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舞蹈中的思维定式

2018-12-08 11:15王淘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思维定式突破舞蹈

王淘

【摘 要】打破舞蹈中的思维定式,是许多原创作品中的破与立的高要求,现阶段看来的许多作品会从多角度、新立意上创新突破,但反馈给观众的依然能够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肢体表现方式雷同的触角也将深入到课堂教学中,着重表现在肢体的呈现方式不断地重复与拷贝运用。对于思维定式的突破,有两重挑战,一是对以往作品的创作思路的挑战,二是现今舞蹈创作思维与肢体创新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将重新梳理,思维的破与思维的立,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破是在已有惯性动作的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与打破,立则是要在打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舞蹈肢体与创作新的动作思维,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并重新回归于舞蹈实践中。

【关键词】舞蹈;突破;思维定式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098-03

一、舞蹈中的“似曾相识”的现状

现有的一些作品呈献给观众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创作者自我固有的思维定式风格无法挑战“求新”的自由。舞蹈中“求新”的创作理念是每一位舞蹈编导最为关心且最为烦恼的事情,要使作品引人注目必须突破创作过程中的思维定式,那些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肢体语言对于观众来说,可能是区分个人创作风格的“象征性的标志”;但对于创作者来讲,则是由于心理的固化因素以及肢体语言的动力定型从而引起的“内循环”现象,日常出现的习惯性思维定式的肢体语言例如:跳跃之后的接滚地造型,悲痛情绪的伸手拥抱自己等等。

在国内舞蹈创作中,选择的题材上相对比較单一,多以文学、现实生活实例为创作的大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多采用以成熟作品剪切、复制为主要使用手段,肢体编排、队形的设置上以大众技巧、笼统的固有的舞种风格,使得现今舞蹈创作走入瓶颈。在一些大型权威的舞蹈比赛终评会议上,评委对于原创作品给出的评价是“似曾相识”、“千篇一律”的评论。甚至莫名出现了好多地域版本的“孔乙己”,题材结构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没有大的突破。还有前几年在《中国好舞蹈》中双人舞的彩云追月,之后有一大批相似品,某一新意,成为爆款不断出现使用之后便会蓬勃发展,致使观者审美疲劳,毫无新意好像已经黔驴技穷。尚在学习中的编创者,通过学习和模仿,也多以A-B-A的创作模式进行,在少数的舞蹈动作库存中匮乏地进行肢体语言的单一表达,表演的过程中,观者能够看得出舞者背后对某作品的影响,有相同的影子在里面。即使偶有新意,也仅是昙花一现,正是大部分创作者通过笼统的、思维定式的学习模式,局限了我们对于舞蹈创作创新性的追求,过于规范性的弊端就不断显露出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创作实践中,舞蹈的革新是永久的话题。编创者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无形中对自己已有的思维定式的动作和想法“念念不忘”,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思维定式表现在肢体中的“惯性动作”的创作方式。所以,编导要突破创作中的思维定式的瓶颈口,突破局限,必须在实践中的动作、肢体、思维、心理等各方面做到真正的革新。

创作民族民间题材作品,因担心跑范儿而保持中规中矩的元素动作,其思维定式的禁锢现象体现在很少会从舞蹈的时间、空间、力度上的创新;相比民间舞,一些古典舞的创作稍微开阔一些,从“圆”的角度出发进行演变与发展,但在舞蹈界又因此而陷入创作风格是否正统等问题,如作品《风吟》属于哪种舞种类型的问题,是归于古典舞还是现代舞,引起舞蹈界的讨论争议;在创作现、当代舞时,“同一性”的风格表现突出,高兴时的转圈,害怕时的蜷缩后退,惆怅时的瞭望等等,这样的思维定式的肢体语言是没有说服力的,无意义的舞动苍白无力,究其原因是不敢做自我否定,因而不能进入否定之否定的良性循环中,编创者、表演者、观众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闭环关系,就需要舞蹈编创者有更高、更宽、更远的视角看问题,跳出舞蹈看舞蹈,再回到舞蹈看舞蹈。

