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花丝工艺在当下的艺术转型

2018-12-08 11:15孟晨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花丝纹样手工

孟晨

【摘 要】花丝工艺又称花丝镶嵌工艺,金银细金工艺,在中国流传三千多年了,其工艺精湛,纹样富丽精致,在封建社会被帝王权贵青睐,所以又被世人称为宫廷艺术。这门古老的中国工艺经过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越发富有韵味且独具特色,然而这种韵味与特色在当下却鲜有人去认真品味,这也许是花丝工艺逐渐走向落寞的重要要原因,所以传统的花丝工艺想在当下走向复兴之路,艺术转型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花丝工艺;艺术转型

中图分类号:TS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123-02

花丝工艺起源于商周的错金银工艺,在两汉时期突破较大,随后的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在已有技艺的基础上都各自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技法,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提高,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如今花丝工艺基本的技法包含“堆、垒、掐、填、攒、焊、编、织”八种,花丝种类除素丝外还有月牙丝、正反麻花丝、凤眼丝、麦穗丝、螺丝近20种。花丝纹样更是形态万千,如传统吉祥图案,写实的植物纹样与动物纹样等等,其特点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吉祥,光明,富足,高贵,美丽的象征。

在封建社会它为皇家贵族服务,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花丝工艺也随之没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对花丝工艺的政策扶持以及出口外销的增加,让其经历了短暂的繁荣,老一辈艺人似乎又看见了曙光,但有时平静的水面下却是暗潮汹涌,9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國外对花丝工艺品需求的锐减,又把花丝工艺打入谷底,大量花丝相关的工厂倒闭,很多依靠花丝谋生的艺人因为无事可做无法继续生活下去而选择改行,造成人员大量流失,花丝工艺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淡出几乎被人遗忘。令人欣慰的是,国家为了保护这门传统的手工艺,在2008年将花丝工艺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并对花丝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性保护,可是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花丝人才的不断流失,现代首饰的形式美与材质多样性对花丝工艺的影响,都让花丝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花丝工艺在我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也是我国传统金工艺术的代表,它不应当被我们当成文物一般藏于各大博物馆中,或是被收藏家藏于阁中仅供个人欣赏,这并非我们所希望的。花丝工艺可以在明清时期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那么在当下一定也可以,如果花丝工艺想在现代设计理念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分得一杯羹,个人认为艺术转型是必由之路,传统花丝工艺在当下的艺术转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造型纹样转型,工艺技法转型,传承方式转型,并且这三方面的转型要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们的审美相结合,以此为契机找到转型关键,才能让花丝工艺走上复兴之路。

造型纹样转型

在封建社会时期花丝工艺造型以具象形态为主,纹样多是传统吉祥图案,以自然界中有吉祥寓意的动植物纹样为主,动物纹样如龙凤纹、虎龟纹、蝙蝠纹样等,植物纹样如竹子、莲花、菊花、兰花等,后期也有一些写实题材的作品如八仙过海、和合二仙、牡丹亭等等。这些图案的设计与中国讲求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致性,注重写意、表现、传神、气韵以及布局的整体性,画面整体的均衡感与力量感。不可否认我们祖先对花丝工艺造型纹样的设计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感触和体会,设计出来的花丝作品都能很好的与自己那个时代的审美相结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让花丝工艺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但是这些造型纹样在以农业文明为依托的封建礼制社会,很多时候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代表的是金字塔顶端的王公贵族,尤其以明代更为严苛,金银一类的贵金属只能是皇家御用之物,平常百姓无法享有,促使花丝工艺走向了贵族化的道路,脱离了大众。

封建社会结束后花丝工艺流入民间,但这些传统的造型纹样仍然延续下来,没有改变,无法被大众接受,这是因为以工业文明为依托的今天花丝不应该再是权贵的象征。花丝作品在今天不仅仅是个人身体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佩戴者传达个性与情感的手段,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古人,花丝造型纹样必须有新的突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能够表达自己独特个性的新纹样。笔者认为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单个元素的重新运用,也可以是以传统纹样为基础创造出来的新纹样。而设计理念上,我们是可以借鉴西方或是日本等设计较为先进的国家,例如西方国家对首饰的设计以现代主义中的结构与简洁为主,那我们就可以抛开花丝的本身的具象形态将其简化或抽象化,也可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着重发展花丝工艺的某一个方面,如工艺的精细,镶嵌材料的创新等等,但借鉴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而是要立足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特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方设计相结合,不断地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当下语言的造型纹样。

