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2018-12-08 06:16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林斯基苏霍姆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作者孙孔懿;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首发式”近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此活动也拉开了中国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一百周年的序幕。

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共同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编辑部协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吴式颖、肖甦,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郭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明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尚荣、彭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书作者孙孔懿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与会专家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予以好评,认为这是出版社与作者联合向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一百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你们去读一读就会喜欢上的,你们就知道那是多么丰富,多么接地气。苏霍姆林斯基是跨越时空、跨越意识形态的。人性、人学、教育学,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最核心的东西,这是永恒的。马卡连柯的教育学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影响了一代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则是跨时代的。两者有相同之处,而不同之处是,苏霍姆林斯基更强调人本身,强调人性。今年是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全世界包括我们国家许多地方都在筹办纪念苏霍姆林斯基的活动,这是对他世界性学术贡献的充分肯定,再次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超时空性。

杨一鸣/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

苏霍姆林斯的思想价值在于,作为一位从古典向现代过渡,并通过德国古典哲学沟通东西方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具有跨文化、跨时代的精神穿透力,体现了人类共同教育价值观的精神魅力。

苏霍姆林斯的思想价值在于,他不提供教条,而为世人理解儿童、理解教育、理解社会文明与进步传承了一个人类共同的思想基点,就是从人出发去理解、关怀和教育人,提供一种思想方法,就是让我们回到教育本原、回到人的精神世界去探索和发现教育的独特规律。

苏霍姆林斯的思想价值在于,他不是在为后世教师提供一套“教育圣经”,而在于他的身体力行,为我们示范了一条可行并长期有效的教育之路,并启发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

苏霍姆林斯的思想价值在于,他的思想是开放的、有生命力的,面向不同时空的文化开放,面向不同种族人群开放。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向世人讲好中国的教育故事,在文化态度上,既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也要吸收外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我们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时,可供借鉴、可受启发的可贵的教育文化资源。

冷玉斌/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永远不会忘记他那篇“简单经历”,劈头一句就是“学校工作,教育儿童成了我的天职。……我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学校工作是最有意义,最令人向往的工作”,在一个喜欢以“小”命名的世纪里,这句话里深藏又喷薄、沉静也明亮的教育之爱,有着令人悚然心惊的感召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样都要确认,“学校工作,教育儿童”正是“我”的天职,为什么?我愿意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另一句话来回答,也恰好是同一篇的结尾:“对于我们这些人民教师来说,共产主义建设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我们在培育、教养和把他们领进生活的活生生的人。”

李昆/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都热爱自己的学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是我们熟悉的座右铭。他曾坦言:“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热爱儿童。”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孩子,以实际行动做榜样。

基于爱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爱学生就成为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感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而一名教师只有拥有对学生无限的发自内心的爱,才能日复一日地乐于去做那些对教育学生有益而又琐碎的工作,才能自发地亲近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才能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人民教育出版社林斯基苏霍姆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