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光缆监测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018-12-07 06:55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监测中心监测站光缆

1 前言

随着电力通信网光缆监测系统应用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其规划与设计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 光缆分配监测系统的结构

2.1 光缆分配监测的整体系统

电力通信网光缆分配监测系统由上位机监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监测站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监测中心、客户端组成了上位机监测系统。上位机监测系统连接监测站,采用TCP/IP协议。

光缆分配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光缆线路的自动监测由监测站实施,同时对光纤传输损耗变化进行跟踪。对光缆线路光功率的实时监测由光功率监测模块实施。由于断线等故障,当监测到光功率比设定的阈值低时,控制模块完成光缆线路切换,同时发出告警。数据采集器件分布在光缆线路中,它将光纤基础数据发送到监测中心,同时分析并存储数据,反馈光缆运行状况给远程终端,这样故障就能被及时发现。用户可根据权限对历史告警信息、切换信息进行查看。光缆线路切换由远程控制监测站负责,通过实时监测光缆线路,能对光缆线路传输劣化情况有所察觉,从而降低光缆阻断的发生率。

2.2 光缆分配监测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光缆监测模块主要包括实时监测、点名监测、周期监测,光缆监测可进行历史告警信息、切换信息查询、条件查询等。告警与故障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告警设定、告警通知、告警处理、故障定位、故障分析、故障记录、故障恢复等。该模块可处理预告警线路、监测站延缓,切换预告警线路、控制监测站,进行周期性监测光缆线路。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线路管理、电路管理、设备管理、拓扑管理,该模块利用TCP/IP协议连接客户端与监测中心的通信,当客户发出请求给服务器,请求收到后,服务器提供相应服务。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包括光缆性能和设备性能,该模块为监测中心的核心处理模块,拆包解析监测站发的信息,并执行相应命令。GIS模块实质是进行系统的维护,进行输入数据、存贮数据、编辑数据、管理数据、空间查询、可视化输出等。

2.3 光缆分配监测系统GIS功能设计

GIS软件系统具有五个功能,分别为数据输入、数据存贮和管理、数据编辑、可视化表达和输出、空间查询和分析。

建立GIS数据库必须要进行数据输入,即输入地图、统计、物化遥、文字报告等数据,然后转换成可处理的数字形式。包括图形数据输入、GPS测量数据输入、栅格数据输入等。数据编辑由两部分组成,即属性编辑、图形编辑。图形编辑包括图形整饰、图形变换、图幅拼接、投影变换等。属性编辑通过结合数据库管理完成相关功能。数据的存储由空间及非空间数据存储、修改、更新、查询、检索组成。GIS的核心是进行空间查询并对其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空间检索、空间拓扑叠加分析、空间模型分析三部分。可视化表达通常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根据图形数据信息密集度对显示进行放大或缩小。

3 光缆分配监测软件系统设计

3.1 软件系统图设计

光缆分配监测软件整个系统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2012Server,选择SQLServer2012进行数据库开发,并配合操作系统实行无缝连接,采用VB进行前台开发,在光缆分配监测中心选择IBM服务器进行相关工作,工作站、数据库服务器选择的方式为客户/服务器。使用MapinfoProfessional12.0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开发工具使用MAPX5.0来实现。光缆分配监测软件整个系统由数据库系统、光缆监测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GIS、资源管理软件等组成。

3.2 光缆资源软件系统设计

光缆资源管理系统由三层组成,分别为数据存储层、界面层、逻辑处理层。在光缆资源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中,包含三个组成部分:资源管理客户端、资源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地图功能通过对GIS服务器地图信息的调用实现。对通信网络资源数据的存储,以及对资源管理系统中各种系统信息的存储均由数据存储层完成。界面层主要提供各种功能界面给系统用户。处理网络资源统计调配、分析等逻辑业务由逻辑处理层完成,软件系统具有较好的重用性、可调整性、维护管理较容易等优点。

在光缆网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层中,数据库存放全部数据,数据存储层中包含一系列数据表,这些数据表用量存储各类资源对象,同时,系统运行、管理一些需要的数据。这样保证数据库安全,降低了复杂度。系统全部界面功能由界面层负责实现,界面功能由各种资源维护、管理、统计、查询、调配、图形化展现等组成。

4 光缆分配监测系统应用分析

在光缆分配监测系统中,当用户到监测网络登录后,通过访问客户端软件可完成监测站预告警光缆线路切换工作,进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光缆实时监测,通过智能切换光缆线路实现告警和预警。通过监测光缆线路光功率,实现线路智能切换,同时分析告警信息并进行处理。监测中心服务器对监测站发的信息进行分类,并储存到数据库,为客户端提供登录请求,用户信息更新,信息查询等服务。客户端实现界面交互,完成告警信息查询,根据预告警实现光缆线路的智能切换。通过GIS功能模块实现光缆线路系统智能分配的实时监测。

5 结束语

通过对电力通信网光缆监测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与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设计实施方案。

[1]郭润珍.张家口区域电力调度软交换网络的构建[J].华北电力技术,2016(21):88-89.

[2]任敬斌,杨振伟.电力通信监测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6):102-103.

猜你喜欢
监测中心监测站光缆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距离问题
输电线路光缆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
巩义市审计局重点关注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
检察版(六)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砥砺奋进的五年
十二轮中央巡视首度实现全覆盖
学习考察,这十个城市是首选
新德里成“世界最脏城市”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