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养老困境及对策

2018-12-06 07:46张倩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8年10期

摘 要:近年来,空巢老人养老已然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城市空巢老人与农村空巢老人有着不同的需求,那么作为政府在养老供给问题上就应有针对性的服务与对策。本文主要从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现状分析,包括老人的经济需求,生活照料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等方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老年空巢;养老困境;政府对策

一、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养老现状

1.经济供养现状

经济支持是养老的核心,也是养老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它对老年人未来的生活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人不仅要吃饱穿暖,还应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这就需要政府对其在退休后或丧失劳动能力后的生活提供一定保障,使他们能平等共享社会经济资源。虽然绝大多数的城市空巢老人有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退休工资和养老保险,能实现经济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物价飞速上涨,人们的消费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空巢老人仅靠这些微薄收入只能够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有些低收入人群还无法保障基本生活。在这些人群中,如果除去一些基本的生活开销后,如果碰上生病、意外事故以及购买大件家用物品,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其不高的收入就更难以满足。

2.生活照料现状

照料需求也是老年人养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城市老年人群中的高龄老年人群对于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占据了大多数,不仅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料和专业护理的要求十分迫切,而且众多空巢老人的需求则更加强烈。养老资源的短缺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得不到满足,人们开始转移注意力,寻求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但由于目前社区养老模式还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人们的观念意识差,政府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就使得这一模式的获益群体范围大大缩小。由此可见,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还有待完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3.情感与精神慰藉现状

相对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情感与精神慰藉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养老支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空巢化”使空巢老人大多处于“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状况,这样的生活状况使得大多数的城市空巢老人缺少精神上的寄托,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渴望子女、亲朋好友的关心与爱护。在情感需求满足方面,子女的探望成为老人的欢心事,配偶、子女以及亲属朋友在老人的情感与精神支持方面占据重要位置,而子女的慰藉才是老人更为关心的。但家庭养老功能的外移,把老人排除在家庭之外,缺少来自子女关心,无法享受天伦之乐,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低落、孤独寂寞、孤僻抑郁等。在满足需求方面,老人通常是在室内做家务、看电视、閑坐,在室外经常是散步锻炼、下棋、找人闲聊。由此可见,他们社会参与率低,参与社会方式少,关注社会、求知方式比较单一。

二、完善我国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养老服务与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经济服务体系

1.扩大城市空巢老人的资金来源渠道,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政府应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配置社会福利资源,以满足老年人中最为贫困或最需要的人群。其次,政府对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企业或团体给予补贴或扶持,充分调动民间力量,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承办老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最后,要积极开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包括调整用于社区养老的专项基金,开征新的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税种,建立长期有效的财政联动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改革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市养老保险制度

城市空巢老人属于城市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一方面是生体肌能的减弱,另一方面是子女不在身边心里的孤独,这些都需要健全的养老保障去弥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加快对医疗保险的改革步伐,扩大医疗覆盖面,尽快实现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医疗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要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应针对没有收入的人进行扶持,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困难空巢老人建立专项资金保障。除此之外,对于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来说,要做到按时足额的发放,并建立退休金与物价水平相符的浮动机制,保障空巢老人的正常生活。

3.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社保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模式,尽管社区养老事业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各项制度也在有条不紊地建立中,只有极少数地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区服务机制,政府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政府可以在社区内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比如社区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做到充分共享社区资源。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网络平台,建立社区老人联系档案,做好信息沟通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社区管理,促进政府与社区、政府与个人之间的联系,让老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的为空巢老人提供方便。

(二)完善生活照料服务体系

1.加大政府对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照顾支持力度

在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中不仅要依靠的是子女和亲戚,更要发挥政府的力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为城市社区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政府应完善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将政策落实到位。其次,在观念上,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观念,将老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形象。再次,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有效的网络支持,对社区工作做好监督,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照顾服务计划,为城市空巢老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最后,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百事孝为先”的观念,对老人的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子女对赡养老人义务的责任意识。

2.有效的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在逐渐增加,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但我国社区发展缓慢,制度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差,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应将社区养老服务真正落实到生活中,一方面社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内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结合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建设符合社区服务需求的相关基础设,如日托所、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场所。另一方面,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准入门槛,真正简化审批程序,减少条件限制,全面推进养老社会化。

3.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志愿者队伍

政府应高度重视建设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通过引进、培训、使用、考核等方式,打造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并在队伍中培养骨干,特别是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第一,组织培训工作。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在技术上的培训和观念上的改变,建立持证上岗制度,树立权威性的服务观念;第二,发展社会教育事业。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学习相关的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养老服务知识、理念、方法和技巧的专业化队伍;第三,培养年轻一代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教育增长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获取社会经验,以达到“老有所需,老有所用”的目的。

(三)完善情感与精神慰藉服务体系

1.加大政府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关心和关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不断加强,独立封闭的结构使老人被独立于家庭之外,老人虽然有房子,但却没有“家”。因此我们要让城市空巢老人找到家的感觉,感受家的温暖。首先,大力宣传“敬老”“养老”“爱老”的精神。关注今天的老人,就是关注明天的我们,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子女意识到孝敬父母的真正内涵。再次,尊重空巢老人,消除歧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去挖掘空巢老人的潜力和价值,引导老人在晚年时期再次融入社会,实现空巢老人的自我认同。

2.丰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社区文化娱乐生活

政府可以为城市空巢老人在各个社区内建立综合性的老年活动中心,中心可以开设台球室、棋牌室、声乐活动室、健身房、电脑阅览室、图书报刊阅读室等多个项目可供老人选择,此外,还可以开设老年大学,以满足老人对知识的渴求。另外,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和公益活动,鼓励城市空巢老人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多种方式来排解孤独寂寞的情感,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对自己充满信心。还可以组建老年人兴趣队,如舞蹈队、合唱队等,利用媒体为有专长的老年人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自己走出去,拓展生活圈,丰富晚年生活。

3.加强城市空巢老人与社会群体间的互动

空巢老人仅仅只围绕文化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政治参与方面多走入人们的视线。空巢老人对国家政治、新闻的关心大多都来源于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以及期刊杂志或报纸,很少主动参与政治生活,政府应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参与政治生活,在这些人群中形成非正式组织,学习和讨论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提升老年人的社会价值。还应定期组织社区内的老年人对社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借鉴的意见,为政府做出正确的社区发展规划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兆友,鄭吉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强度的实证分析—基于辽宁省S 镇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J].社会保障研究, 2016(5): 18-26.

[2] 冯喜良,孙亚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现状的调研报告—基于2015 年北京市的调研数据[J].调研世界: 2017(1): 23-27.

[3] 李春根,唐韵.完善深圳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调查与对策[J].社会保障研究, 2015(5): 46-58.

作者简介:

张倩(1985-),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