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研究

2018-12-07 12:48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张文丞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运输管理企业

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 张文丞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进一步凸显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的功能属性,赋予了交通运输发展先行官的历史新定位。对交通强国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交通运输只有自身强,才能强国家。作为交通运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源动力的从业人员队伍,更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基础。

1 从业人员的发展定位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运输生产的具体实施者,是推进“人、车、路、技术、环境和管理”全要素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保障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安全水平和行业发展的的核心。南京市以“促规范、强管理,精服务、促发展”作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着力营造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

2 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运管机构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职权法定。危险品运输、普通货运和客运等不同的从业类别应当实施分类管理。对培训机构资质的许可审批、日常监管,对考试报名、考务管理的职责划分,对继续教育等事中事后监管都应当从地域管理权、事务管理权和层级管理权三个方面予以明确。

(2)规范程序。以行业管理规范化为基础,对准入条件、考试流程、窗口便民服务措施、继续教育方式、从业人员档案清单及转籍条件等进行流程再造,制定统一文本,形成闭环管理。

(3)便民宗旨。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属性是服务,既服务从业人员,又服务普通群众。所以应当坚持“放管服”结合,不涉及安全稳定、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日常业务,应当打破窗口服务部门之间的肠梗阻,能就近办理的不绕路,能简化处理的不繁琐、能优化服务的不重复、能上网解决不上门,进一步简政放权,才能打造高效便捷的从业环境,才能树立公平公正的政府形象。

(4)循序渐进。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当遵循行业现状,立足现有条件,区分轻重缓急,促进各方合力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3 行业管理的重点

南京市道路运输行业有近12.5万名在册的从业人员(含一人持有多类别证件),靠市级和区县两级部门的十几个工作人员管理,越来越捉襟见肘。通过不断研究,我们的思路是牢牢牵住运输企业这个牛鼻子,通过督导企业,切实强化企业发挥主体责任来加强“人”这个核心要素的建设和管理。

3.1 理顺三种关系

(1)理顺运管机构内部的关系。运管机构的部门设置一般将“管理从业人员、管理车辆、管理业户”的事权独立划分,对运输企业及所属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的事中事后监管往往无法形成合力,重复管理也导致行政成本增加,企业生产经营负担加重。所以运管机构内部应完善沟通协商机制,建立责任清单和统一行动计划,减少职责不清和推诿扯皮。

(2)理顺运管机构、运输企业这两者对待从业人员的关系。从强化安全生产的角度入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形成“运管机构管企业、企业管好自己的车辆和人员”这种递进式监管,同时借助信用管理的关联性,改变过去运管机构的各自为政,通过业户、人员和经营行为的分类管理,并依托运政在线等网络平台互联互通,进一步打通梗阻,实现全市、全省运政工作的整体推进,在执法效能和管理权威得到保证的同时,运输企业的主体责任切实得到强化,能更好地管住人,管好人。

(3)理顺运管机构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涉及到交通、公安、安监、劳动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单靠运管机构的沟通协调,力度不强,效果不佳,应当明确省市级层面的高位协调机制,统一认识,职权法定,减少推诿,保障经费,严格考核,奖勤罚懒,才能真正把从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2 强化五项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按照部、省、市的顺序,按照从业准入、继续教育、信用管理等类别,以时间为序,梳理并汇编各类制度规范。完善基础数据建设,依托运政在线等网络数据平台,整合人员、车辆和业户信息,完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基本数据库,实现省内转籍、考核、验证全部电子化,各市运管机构对电子信息互认这一目标。

(2)严格准入。严把考试关,结合交通运输部51号令、52号令,强化职业资格的培训许可、考务管理和证件档案管理;严把转籍关,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档。

(3)强化继续教育。南京市运管机构开发了继续教育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了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联系制度,不定期开展抽查和考核来保证培训质量,目前普货和客运继续教育,通过考试检验培训效果。结合实际,对继续教育周期和学时分解细化,探索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建设远程网络学习教室,推广江苏交学网远程继续教育课程,推广运输企业集中培训、送培上门等新模式。

(4)推动信用管理。积极做好诚信考核向信用管理的过渡,牵头组织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工作。信用管理整合了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经营行为的违章处罚,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的综合性。通过信息记录、等级评定和奖惩机制对业户、人员和经营行为进行联通,实现全覆盖,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行业管理模式,定期与公安、安监等部门共享信息,也为社会信用建设打下基础。

(5)拓展便民举措。强化服务咨询首问负责制,实现3年无事故证明协查函,日常信用管理和继续教育就近办理,探索客运、普货和危货从业人员的换证业务就近窗口一站式办理,利用窗口部门设置易拉宝等积极宣传推广网上继续教育新模式。

4 当前工作中的困境

南京市的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仍面临困境。

(1)政策解读和执行标准不统一,部分规定亟待细化完善。例如是否允许跨区域报名考试、报考客运时准驾车型认定不统一、戒毒后能否报考等问题;又如继续教育的周期如何计算,转籍档案内容无细化要求,押运员、装卸管理员的培训是否需要许可,后续是否开展继续教育等问题,均缺少可操作性的细则。

(2)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缺乏,惩戒力度和管理权威不强。继续教育和信用管理由于没有设置相当力度的罚则,无法发挥真正的监管作用。目前从业人员日常管理中,也没有设置行之有效的退出机制。

(3)各方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继续教育的宣传推广仍待加强。运输企业和驾驶人对继续教育不重视,部分驾驶人初领证件之后没有继续教育的意识,部分企业认为继续教育仅是驾驶人个人的事情,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另一方面,交通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科学的继续教育体系仍待建立和完善。

5 解决措施和设想

(1)应当加快国家层面的交通运输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大数据的整合应用,进而推动从业人员基础数据电子化、档案转籍过户电子化建设和网上考试报名缴费一体化建设等。

(2)国家和省级层面健全从业人员管理服务规范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统一的标准和操作细则,同时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和业务培训机制,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

(3)加快企业自主开展继续教育和网上教育推广。以“依法组织、各司其职、便民利民、注重实效”为原则,依据部颁办法和意见,在继续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从给予企业和驾驶人充分选择权,尽可能节约企业成本等角度入手,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学时认定和考核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继续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运输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散杂货运输专栏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散杂货运输专栏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