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时标记词“will/将”的情态义对比研究

2018-12-08 11:15张敏毛智慧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

张敏 毛智慧

【摘 要】本文以认知情态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研究方法,立足BNC和CCL语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将英汉中常见的情态动词“will/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情态义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发现,“will”和“将”皆可用于表达施事指向类情态、认识情态以及说话人指向情态。表达认识情态时,“will”具有表达某命题发生的可能性,而“将”则不具备;此外,“will”可用于从属小句,但并不具备从属情态义。而“将”则可用于从属小句表达从属情态义,纯标记将来时,其虚拟语气趋于零。

【关键词】将来时标记;认知情态;will;将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203-03

情态动词表示的意义与人的情感表达存在密切联系,在日常交际、写作过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情态动词在语义表达上存在多样性、模糊性以及重叠等现象,因此对于情态动词的研究仍旧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在英语中,“will”作为将来时的主要标记形式之一,其使用频率极高,并且在认知情态中,“will”是典型的情态词。有研究显示,“will”作为将来时标记,其语法化已经发展至“将来”意义的四个语义发展阶段的最高阶段,具有表示“命令”“或然性”以发话人为中心的情态意义(彭芳,2008)。而现代汉语在时制问题上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有学者研究表明,“将”可跨句管辖,即与施事者可位于不同句子中,并以此认为“将”的语法化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程度(王统尚,2009)。也有学者认为“将”的适用范围较小,几乎成为一个书面词(韩朝婷,2013)。但在其研究过程中,对“将”一词的关注度远远低于助词“了,着,过,要”等词。本文将立足于BNC和CCL语料库,以认知情态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英汉语将来时标记词“will/将”在语法化进程中的情态义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两者在该方面存在何种差异。

一、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

将来时标记向认知情态发展是情态动词语法化进程中的一部分,目前有学者(Bybee,2017:388)在对跨语言研究中得出情态动词语法化的演变路径为:

并认为其他三种情态类型均可以用于从属小句中。有学者(张凤娟,2010:10-11)认为从历史角度看,英语中情态和具有空间位移的将来时标记由施事者的意志或者意图表达向预测表达发展,是意志类动词“will”或具有空间位移动词“go”的语法化结果。

王寅(2006)认为语法化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实词虚化”的狭义语法化;词层面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和语用层面的广义语法化;以及典型的概念,事件结构等如何显性成为语法手段和句式构造,并认为语法化是从语义重新调配开始的,其实在意义不断减弱,抽象意义逐渐加强,语法化程度逐渐提高,从而产生了语义虚化的结果。将来时标记的概念内容由实在意义虚化,并逐步发展成为某种语法标记时,由于其含有强烈的主观意义,因此石毓智(2007)认为它倾向于发展出多种认识情态用法,该用法可以分为三种量级:必然性、可能性和虚拟性。

二、将来时标记词“will/将”的情态意义

“will”由源义“需要,想要”,即动词用法向表将来意义的情态动词发展,其“将来”意义固定于中期英语时期(彭芳,2008)。而“将”一词有众多义项和用法,但用于表将来时居多。早在两周时期,“将”就已经用作为将来时的标记。在先秦汉语时期,从《诗经》时代开始,“将”用作将来时标记的频率越来越高(王统尚,2009)。我们发现,“will”和“将”的认知情态意义主要有施事指向类情态、认识情态、说话人指向情态和从属情态。

(一)施事指向类情态

施事指向类情态是指施事者完成主要谓语动词表达的动作所需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Bybee, 2017: 278)。该动词在语句中表现为愿望、义务、能力等语义。“will/将”在英汉语中作为常见的将来时标记词,在标记将来时的同时还表示施事者的意图。

例1:I will do if you like. ( BNC)

例2:No, my dear lamb, I will not leave you.(BNC)

例3:如其不然,将作何解释?(CCL)

例4:在这里我将接着根据这套概念去看中国乡土社会中基本社群,“家”的性质。(CCL)

以上例句主语都为人称主语,其中例3为主语省略句,表达人对某一事物的内在控制。同时,例1中“will”和例4中的“将”有表“意愿”的情态义,表达了施事者乐意完成某事。例2中“will”和例3中“将”表示“想要”做某事的情态義,是施事者对于做某事的意图。