二、国外舞蹈家打破思维定式的典型

在20世纪初,西方的贵族并未察觉到古典芭蕾带有程式化的舞蹈风格被“美国现代舞之母”的舞蹈家、思想家、教育家伊莎多拉·邓肯打破,她被视为现代舞的精神领袖,主张挣脱古典芭蕾从身体到内心的限制以从人的身体的解放到对人的心灵的解放,并通过心灵的自由达到人的精神的自由,因此她以身体的自由来追求艺术的自由,以艺术表现的自由获得人性的自由。邓肯打破了传统对美的认识,美的理念,反对古典芭蕾对人的束缚,解放了“农人般的双脚”,宽松的服饰取代了勾勒出人体曲线美的演出服,提倡自然匀称健康的身体,反对纤细的身材,舞蹈思想均来源于自然、大地、来源于希腊文化,从中获得灵感,汲取养分,“即兴编舞的第一人”让她的现代舞之母的称号站稳脚跟;接着是露丝·圣·丹尼斯和肖恩夫妇,追求东方主义色彩的舞蹈思想别具一格,在当时的美国受到了巨大的反响,通过他们自己创办的舞蹈学校,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创新型人才的舞蹈家,其中就有创立“收缩与放松”及创作三百多部作品的玛莎·格莱姆和创立“跌倒与爬起”训练体系的韩芙丽,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创造出自己特有的风格体系,至今一直被后人延用;莫斯·坎宁汉独创的“机遇编舞法”开启了舞蹈编创的新世界,通过对中国周易的研究,吸收古老传统的中国文化,使其风格特点更具韵味和神秘感十足,依然是打破其老师玛莎·格莱姆的思维,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并建立起特立独行的舞蹈思想;霍赛·林蒙继承和打破他的老师韩芙丽的舞蹈思想,这些舞蹈家不断地打破思维定式,强有力地推动了西方舞蹈的发展。

三、中国的舞蹈家对思维定式的创新

舞蹈界最大形式上的突破是芭蕾与现代舞的关系,芭蕾与现代舞不同的风格,可是现代舞是在芭蕾的基础上孕育的,芭蕾的出现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高度,存在相当长的历史,现代舞的出现却反叛它,质疑它,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也接受了现代舞的存在,现代舞就是对芭蕾产生了逆反心理,出现的完全相反的舞蹈形态,运动方式,表演技术和创作方法,现在却有好多人崇拜它,学习它,欣赏它,现代舞的影响力正在波及全世界,这是最成功的最有力量的一次思维定式的突破。随着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出现一些优秀的舞蹈编导和高质量的舞蹈作品。王玫就是其中之一,她的《雷和雨》基本上脱离了原剧的情节、人物,舞剧分为“窒息”、“闪电”、“挣扎”、“破灭”、“解脱”、“夙愿”六个部分,将伦理、爱情、血缘结合起来,把要表现的情感冲突通过动作语汇表达出来,使每个舞段所要表达的东西清晰明了,而在内容上与原著不同,这也是她的创新点,她通过女性的角度看到男人与女人的矛盾,以及女人的自我认知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整个舞剧结构衔接紧凑,转换清楚,再通过强有力的戏剧冲突使剧目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使观众沉溺于舞剧中无暇顾及其它。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快节奏的社会,浮躁的心理是常态,像王玫这样的愿意在快节奏中沉淀下来,解读原著甚至超越原著的却实属难得。打破舞蹈思维定式,做到创新就是要求编导需要更多内在“养分”与文化“修炼”,通过舞蹈作品可以反映出编导的艺术才华,独特的个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阅历和综合品好等,没有艺术养分与底蕴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索然无味。张继刚在《起手就在巅峰上》的讲座中提出“创意的关键,使点燃观众强烈的好奇心,一点拨,观众就兴奋,一燃烧,观众就感动,好创意的作品总能使观众在观赏中愉悦,在惊讶中赞美。”并归纳出九条法则“①探险法则——独辟蹊径、勇开先河;②叛逆法则——打破常规、破旧立新;③奇艺法则——情理之中、意料之外;④美感法则——和谐美好、赏心悦目;⑤跨界法则——取长补短、标新立异;⑥简单法则——简洁明了、巧夺天工;⑦可行法则——判断准确、能够实现;⑧典型法则——主题鲜明、形象生动;⑨易记法则——与众不同、过目不忘。”他曾经说过:“在创作上,最在乎的就是独特与不重复”。在他的一些作品中,这九条法贯穿其中。作品《复兴之路》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创作的,有一幕为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张继刚采用故事来说明:解放新中国的队伍继续在战斗中,舞台上用灯光打出来一条弯曲的小路,枪林弹雨正在进行,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必须传达给每一位战士,一位连长不断地发问新中国叫什么,战士回答“中华人民。”一个炸弹,小战士倒下了,连长哭着告诉他:“中华人民。”这时候几百名合唱组的演员大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用故事情节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手法,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直接陈述,而且加深了观众的印象,调动观众的情感,让人们更直接地体会到共和国的成立是多么的不容易,经过了多少坎坷、多少磨难,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浴血奋战得来的。相比之下,传统的表达方式观众的反应除了欢呼喜悦之外很难真切地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新锐舞蹈家陶冶、段妮的“陶身体剧场”开创多元形式、多元题材、多种空间,倡导从肢体语言出发,同样释放身体,寻找身体的更多的可能性,动作与动作之间巧妙的连接,将身体的运动意识不断延伸,通过跨界不同门类得到新颖尝试。“重”既可以读“chong”也可以读“zhong”,带给观众的模糊视角,取决于观者的自身理解,把美术馆当做剧场,是全新的体验,全部黑暗的剧场,让一些观众有些焦虑,需要集中更多的精力沉静下来,调动除了视觉之外的所有感官,真切地通过无形的绳索与作品连接,这样的形体表现追求一种纯粹性的现代舞思考,独特唤醒观众的方式。艺术创作者在对抗欣赏者的习惯上,出现的“陌生化”“反常化”且表明艺术的独立性,突破思维定式需要对常规艺术表现的形式开拓新领域。