工艺转型

花丝工艺可以说是中国金工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人们常说它是“金”与“火”的艺术,从熔炼到最后的清洗,几乎每道工序都有火的参与,而花丝又以精细见长,最细的丝可以比拟头发丝,所以对火的控制是极为严苛的。这种对火候的把控在目前仍然无法用机器代替,全凭操作者的个人经验来感知控制火焰的大小。现如今汽油焊枪代替了古代用嘴对着煤油灯吹的古老方式,但焊接仍然是工艺中最难攻克的一点,这也许是花丝工艺在今天仍区别于其它金工工艺的最显著特点。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翻模铸造取代了传统的捶揲技术,电镀取代了古法鎏金,而雕蜡浇铸更是大行其道,笔者走访过很多城市的金店,所看到的首饰工艺品基本上都是翻模制品,稍精细一点则是雕蜡浇铸等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基本依靠手工完成的花丝作品则少之又少。这是因为花丝作品人工成本高昂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这也是矛盾所在了,想被大众接受但制作成本又十分高昂,所以很多人想到用3D打印技术完全取代手工花丝。笔者也曾尝试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枚仿花丝吊坠,单独拿出来看造型纹样的确和手工花丝有些相像,也很精致,但是当把他放在同款用手工制作的花丝吊坠放在一起,立马相形见绌。

由此可见,机器之美和手工之美是不一样的美,宗悦在他的《工艺文化》中曾经说过“流水线的机器制品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去徒劳的模仿手工艺品,机械产品应该是追求机械制造中所产生的独特机械之美,去表现手工无法达到的对称,这些是只有通过机械手段才能产生出的,这样的美是手工作品无法体现的。”花丝之美在于他的手工之美,这是任何机器也无法比拟的,想用机械代替花丝工艺的全部工序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是表示花丝工艺完全排斥机械的加入,花丝工艺的艺术转型必须以工艺转型为前提,目前看来在很多工序中机械的加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前期的备丝过程中,全自动的熔金炉代替了以往老式熔炉,半自动的拉丝机和全自动的压条压片机取代了以往手动的方式,这些都大大缩短了备丝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后期的设计与制作中。

花丝工艺正在努力与现代科技磨合,在保证制作最精髓的前提下,让更多的现代技术参与进来。首饰设计师郭强老师设计的一款花丝首饰《满与空》就是一次很好尝试,将3D打印技术有手工相结合,既节省了制作时间又保证了花丝的精髓。他将作品的轮廓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然后手工掐丝填在一些叶脉空白处且不完全填满,使作品看上去既有手工之美又简单大方。而且3D技术的介入,不仅降低了花丝焊接的难度,更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时间,这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传承方式转型

除了以上两方面,花丝工艺的传承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国家在大力扶持花丝工艺,但是花丝工艺更多的时候还是延续了过去那种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方式,目前了解并掌握这门工艺的人基本上都在四十岁以上,年轻人基本上看不到。因为花丝工艺复杂,要想熟练掌握一整套流程,至少需要两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学徒期间所能取得的工资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很多人连一年都坚持不了就离开了,缺少新鲜血液的流入,花丝工艺很难保持生机。再细观现在大多数花丝工作室,他们为了缩短花丝制作时间,整套流程被分解,一个人可能只负责自己精通的某一道工序,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制作时间是缩短了,但却很少有人能掌握一整套流程,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花丝工艺失传是必然事件,因此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在保证花丝工艺高效率制作同时,也需要有一批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做手艺的人。

利益的驱使不仅让整个工艺流程被分解,还有很多非遗传承人打着复兴花丝的口号,借机敛财,就如韩澄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北京传统首飾技艺研究》中曾这样写道“有些花丝镶嵌传承人,在面对纷繁的市场时,失去定力,早已脱离制作一线,成为生意人,失去了非遗保护的初衷。”他们心安理得的享用国家给予的荣耀和便利,却早已忘却初心,不下功夫在自己本职工作中,而是参加很多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市场活动,一场讲座费用动辄上万少则几千,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国宝级大师的讲座很多时候都是公益性质的,往往只是收取路费和餐饮一类最基本的补助,个人认为在这一方面我们真的需要学习设计艺术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花丝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大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传统的思想观念需要舍弃。我们应当让我们的花丝工艺大师走进高校,鼓励高校开展花丝工艺方面的课程学习,在高校大力推广花丝工艺。大学生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并且代表着我国设计的最前沿,只有高校介入进来,花丝的传承与发展才会走上更高的台阶,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只有队伍庞大起来,才会强大起来。

笔者自己从事花丝设计与制作也有几年了,通过自己身经验的总结以及与从事花丝制作与设计的老师与师傅的学习与交流,总结得出这样一个道理,花丝工艺的造型纹样,工艺,传承是一个整体,他们之间互相联系,都是对方不可或缺的存在的条件,只有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了,花丝工艺的转型之路才算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花丝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粹,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既要立足于我们自身传统弘扬与发展民族个性,又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吸收他国之先进设计理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中西结合,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的花丝艺术品,让中国的花丝工艺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走向国际舞台。

参考文献:

[1]韩澄.北京传统首饰技艺研究[D].中央名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扬之水.中国古代金银首饰[M].故宫出版社,2014.

[3]厉宝华.花丝镶嵌[M].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

[4]徐彬,岳鹏.赵曦.花丝镶嵌[M].中国轻工出版社,2017.

[5]张莉君.百工录.首饰花丝艺术[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花丝纹样手工
花丝镶嵌 精密如发的非遗绝技
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
做手工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