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山南段水资源保护对策建议

2018-12-10 05:02亚龙
水利水电快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雅江山南排污口

亚龙

(1.山南市水利局,西藏 山南 856000; 2.长江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5)

1 研究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总体部署,2017年4月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西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充分考虑西藏自治区区情、社情、水情,在每项任务中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明确西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西藏自治区实际,提出了加大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保护力度,对三江源头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实行更严格的保护;加强“一江四河”流域、藏东“三江流域”和易贡湖综合治理,保持江河湖库水系完整,恢复生态功能等具体内容[1]。部署在全区大力推进河长制,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与保护水平。

雅鲁藏布江(以下简称“雅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是西藏主要淡水来源,也是我国水能水资源重要战略储备[2]。雅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从源头自西向东流,横贯西藏南部[3],在帕隆藏布汇入后骤然向南流,后又转为南偏西流,形成下游河道“U”字形大拐弯。雅江流域位于东经82°00′~97°07′、北纬28°00′~31°16′之间,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我国境内干流长2 057 km,流域面积24.20万km2[4]。雅江横跨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山南地区的大部分和阿里、那曲、昌都地区的小部分,涉及西藏 41 个县(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且流经我国西南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5],其管理保护对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雅江流经山南地区境内的河长337 km,流域面积1.69万km2,为中游段。雅江山南段起始断面为仁布县切定镇,终止断面为加查县冷达乡尼塘村,由西向东横穿浪卡子、贡嘎、扎囊、乃东、桑日、曲松、加查7县区,两侧支流近似对称排列,左岸多发源于冈底斯山脉海拔5 800 m左右的高原雪山,主要支流有温曲河、增久曲、丝波绒曲、坝曲;右岸主要有四曲那玛河、扎塘村曲、雅砻河、达龙曲、杰德秀曲等,共有一级支流41条和部分小型支沟。雅江水系如图1所示。

图1 雅江山南段水系

2 水资源管理保护现状

2.1 管理现状

2016年西藏自治区给山南市下达的用水总量目标值为5.65亿m3,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目标值为234 m3/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为0.414,主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目标值为90%。2016年山南市全市实际用水量为4.978亿m3,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6 m3/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18,主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7.5%。通过多措并举、合理推进,极大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用水效率,重点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除了主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外,较好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指标。

2.2 水环境质量现状

(1)国控断面水质状况。雅江山南段共设有 2 个国控地表水河流水质监测断面,分别为贡嘎县冻萨断面、桑日县雅江与比巴河交汇口上游1 km断面,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监测项目包括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汞、铅、铜、锌、氟化物、硒、砷、镉、六价铬、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硫化物等22项。根据 2016~2018 年逐月监测结果,雅江干流山南段总体水环境质量良好,枯水期和平水期各断面水质参数指标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和Ⅱ类标准,丰水期水质满足Ⅲ类标准。其结果见表1。

表1 雅江干流山南段国控断面水质类别现状

注:监测资料来源于山南市环保局国控地表水河流水质报告。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水功能区水质状况。雅江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保留区的起始断面为仁布县切定镇,终止断面为加查县冷达乡尼塘村,河长为 337 km,水质管理目标为Ⅱ类。

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公报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逐月监测数据,雅江山南段水功能区内总体水环境质量良好,24 个监测数据中仅 2016 年7 月和 2017 年 7 月水质监测指标为Ⅲ类,超标项目为总磷和氨氮,其余月份水质均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水质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雅江干流山南段水功能区水质类别现状

注:监测资料来源于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公报。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水源地水质现状。山南市雅江流经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多采用从地下抽水,17个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中,仅有 5 个水源地从地表取水,其余13个均为地下水水源。对 17个县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水质现状见表3。

表3 水源地水质类别状况

2.3 取用水现状

因雅江地势较低,两岸工业、城镇生活用水多开采地下水,较少从雅江干流直接取水。经现场核查,雅江干流山南段存在农业用水取水口,取水规模较小,多为提灌站提水用于农业灌溉。取水口主要分布在贡嘎、扎囊、加查县内。其中贡嘎县共设有19个取水口,采用提水方式从雅江干流取水,年总取水量约为275.34万t;扎囊县共设有3个取水口,采用提水方式从雅江干流取水,年总取水量约为116.7万t;加查县仅有1个取水口,位于冷达乡的莫热提灌站,年取水量约为393.984万t,是雅江山南境内最大的取水口。雅江山南段年总取水量为786.024万t,取水规模较小,不会对雅江干流水量造成影响。

2.4 水功能区管理

根据《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雅江中游段划分为“雅鲁藏布江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保留区”,《西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将该河段划为“雅江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保留区”。在2017年8月份批复的《山南市水功能区划》中,雅江干流山南段属于“雅江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保留区”,起始断面为仁布县切定镇,终止断面为加查县冷达乡尼塘村,河长为337 km,水质管理目标为Ⅱ类。

雅江山南段重要支流温曲河、增久曲、丝波绒曲、角不朗、扎塘村曲、雅砻河、四曲那玛、达龙曲等8条河流划分水功能一级区15个,规划河长466.2 km,其中保护区8个,保留区5个,开发利用区2个,水质管理目标均为为Ⅱ类。雅砻河和温曲河划分了2个开发利用区,开发利用区总河长19.5 km。其中饮用、工、农业用水区2个,区划河长7.2 km;景观娱乐用水区2个,区划河长8.5 km;排污控制区1个,区划河长1 km;过渡区2个,区划河长2.8 km。

