措毕仪式为例//曲比阿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55~61

仪式实践与榉村的社会整合//何明,杨开院//民俗研究,-2018,(3).140~146

彝族消费思想研究//王祥兵,张学立//贵州民族研究,-2018,(5).53~60

越南民族性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罗圣荣,安东程//世界民族,-2018,(3).102~110

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研究//刘佳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2).39~46

藏区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类型及培育路径调查分析:以青海藏区为例//徐世栋,傅利平,杨虎得//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8,(1). 12~17

中国的金鸡神话与鸡文化//龙耀宏//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8,(2).32~54

中国跨国婚姻移民的融入适应研究: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方明//世界民族,-2018,(3).82~89

四、研究动态、综述与书评

茶马古道研究综述//凌文锋,罗招武,木霁弘//云南社会科学,-2018,(3).97~106

德昂族人口变动剖析(1950-2010):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王明东,李联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5).50~56

敦煌学背景下裕固族历史数字化传播的三种思路//范小青,钟进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8,(3).31~34

关注价值、重拾信任:再论社会工作本土化//彭小兵,王雪燕//云南社会科学,-2018,(1).141~148

江南“低乡”究竟有何不同:《垂虹问俗》读后//赵世瑜//民俗研究,-2018,(3).29~35

他者镜像中的中国近代民间礼俗:法国传教士禄是遒对中国婚丧、岁时风俗的书写与研究//彭瑞红//民俗研究,-2018,(4).62~70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思想研究//刘莹,李晓兰//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3).10~15

以“家”构“族”:中华民族历史建构的独特逻辑//孙保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7).47~52

阴骘思想与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构建:基于哀牢山腹地刊刻《丹桂籍》的文献考查//熊开万,桂胜//云南社会科学,-2018,(3).107~114

振兴乡土 回归民俗//彭兆荣//云南社会科学,-2018,(4).94~98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张志刚//民俗研究,-2018,(4).14~1

〔责任编辑:陆 露〕

猜你喜欢
学报民俗云南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