(二)认识情态

认识情态是发话者对某事的断言,包含着发话者的主观感情(出处)。情态动词在语法化过程中发展出多种认识情态用法。因此,情态动词“will”和“将”在标记将来时的同时,有时也会蕴含某种认识情态意义,以表达发话者的主观感情。根据石毓智(2008:74)的量级理论,情态动词的认识情态意义可分为三个量级:必然性、可能性以及虚拟性。我们发现,“will/将”的认识情态意义有必然性和可能性两种,二者的虚拟性情态意义趋于零。

1.必然性。认识情态中的必然性,是指某一命题高概率的真实可能性,它强烈地表明说话人有足够的理由来推断命题是真实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两者都表示某一命题可能是真的,但表达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概率有所不同。相较于可能性,必然性的概率更高,并且强烈表示了说话人推断该事件发生的真实性。(Bybee,2017:283-284)英汉情态动词“will/将”情态意义的必然性包括主观信念上的必然性、逻辑上的必然性,以及社会责任和义务上的必然性。

“will/将”表达主观信念上的必然性。

例5:The tragedy of the situation is that if the application succeeds, it will destroy the wildlife' safe haven' he has created. (BNC)

例6:But if all 22 million gallons escape the disaster will be twice as bad as the 1988 Exxon Valdez spill off Alaska. (BNC)

例7:据了解,拉萨周边存在着一些地震活动断层带,一旦发生地震将会对西藏人口最为集中的拉萨市产生较大影响。(CCL)

例8:人们情绪理应受到道德的约束,否则将是不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 (CCL)

施事由生命体过渡到非生命体,施事情态发展为认知情态中的“预测”义(彭芳,2008)。例5和例6中“will”以及例7中的“将”表明灾难会给人类带来破坏是意料之中的。例8表示说话人对“情绪不受道德约束”这一事件的断言,是人们的一种既定思维,即该命题发生的概率几乎为百分之百。因此,以上例句中“will/将”在标记将来时的同时,还表达人们在主观意识上认为某事一定会发生。

“will/将”表达逻辑上的必然性。

例9:She will always be good, I doubt not.(BNC)

例10:After breakfast the next day, someone knocked at the front door.' That will be the doctor again,' said Mother.(BNC)

例11:新加坡强调精英主义……考试成绩将决定学生进入什么中学和参加哪种课程。(CCL)

例12:东南亚离中国很近, 她将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能更深地体会到中国的影响。(CCL)

例9和例10根据个人习惯以及经验,得出“she will always be good”以及“That will be the doctor again.”的结论,在逻辑上断言该命题一定会发生。例11和例12以某种实践活动或是某一既定事实为基础总结出规律或答案,表达事物在逻辑上存在联系,并且最终推动该命题完成。

“will/将”表达社会义务、责任上的必然性。

例13:John Major saying that people will have to accept restrictions on car usages and it's an amazing thing to come from a Tory. (BNC)

例14:That is a thing to do and I will do it.(BNC)

例15: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和问题,我们都将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人民日报》)

例16: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而有步骤的实施,初级中等学校将向社会输送一代又一代的新成员。(CCL)

此处“will/将”的说话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例13、例15以及例16中的“restrictions on car usages”“按照基本法办事”以及“输送新成员”为受话者必须承担的义务,由于制度、社会以及法律等的强制要求,该命题发生的概率为百分之百。例14表示该命题为说话者所必须完成,此处“will”表示在某种责任上该命题发生的概率极高。

2.可能性。情态动词其认识情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一样,也表示某一命題可能是真的,但表达事件发生的确定性概率有所不同。相较于必然性,可能性的概率更低。“will/将”所包含的认识情态意义其主观感情缺乏强制性,与必然性相比所描述的事件发生概率较低,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表示某种猜测。

例17:So that will be some stuff from Manchester as well.(BNC)

例17中“will be”可理解为“大概是”,表示“猜测”的认识情态意义,该命题的发生的概率低,并且结论有多种选择。因此,此处“will/将”在句中作为认知情态表达的意义缺乏必然性。