2.5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山南市2017年10月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定,对乃东区、贡嘎县、扎囊县、曲松县、加查县、桑日县等地集中式饮用水源区进行了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的划定,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健全水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督环境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有效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山南市中心城区水厂规模为7万m3/d,规划市域中心城镇、县域中心城镇、重点乡镇自建水厂供给镇区及周边用。

3 存在的问题

雅江山南段流域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薄弱、入河排污口管理有待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山南市用水效率整体上有很大提高,但与国内节水先进地区相比,用水效率总体不高,提高用水效率仍有较大潜力。山南市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需要进行更新改造。山南市城镇管网建设比较滞后,普及率不高。已经建设的供水管网运行效果不理想,2016年山南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8%,高于国家规定的“城市供水企业管网基本漏损率不应大于12%”的基本要求,供水管网的改造升级任务重大。节水器具普及率较低,城镇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普遍存在。雅江山南段流域农业灌溉设施陈旧,节水潜力大,但目前尚无配套规划。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18,远低于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值0.542。

雅江山南段干流沿岸县城目前共建设完成2座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能力和投入存在不足。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甚至更低,排放标准普遍较低,提标改造工作推进较慢。雅江山南段干流沿岸各县目前无雨污分离处理设施,雨、污合流就近排入水体,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中心城区周边农村居民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散排,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伴随未来城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和旅游业增长势头强劲,对环境的影响将可能进一步加剧,急需修建污水处理厂。

表4 雅江山南段干流主要入河排污口信息统计

3.2 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薄弱

雅江作为国际河流,其水质监测工作十分重要,但雅江山南段仅设置2个国控地表水河流水质监测断面,未设省控监测断面,在重要支流的汇入口也无监测断面。水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滞后,污染物监测体系尚未建立,导致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水质安全评价。根据《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水功能区划报告》要求,应尽快启动山南市水功能区内水质监测工作。

3.3 入河排污口管理有待加强

据初步排查,雅江干流共设有排污口5处,均为规模以上排污口(年废污水排放量10万t以上)且均未开展在线监控监测。其余排污口排入雅江支流雅砻河及曲松河等。现有的排污口大部分为生活污水排污口,除乃东区泽当镇入河排污口获得了排污许可证以外,其余排污口仅进行了入河排污口登记,未获得排污许可证,在入河排污口管理上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监测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未落实等问题。雅江干流主要排污口基本信息见表4。

3.4 饮用水源保护措施不到位

雅江山南段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滞后,水源防护设施滞后,需要健全应急保障机制,亟待形成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1)水源防护设施不足。山南市已划定保护区的水源地基本的界碑、界桩、界牌等水源防护设施不足,部分乡镇完全没有防护设施。

(2)水源保护区农业源、生活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应急取水点等水源受农业面源污染、上游居民生活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主要有害水源水质的活动为畜禽养殖,部分保护区内有耕地、居民点。

4 对策与建议

4.1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及《西藏自治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藏政办发〔2014〕72号)等要求,强化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控。至2020年,雅江山南段流域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得到有效控制,城镇供水安全得到保障,流域全面完成确定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加快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6]。全面贯彻《西藏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空间布局,以水定产业布局和规模,以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农业节水上,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缺水地区试行退地减水。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规划建设灌溉试验站,开展主要作物灌溉定额测定工作,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引水渠道输水、低压管道输水等灌溉方式及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在工业节水上,推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型工艺和技术,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重视节水型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城镇节水上,加快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对使用超过50 a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减少供水管网“跑冒滴漏”和“爆管”等情况发生;加快市政和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推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探索建立“建管合一”模式,实现“一户一表”广泛覆盖;加快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和产品,加强公共节水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创建节水型城市、单位和小区。

4.2 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加强水环境目标管理包括:①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水环境质量通报等。②制定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③组织开展雅江流域水环境容量核算,核定流域水体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④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水环境质量管理。

4.3 严格水功能区管理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

完善水功能区管理,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流域内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水功能区监测方案,组织开展省级以上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编制水功能区年度达标评价报告和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月报,发现水功能区水质超标的,向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通报。流域内完成县(区)水功能区划定,并核定水域纳污能力,组织开展水质监测,强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管理。

建立健全辖区内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办法或政策。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建立健全辖区内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办法或政策,保留的排污口要设置规范的标志牌,公开排污口名称、编号、地理位置及经纬度坐标、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及水质保护目标、设置单位、设置审批单位及监督电话等信息。

对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严查入河排污口超标排放、偷排漏排。强化新建入河排污口监管,按照《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开展设置同意、档案管理、标志牌设立、监测等工作,逐步建立入河排污口监管的长效机制。

4.4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标准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实施水源保护工程。为保障饮水水源的水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没有划定水源保护区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存在可能影响水源水质的污染源。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清除保护区内的点污染源,如垃圾、厕所、码头、排污口等。在水源保护区内,发展有机农业或种植水源保护林,避免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对于水源保护区外,也应加强点源污染治理,防治采矿等引起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5 结 语

雅江流域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类型繁多,尤其是物种的多样化程度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水资源保护越来越受重视。

雅江山南段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水环境质量监测能力薄弱、入河排污口管理有待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雅江山南段的河长制推进工作提供支持。

致谢:本研究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总河长办公室、山南市水利局、发改委、农牧局、气象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工信局(国资委)等部门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雅江山南排污口
雅江光电举办“光质造 创未来”2018销售年会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雅江亮相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我是这世上最幸运的人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莲花盛放雅江点亮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雅江”在广州展示LED产品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