固化思维的难以突破,我们现阶段难以打破思维定式有一定原因。从社会层面上分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艺术、特别是舞蹈及审美质量有诸多新的要求。这就出现一些讨好市场,投其所好的媚俗现象,当然创作主体和受众主体的审美平衡是创作和接受美学的理想状态,既要注重艺术独立性的彰显,又要注重审美主体的关照,如果创作主体不再关注舞蹈本身,为何舞蹈,就会对舞蹈创作的新意有所局限,容易产生思维定式的现象。从种种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代代的反叛思维,涌现出一批充满灵气的、具有先锋意识的舞蹈理念、和完善的舞蹈训练体系。优秀作品的问世,涉及的不只是作品或者演员,还有部分观众“雪亮的眼睛”作为的推动力。如何更好地凸显舞蹈编导的审美品味,使得舞蹈的自我理念深得人心,又不单一使用人们日常惯用套路,不一味地迎合与付诸,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作品是舞蹈编导和创作中一直以来的难题,如何破其惯有的“套路”,立出新意与智慧,是在舞蹈创作学习中的学生们需要注意规避的問题所在。

四、如何打破舞蹈中的思维定式而真正做到创新呢?

第一,关注肢体动作。我们可以从发力方式作为切入点,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肢体,除了运用我们惯用的肢体动作之外,还有我们不经常使用的关节,把肢体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像默斯坎宁汉随机编舞法一样随机发力和抽取动作,灵活运用关节、空间、线路,及周围的一切当做道具,包括虚拟的道具,在感性的体验中理性的挖掘出动作。顺着动势把这些非联系和非定义的动作收集,便可对思维定式有所突破,这是一套以动作到动作的思维模式,其思维的对象、过程和结果均是动作,这种以动作为核心的以动作为逻辑的思维体系是舞蹈编导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努力让自己学习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舞蹈,在有一定的积累中更发散新的想法,达到创新的目的,也可以对已经成形的动作进行二度创作,从模仿中突破新的惯性动作,探索出新的舞蹈形式。注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任何艺术创作者如果固守个人的直接经验,他的视野就不能开阔,认识就不能提高,想象也无法活跃,素材也不能扩大,那思维定式也将无法打破。如在壁画上的提炼的敦煌舞蹈,画中的飞天造型神态熠熠传神,若要将这种直接经验转化为动态的舞蹈,就要查阅各类古籍,了解其文化背景等加深理解与印象,方可使凝固的画面灵动起来。