在分析“将”的语料时我们发现,作为情态动词的“将”大多出现在法律文献、领导人演讲等语料中,而书面表达中往往出于文体的严谨会尽量避免不确定性的语言使用,因此,表达可能性情态意义的“将”语料几乎为零。我们可以由此推定,“将”的可能性情态意义趋于零。

(三)说话人指向情态

说话人指向情态常用于指令语中,不存在施事类情态发生的条件,表示建议或强制某人执行某一指令,并要求完成(Bybee,2017:282)。因此,通常该类语句带有“命令、要求、请求、恳求”等祈使义。

例18:You will do as you are told, mademoiselle.

例19:人们必须遵守规则,否则将面临惩罚。

例18中“will”将某一条件强加于受话者,表达说话者要求受话者“说到做到”。例19中“将”表达说话者的命令,表明“不遵守规则便会受到惩罚”。

(四)从属情态

Bybee (2017:284)在跨语言研究中发现从属情态用于表示说话人指向情态和认识情态的相同形式,也常用于标记特定类型的从属小句中的动词。他指出从属情态包含虚拟语气,情态动词的虚拟语气可以表现为非真实条件句,表示纯主观意见,在某种程度上可简单理解为对某一事物的假设,与事实无关,侧重于该假设成立时所带来的结果。从属情态也表示情态动词位于从属小句中,语义渐渐弱化,演变为纯标记将来时。

有研究表明(彭芳,2008:20)将来意义是对某一命题的预测,且由于预测为一种断言,因此即使将来时间的指称非常明显,“will”也不能表达从属情态。“will”可用于从属小句,但并不具备从属情态义。

例20:As many as you want, that is, if you will help me.(BNC)

例21:If it will make any difference, I' ll gladly lend you some money.(BNC)

例20中“will”表示“愿意”的语义,虽位于从属小句中,但并非单纯标记将来时;例21中“will”位于if引导的从句中,但该句为真实条件句,在主句完成的条件下从句也将实现,因此此处“will”并不具备从属情态义的虚拟语气。

“将”则可用于从属小句表达从属情态,纯标记将来时,其虚拟语气趋于零。“将”用于真实条件句中时,语义弱化,演变为位于“如果”引导的从句中纯属标记将来时的标记词。但此时的“将”不具有虚拟性,因为一旦条件满足,该事件就成立,如例22。且“将”在用于从属情态时,通常与其它情态动词连用,例如“要”“会”等,“将”的单独使用不占优势。

例22:如果你将要参加德国公司的招聘,面试前可要做好心理准备。(CCL)

综上所述,我们将对比结果列表如下。

三、结语

本文以认知情态理论为研究基础,立足BNC和CCL的丰富语料,将英汉中常见的情态助动词“will/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认知情态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will”和“将”两个情态动词在情态义表达上不但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其共性表现为:首先,“will”和“将”二者皆可用于表达施事指向类情态、认知情态以及说话人指向情态的认知情态意义。其次,在表施事指向类情态上,“will”和“将”皆可表示施事者做某事的“意图”;在表认知情态上,都能表示某一命题的在主观、逻辑以及社会义务上的必然性。二者在表认知情态时,“will”能够表达某一命题的“可能性”的认识情态意义,却不具备“虚拟性”,而“将”在表“可能性”和“虚拟性”上都趋于零。再次,“will”不具备从属情态义,因此无法作为纯标记将来时用于從属小句中,而具备从属情态义的“将”在从属小句中则语义弱化,成为单纯的将来时标记,但不具备从属情态义的虚拟语气。

参考文献:

[1]彭芳.英汉语表示“将来”意义的语法化—基于语料库的语法化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03):19-23.

[2]王统尚.汉语将来时标记的来源和语法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6.

[3]韩朝婷.现代汉语将来时标记研究[D].苏州大学,2013.

[4](美)拜比. 语法的演化:世界语言的时、体和情态[M].陈前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张凤娟.将来时标记语法演变的概念化模式及认知机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05):7-13.

[6]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石毓智,白解红.将来时标记向认识情态功能的衍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1):1-4.

[8]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9]https://corpus.byu.edu/b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