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对策

2018-12-07 17:45
经营者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服务性税制发票

任 艳

“营改增”就是将原本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征增值税,这是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做出的重大财税改革。在实施“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各种市场主体所受的影响是不同的,事业单位也受到一定影响。可以说,“营改增”的实施对事业单位来说,不仅仅是机遇,还伴随着挑战,为此,为了更好地适应“营改增”税制改革,必须认真分析营改增的影响,并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对于“营改增”对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以及适应营改增改革的改进对策,本文将进行详细阐述:

一、“营改增”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分析

(一)税负负担先升后降

对事业单位而言,其收入来源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依靠自主经营而获得的服务性收入,另一种则是国家政府部门提供的财政资金支持。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在不考虑员工数量变动及其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仅靠国家财政往往难以保证职工团队的稳定性。为此,事业单位要依托自身有利优势,大力发展经营服务,提高经济收入。同时,从财政支出视角来看,日常办公费用与人员经费大多比例明确,往往难以随意挪用。现金仪器设备的购置也会发生一笔不小的支出,而这项支出是无法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事业单位也无法获得进项税票。这样一来,在进行“营改增”改革的前期,事业单位的整体税负水平会有所上升。但是,随着改革逐步深化,相关政策得以调整后,抵扣链条将逐步完善,“营改增”的覆盖范围也会日益扩大,实际税负将会下降。

(二)会计核算难度加大

过去一直根据事业单位的票据进行征税,而在“营改增”背景下,征税的依据变为税收收入项目,这无疑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提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为此,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在技术服务与课题费用间的非税收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差别进行准确区分。目前,会计核算主要是按照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而事业单位大都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维持运营,如果出现运营费用短缺的情况,则会挪用技术服务与课题费用,用于填补财务缺口。课题费用往往是以预收款的形式加以管理,年末再根据实际支出将预收款项确认为收入,这样才能达到成本与收入相互配比的目的。对于技术服务收入而言,往往主要涉及成本费用,检测费以及印刷费等都被归属到课题经费中去,而且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填补机构运行以及工资经费的空缺,无法进行有效配比。

此外,在营改增背景下,要想准确认定能够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也面临较多困难,增值税税票的费用也由国家财政提供支持,技术服务收入也无法实现有效配比。这样进项税就无法抵扣属于应税项目的那部分服务收入的销项税额。这也就意味着,事业单位需要对现有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优化,并制定出相应地管理办法,推动自身发展。

(三)事业单位面临巨大挑战

营改增全面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事业单位表现出准备不足。随着改革逐步推行,增值税征管、发票、申报等领域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尚未完全适应这种变动的情况,出现问题在所难免。为保证“营改增”税制制度的有效落实,必须对业务工作不断进行调整,加强税务、财务环节的把关,并对这种税制制度的效益有足够的了解。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增值税的申报程序仍过于复杂且十分严格,使得事业单位的经验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面临这种严峻的挑战,事业单位必须加快传统观念转变,对财务人员进行有效引导,让其实现自我提升与完善,鼓励其通过自主学习或参加培训的方式使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高,以便有效适应税收体制变化,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明确收支情况

在当前这种改革思路指引下,对于具有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允许其免缴增值税;如果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那么就具备企业的性质,允许其将所有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进行抵扣。而如果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公益服务活动,收入水平较低,则应将其视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收入水平较高,要确保与抵扣凭证相关的抵扣与认证工作得以有效完成,并对经营收支项目进行盘点,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控,科学梳理支出情况,以便那些能够取得进项税额支出能够列支在经营收入里面。另外,如果事业单位税负较重,可以依靠国家财政支持降低自身纳税压力。

(二)加强会计核算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拟定财务管理策略,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对会计科目体系进行合理优化,对预算和结算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同时,考虑到“营改增”提出的新要求,并确保这些政策要求的充分落实,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这就要对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进行合理划分,使服务收入与成本进行合理配比。

其次,就目前情况而言,与事业单位收入相关的规定已然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在事业收入一级科目以下,增设了免税与应税服务性收入二级科目,其中前者核算的内容主要是免税服务性收入,而后者则是针对应税服务性收入进行核算,比如说,出版印刷、技术与咨询等。

最后,对事业支出进行有效调整。比如说,沿用已有的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科目,增加服务性支出科目。同时,根据新的制度要求,应税发票的相关款项属于有偿服务,并不能作为课题费用加以核算,而应将其确认为服务性收入进行会计核算。

(三)加快完善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与经营活动内容并不一致,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事业单位自身性质的不同制定有效地管理策略。倘若事业单位有着行政职能,则应按照行政单位的管理方法进行财务管理。而如果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则应参照企业管理制度实施财务管理。而对于那些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而言,则应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加强自身统筹规划,根据税收与财务管理状况作深入分析,抬高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选拔出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定期组织他们参加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增强其自我提升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不断加大对内部监督的力度

一方面,重视员工培训学习工作,时刻掌握最新动态,对新的制度要求与变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能科学评估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形势与风险状况。为了对以往违规行为予以纠正,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与安全,事业单位还应合理制定出财务管理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做好资金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完善发票使用管理制度,保证发票的使用合理,提高相关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水平,尽可能地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否则将会使事业单位陷入经营管理的困境,对自身发展不利。在实行“营改增”之前,营业税发票的开具和操作流程都十分简单,只要确认合同与应付款项无误即可开具营业税发票。但“营改增”以来,规章制度发生了变化,发票管理与操作程序也更加完善化,这时企业需要先了解合作方信用情况,然后根据发票领用单进行设计,通过层层审批与签字,进而才能获得相关款项,并取得相关发票。为此,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的制度内容与操作程序不断加强发票管理,避免不合理行为的出现。

三、结语

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尽管从长期来看,能够减轻事业单位的税务负担,但却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压力增加。为了适应“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获得健康发展,事业单位应在自身运营与税务管理方面寻求变革,明确收支状况,加强会计核算,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加大内部监督力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学习,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这样事业单位才能有效适应“营改增”改革,为事业单位自身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服务性税制发票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税制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实证检验及税制结构优化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采购发票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实现
国家发改委: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全国一张网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建国以来的工商税制改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