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赫十二平均律作品BWV862

2018-12-08 11:15靳思雨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巴赫

靳思雨

【摘 要】在巴赫的作品中,十二平均律有着跨时代的意义,笔者通过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挑选出平均律曲集第一卷第十七首作品BWV862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从而对演奏技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巴赫;十二平均律;演奏特点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060-01

一、解析作品BWV862

作品BWV862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中的第十七首,整体的曲风是朝气蓬勃的。整首作品充满了积极向上、清新自然的演奏风格。在整部作品中它并不是特别出色的一首,但是是笔者最喜欢的一首。

(一)前奏曲。最初的前奏曲是在古代的欧洲用诗琴(又称里拉)所演奏的乐曲的引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立的乐曲题材,但是在现在的运用中前奏曲仍然有引子的作用,它的特点是具有即兴性。

1.结构分析。这首前奏曲中,有一个贯穿全曲的持恒不变的核心材料,这一材料一次又一次在不同声部、不同音区、不同和弦上重复出现,是前奏曲最持续的因素。共44小节,共有36小节被上述核心组织形态所布满,由此称之为“主题”。这个主题的节奏形态保持不变,以下波音作为前缀,线条内部隐藏着同音反复。

前奏曲分为两个部分,1-18为第一部分,从第19小节到35小节从结构对第一部分的音乐进行了重复,但是进行了重组,大致上是第一部分的声部倒转,略有变化。例如18-20小节与1-3小节进行对比,可发现,调性从降A大调变为降E大调,高声部与低声部功能对换。恒定因素不变,对位因素采用3-5小节,在空间维上整体移低四度,在时间上对位材料前移2小节,即用原来的第3-5小节移至第1-3小节位置。这样,作为音乐结构,在这个“重复”部分的第1-3小节的第1个音乐短句内,发生了调性、音域、时间及材料组合的多重性重组。

2.演奏分析。对于《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演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要清楚巴赫在创作的时候运用的是古钢琴,而不是现代的钢琴,因此对于音色的把握要根据古钢琴的音色来考量。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前奏曲中的主题部分,主题是由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跳音组成,演奏时要多运用指尖演奏,颗粒感要强。除此之外要知道,一首作品的风格与它的速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赋格曲的速度要根据前奏曲的速度来定夺,因此在演奏前奏曲的时候要格外注意速度的选择。这首前奏曲节奏舒缓,但是在舒缓的同时要做到不拖沓,演奏时要具有流动感,将旋律的连接成线,不能切断,做到整体上的统一。

(二)赋格曲。“赋格”的原意是指乐思跨越多声部,顾名思义在作品中它有着非常严格的创作模式。这首《降A大调赋格》中主题十分短小,只有一小节长。对题变化多端,显示“同中有变”的重组原则,间插段都由3个时值比例不同的线条组合,3个核心材料分别在主题、对题、第1间插段首次出现,又各有变异发展过程。

1.结构分析。这首赋格曲一气呵成。虽有三次完全的终止式在其中隔开,但并不能真正分段。尽管也有“呈示一发展一紧接一总结”的痕迹,但很难截然分开。

第一次呈示主题与对题及第1间插段是在赋格曲的开端乐句中。3个核心材料分别作为主题、对题、第l间插段登场,也就是说,构成赋格全曲的所有基础材料尽显峥嵘,随后只是它们各自的变形重组了。该音程内涵衡量,第1小节完全是五度和三度,純粹协和;第2小节凡结合点上均为八度、三度、及其倒转六度,但在弱拍节奏位置上,有经过性的不协和音程如七度与四度。第3-4小节在结合点上大量出现留音性的七度、换音性的九度、经过性的四度等等,不协和紧张度大为加强。

2.演奏分析。巴赫的赋格艺术价值非常高,因为他将简单的音符组合在一起产生了非常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部赋格的音乐是流动的、连贯的,演奏时要运用连奏的手法,触键方式要灵活。要做到平稳、舒缓的将句子连成一个整体,像是小溪流一般均匀、缓慢地前进,但是有一定的波折。

通过对于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巴赫的作品并不是没有情感、没有情绪,而是他已经将情感的束缚突破了,情绪的表达在无形之中便已经成型,演奏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出什么情感,但是要把握好他作品最根本的灵魂,在捉摸不透的时候可以将曲调想象成为一种个性鲜明的乐器,利用乐器的特点在钢琴上进行模仿,以便于演奏出巴赫作品中的音乐性。

二、前奏与赋格的关系

(一)调式上的关系。《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在每一个调的大、小调上各创作一首前奏曲、一首赋格曲,因此前奏与赋格的调性总是一致的,并且在半音的进行前进。

(二)材料上的关系。首先前奏曲与赋格曲具有同样的调性,他们总是运用同样的音乐主题进行扩展、变奏。在这部作品中它们的联系体现为赋格曲的音乐主题是由前奏曲的音乐主题衍生变化而来的。

(三)音乐风格上的关系。前奏曲与赋格曲的整体情感往往是一致的,但他们的风格会有不同的体现,有的作品中他们之间是对比的关系,也有的作品中他们的风格是一脉相承的,二者最大的联系体现在作品的速度上。在这套作品中,前奏曲与赋格曲的音乐速度总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2]图雷克.巴赫演奏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毛冀钮.如何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N].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巴赫
历史语境中的巴赫签名动机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巴赫
OEHLBACH(奥勒巴赫)MATRIX EVOLUTION
巴赫:我的人生很精彩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我是听巴赫的
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
论巴赫音乐的多重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