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图式看“前/before”时间构式的语表差异及认知缘由

2018-12-08 11:15杨玉筵毛智慧
戏剧之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意象图式

杨玉筵 毛智慧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CCL语料库和BNC语料库,以“前/before”的时间构式为研究对象,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研究二者在时间构式上的语表差异,并且挖掘其存在的内在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前/before”皆可与时点、时段和事件搭配,但“前”的时间构式主要表现为形义错配的方式,时点、时段和事件的意象图式融合为一种构式,即“X + 前”。而英语“before”的时间构式则主要呈现出形义匹配的方式,时点、时段和事件三种构式分立表征为“before + X”的时点构式和“X + before”的时段构式。其背后的认知缘由在于汉英民族在对时间的概念化过程中语言思维上的差异性。

【關键词】“前/before” 时间构式;意象图式;认知缘由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9-0217-03

“前”和“before”分别是汉英中的两个既可表达时间指向又可表示空间方位的词。已有学者研究了这二者在空间方位上的认知异同(金黎,2013),以及认知隐喻在二者语言应用中的异同(袁欣,2016),还有学者研究了这二者在时间指向上的认知视角及其内在的认知机制(蔡淑美,2012)。但是鲜有研究者对“前”和“before”这两个词的时间构式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在分析探讨这二者的时间构式及其存在差异的内在缘由方面比较欠缺。因此本文主要基于CCL语料库和BNC语料库,以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前”和“before”时间构式的语表异同及其内在的认知缘由。

一、“前/before” 的时间构式

“前/before”的时间构式即为它们在表达时间概念时的搭配结构,本文将其归为“X + 前/before”和“前/before + X”两种,其中:“X”成分包含“时点”、“时段”和“事件”这三类。时间是语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语言在完整表述中的重要因素,而时点和时段则是时间系统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李向农,1995)。“时点”和“时段”这两个专业术语最初是由吕叔湘先生(1944:32)提出来的。他认为,时点可以用来推算和指定时间,特指或泛指一个时间的顺序位置。而时段则表示具有起点和终点的有具体时间量的一段时间。”根据李向农(1995)对时点时段的介绍,我们主要通过天象基准、习惯基准和当前基准这三个时间基准来判断时点和时段。根据天象基准形成的量度和计时单位量如“年、月、日、小时、分钟、秒”,当它们与基数词结合时,如“三年、三个月、三天”等,由于他们都是表示有起点和终点的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因而我们将其称为“时段”。根据习惯基准,我们把表示年份、季节、月份、星期、日期、时刻等词归为时点,它们都可表示确定的时间位置,又呈点状顺序排列,具有定指性。根据当前基准,我们把由其构成的时间系列也归为时点,如“今天、明年、下个月”等。

在对语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前/before”皆可与时点、时段和事件搭配,但汉语“前”的时间构式主要表现为形义错配的方式,时点、时段和事件的意象图式融合为一种构式,即“时点/时段/事件 + 前”。而英语“before”的时间构式则主要呈现出形义匹配的方式,时点、时段和事件三种构式分立表征为“before + 时点/事件”的时点构式和“时段 + before”的时段构式。

二、“前/before”时间构式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一词最早是由Johnson(1987)在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是以空间结构为基础的一种来自人本身与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及运动经验。而Langacker(1987)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动体(trajector,简称TR)、界标(landmark,简称为LM)和路径(PATH)。其中LM为参照物,TR是相对于LM的运动体,PATH即为TR所经过的路径,当TR与LM保持静止状态时,PATH为零。

构式是具体呈现的、表达人类对客观世界识的句法形式,是认知域中的意象图在语言中的投射(陆俭明,2009)。如果我们用意象图式来表达“前/before”时间构式,那么这一构式所指称的时间为箭头朝向未来的时间轴上的动体(即TR, trajector),时间构式中的X成分是界标(LM, landmark)。LM既可以是时点,也可以是时段。作为时点的LM,其在意象图式上呈现为瞬间的一个点(A)。当LM为一个时段时,是介于起点A和终点B之间的一个时段(duration)(如图1)。

(一)“时点/时段/事件 + 前”时间构式的意象图式。时点虽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顺序位置,具有序位性,但在功能上,它本身并不表示时间量(赵宏,2000)。通过对CCL语料库进行丰富的语料搜集并对语料进行分析归纳后,我们发现,汉语“前”的时间构式中将时点构式与时段构式融合为一体,表现为形义错配的方式,主要表征为“X + 前”构式,其中X成分既可以是时点,可以是时段,也可以是事件。当X为时点时,LM即为一个时间点(如A),这一构式所指称的时间(TR)为A之前的时间量;当X为时段或事件时,TR为时段中或事件发生(duration)的起点(initial point,即A)之前的某个时间。

例1: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早上七点前将报纸送到订户的家门口。(CCL)

例2:据估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5亿年前,也有人认为可能出现在38亿年前。(CCL)

例3:环境对生理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儿童在出生前即在胎内就已经打上了胎内环境的烙印。(CCL)

例4:开会前,大家列成一条横队,彭总和大家一一握手。(CCL)