第三,打破常规编舞技法,我们可以从编舞技法中突破,常规的编舞技法熟练运用之后,进行综合提炼或者部分分解,正叙,倒叙,顺势,逆势。将动作分解到最小元素加上节奏的变化、空闲的变化、高度的变化、力量的增强减弱变化、速度上的加快或转慢、幅度和能量上的增大或缩小,巧妙利用编舞技法上忌讳的“断片”“情感停顿”等。

第四,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舞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舞蹈动作虽从根本上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它在供人欣赏的目的致使下,它经过了两个转换,这就是从日常生活动作向舞蹈动作的形式化转换,再从舞蹈动作向舞蹈语言的转化。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观察不是随意浏览,而是积极进行直觉活动的过程,培养观察力是人们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手段,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发现美、选择美,然后用自己的身体表现美,比如观察金鱼游动,小鸟吃食、小狗嬉戏等动态性比较明显的情景,虽然是一些动物习性动作的模拟,却也是锻炼视知觉和自由运用身体传情达意的基本手段,在这个基础上改造、美化,加以情感的抒发,配上明快的音乐,就会产生强烈的舞蹈感,那离打破思维定式就不远了,从生活的表层“行为上的动”到观察生活深层“心理上的动”在不知不觉中,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萌发了。处处与舞蹈联系,事事想象舞蹈的意境,这种专业的定向注意,文艺心理学把它叫做创作的职业敏感性,保持这种敏感型,将会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逐渐发展和提高,这种可贵的心理素质也是打破思维定式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五,理性思维的介入。单纯依靠情感冲动和动作灵感对打破舞蹈的思维定式是有限的,我们应对动作的动机加以重视,并要求理性思维的大胆介入,切入点由动作的切入改变为意义的切入,注重整体的结构,按照意义的逻辑去进行。

第六,培养打破惯性思维的胆识。打破思维定式就是创新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直伴随着鲜花和掌声的,相反,它是艰苦的探索,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困难,学会总结经验,以利再战,保持清醒的头脑,受到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学生容易被误解为“思路不正”“怪咖”,传统教育的学生要求学生一条死路一个模式,而思维活跃、联想广泛的学生免不了要“出格”,艺术领域的课程回旋余地较大,争取做有独立见解的思维是打破思维定式最好的方式。

五、结语

打破舞蹈的思维定式,就是在一定基础上,放弃自然而现存的身体运动方式,避开自己习惯的创作思路,通过自己的理解、学习、经历、体会去寻找与其背离或在其基础上编创舞蹈动作。无论是创作的形式还是创作的意图不重复自己不模仿他人,在自己能力的高度上打破思维定式,真正创作使每一部作品形成气候,好的闪光点不能只是一瞬间的而要把它放大,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突破与新意,打破舞蹈的思维定式,是一种经过思维意识的结果,编创者通过自己日常的思维记忆的提取,将生活的痕迹放入舞蹈思维中,将这种思维行为化、艺术化、舞蹈化,最终实现舞蹈形式上的突破思维定式,一个创新是舞蹈界谈论最多的话题,因为现在的舞蹈创作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压力,只有不断地通过舞蹈作品的创新才可以向更高层次迈进,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打破思维定式不再追求原则性的贯穿,每一个舞蹈作品中的突破思维定式,就会得到每一个观众的新鲜感,创作是“奴役”的攀登,而打破思维定式则是凌驾于创作之上的攀援。做一个有心的人,要留意和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素材和灵感,会为我们在创作中突破程式化提供新的肢体语汇以及新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隆荫培.舞蹈奥秘探求——隆荫培舞蹈艺术文集(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思维定式突破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
高三学生解生物选择题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溯源创新文,纯朴立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