以上例句中“七点前”“35亿年前”“出生前”“开会前”都属于“X + 前”的时间构式,其中“X”分别代表“时点”“时段”和“事件”成分。结合图1可知,例1中“七点”是时点LM,指称时间为TR,由它们的位置关系可得,TR位于LM之前,表示在LM之前的一段时间。例2中虽然“X”为一个具有时间量的时间段,它具有起点(initial point,即图1中的A)和终点(end point,即图1 中的B),但是TR是在A之前运动,表示的是A之前的时间段。例3和例4是“事件 + 前”的时间构式,它们的X成分皆为事件,但例3中“出生”是时点事件,因为出生表达的是一个短暂性的行为动作,而例4中“开会”是持续性的行为过程,是时段事件。当“X”表示的是时点事件时,其意象图式的意义与例1相同,即TR在事件发生时的点(A)之前运动;当“X”表示时段事件时,如例4,其意象图式与例2相同,即LM具有起点(A)和终点(B),TR在LM的起点A之前运动。由此可知,汉语“前”可以用一种时间构式来表达不同的语义,即同形异义。

(二)“before + 时点/事件”时间构式的意象图式。在对英语BNC语料库进行语料搜集分析归纳后,我们发现,英语before的时间构式采取形义匹配的方式,异形异义,分立表征为“before + X”的时点构式和“X + before”时段构式。在此,我们先讨论“before + X”这一构式。

“before + X”的时点构式中的X成分既包括时点,也包括事件。当X成分为时点时,这一构式所指称的时间TR即为LM(或A)之前的某一个时间;当X成分为事件时,此时的事件可分为时点事件和时段事件。当X为时点事件时,其意象图式与“before + 时点”构式的意象图式在意义上等同;当X为时段事件时,LM為一个具有起点(图1中的A)和终点(图1中的B)的时段(duration),构式所指称的时间TR为事件起点A之前的某一时间。

例5:Nobody goes to bed much before 5am, and time means absolutely nothing.(BNC)

例6:ROS and GUIL move towards a downstage wing. Before they get there, POLONIUS enters.(BNC)

例7:But before raising the money you must decide how much work you are going to do yourself.(BNC)

以上例句中的“before 5 am”“before they get there”和“before raising the money”都属于“before + X”构式,但是例5中X表示时点,例6和例7中X表示事件,其中,例6为表示短暂性行为动作的时点事件,例7表示持续性行为过程的时段事件。结合图1中的意象图式,例5中的LM为“5 am”,TR是句子的指称时间,位于LM(或A)之前运动;例6中的LM为“before they get there”,由于它属于时点事件,因而其所指称TR也在A之前运动;例7中的LM为“raising the money”,此时LM为一个具有起点A和终点B的时段(duration),TR在事件起点A之前运动。由此可知,“before + 事件”在语义上等同于“before + 时点”,因而二者的时间构式相同,具有相同的意象图式。

(三)“时段 + before”时间构式的意象图式。“X + before”的时段构式中的X成分是时段,这一构式所指称的时间(TR)为时段(duration)的起点(A)之前的某个时间,即所指称时间的终点是时段的起点,反过来说,就是时段的起点是所指称时间的终点。时段的终点(B)既可以是说话的当下,也可以是上下文特指的某个具体时间点。

例8:His playing days had ended six years before.(BNC)

例9:Its interesting that he sent me the book twenty days before the deadline for my book. (BNC)

例8和例9中的“six years before”和“twenty days before”皆为“时段 + before”构式,分别表示“六年前”、“二十天前”。结合图1,例8中LM为“six years”,TR为指称时间,此时LM的终点B为说话者说话的当下时间,即“现在”,TR在LM起点A之前移动,所指称的为A之前的某一时间。例9中LM为“twenty days”,此时LM的终点B为句中指示的时间点,即“the deadline for my book”,构式所指称的时间TR依然在A之前移动,表达在B之前LM之前的某一时间。

(四)小结。汉语“前”存在一种时间构式“X + 前”,对应一种意象图式,同一种构式表达了不同的语义;而英语“before”存在“before + X”和“X + before”两种不同的时间构式,其意象图式也存在差异,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不同的语义。由此可知,汉语中并不十分注重形和义的一一对应,形和义可以进行错配来表达相同的语义。而英语则反之,英语在形和义上有严格的搭配,一种形式只能够表达一种语义。

三、认知缘由

客观世界中的时间原本是模糊抽象的概念,经人类思维的概念化之后,区分为时点与时段(其中时点包括事件)。但是在符号化的过程中,汉英民族思维的差异性造成语言的差异性(如图2所示)。

汉语采用形义错配的方式,将时点构式与时段构式融合为一种构式加以语言呈现,即“X + 前”,其中X成分既可以是时点、时段,也可以是事件。而英语则采取形义匹配的方式,分立表征为“before + X”的时点构式和“X + before”时段构式。由于汉语重义轻形,故采用融合式,即一形二义,一种形式表达时点和时段两种不同的语义;而英语重形式表达,故采取分立式,即异形异义的严格匹配方式,拥有时点构式和时段构式两种不同的构式,以具体的形式来表达不同的具体语义。

参考文献:

[1]金黎.英汉空间方位词的认知语义对比[D].延边大学,2013.

[2]袁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前/后”隐喻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蔡淑美.现代汉语“前、后”时间指向的认知视角、认知机制及句法语义限制[J].当代语言学,2012.

[4]李向农.时点时段的内涵及构成与汉语社会的时间观念[J].世界汉语教学,1995.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4.

[6]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7]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ies[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62-188.

[8]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9]赵宏.一部研究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力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评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10]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11]https://corpus.byu.edu/bnc/

猜你喜欢
意象图式
《一种云》的认知诗学解读
意象图式在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中的作用
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词块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移动动词的语义连锁分析
功能性成分与现代汉语方位词“上”和“下”语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